阅读《唐三彩》(马未都)
①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大部分人会误认为唐三彩是瓷器,其实它跟瓷器无关,它就是一件典型的釉陶,也非常容易破损。
②唐三彩的 “三彩”,不是三种颜色,而是有多种颜色,主要色调有黄色、绿色、黑色、蓝色、赭色①、白色等。(注释:①【赭色】红色、赤红色。)
③唐三彩都是明器,是专门为陪葬用的一种器具,也叫冥器。汉代是中国厚葬制度的一个高峰时期,尤其是西汉。东汉以后,国力逐渐衰竭,从政府到民间都开始厌恶厚葬之风,所以墓葬里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后来,唐代成为中国第二个厚葬时期,比如唐代的大墓一挖开,里面的东西成千上万。唐代为了厚葬,大量烧制俑、动物和各种器皿,所以唐三彩的品种无所不有。唐三彩也因而在中国的陶瓷领域中成为非常丰富的一个门类。
④一百年前的中国人,如果挖出唐三彩,一定当场砸掉,觉得不吉利。我们对唐三彩的认知,这些年才逐步加深。起初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唐三彩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的一座高峰。由于西方人的重视,唐三彩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最贵的中国艺术品。1989年,一匹非常漂亮的唐三彩马在英国拍卖的成交价是374万英镑,当时折合600万美金。这个由西方人创造的中国艺术品的最高纪录,由一匹唐三彩马保持了很长时间。
⑤唐三彩马的出现源于唐代人非常喜欢马。唐朝之所以重视马,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的血统有关。李世民骑术非常精湛,他把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之乐事,认为马是甲兵之本,国之大用,相当于战车。可见,马在古代社会中,首先不是最重要的农业工具,而是最重要的军事工具,是军事力量的体现。唐三彩里有很多马非常生动,非常漂亮,都是贵族的马,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李白在著名的诗《将进酒》中写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其中的“五花马”就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马。所谓“五花”,大概是指马脖子上漂亮的装饰,从中也可以看出唐代人对马的珍爱。(有删改)
文章②-④段是从 、 、 三方面介绍唐三彩的。
第⑤段中,作者引用李白的诗,意在说明什么?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向是( )
A.唐三彩的 “三彩”,不是三种颜色,而是有多种颜色,主要色调有黄色、绿色、黑色、蓝色、赭色①、白色等。 |
B.唐三彩在中国的陶瓷领域中成为非常丰富的一个门类,它包含陶器和瓷器。 |
C.我们对唐三彩认知的逐步加深,起初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唐三彩给予很高的评价。 |
D.唐三彩马的出现源于具有游牧民族血统的李唐王朝对马的喜欢和重视。 |
运用文中的相关知识,对下列链接材料中“这是一个大失误”作出合理解释。
[链接材料]过去由于我们认识的局限,在拍戏当中不太注意唐三彩这种道具的使用。早年看反映清朝乾隆时期社会状况的电视剧《红楼梦》,贾母的屋里摆着一件唐三彩,这是一个大失误。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小题。(10分)
闲话白菜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白菜的几种特征。(3分)
.结合语境,任选一题,说说划线词语的作用。(3分)
(1)“据考证 ,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句中的“据考证”能否删掉,为什么?
(2)“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句中的“仅”若换成“全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请你结合选文和以下材料,说说志愿者为什么被称为“白菜”。 (4分)
“小白菜”是指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他们身穿绿白相间的制服,大都是来自上海高校的“80后”、“90后”大学生。在世博园区里,每天都有数千名随处可见的“小白菜”在忙碌着,分发地图、指引线路、维持秩序、处理突发事件……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即使受到游客不理解的怨言,让他们成为了受气的“小白菜”,他们也一如既往地微笑、周到服务,各界领导和广大参观者给予了这群“小白菜”很高的评价。
阅读《核冬天》一文,完成小题。(10分)
①1988年联合国发表了一项报告,警告说,如果打起核大战,地球上的50亿人将有40亿人在当时死伤或在战后饿死。
②笼统地谈论未来核战争中将会伤亡多少人,已不足以说明它的危害。有关专家把核战争可能对气象产生的恶劣后果看得尤为严重。日本广岛、长崎被原子弹袭击后的天昏地暗,大气透明度降低四万倍,造成了白天的黑夜。
③核战争将使生物圈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破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由于阳光在相当长时间内减少绝大部分,这意味着对绿色植物,即所有重要的生态系统的基础遭到毁坏。因为所有的动物包括人在内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而后者是通过光合作用从阳光中获得能量的。所以严重的缺乏阳光也就意味着生物量的锐减。在核战争的烟云覆盖着的天空,大多数植物不能生长。100亿吨级爆炸的严重情况,会把正午变得相当于午夜,并维持好多周,暗得根本不可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到核爆炸前的光照强度。
④严寒和黑暗还将对动物产生灾难性影响。在正常情况下的季节,动物也特别受不了零度以下的温度。为了度过一个正常的冬天,冬眠动物需要整个夏天来养膘,因此更长时间的低温就更难以忍受了。食草动物将饿死,而食草动物的死将剥夺食肉动物的食物。
⑤水上的生态系统也将受到破坏。作为海上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基地的海上浮游植物,对于过长的黑暗高度敏感;它们的消失将马上导致海上食物链中更高级的动物饿死。
⑥由于缺乏必需的卫生系统和医疗照顾,冻、饿及辐射导致疾病的蔓延,饥荒将司空见惯。因生存条件的丧失,人的心态发生改变,法律意识也会改观,原有的文化道德也将难以再适应。曾经维持人们生存的、熟悉的、复杂的技术文明,无疑也将彻底毁坏,并且很难重建。
⑦过去曾有的关于核战争的种种描述,其后果大多是核爆炸所产生的火球高温热辐射、冲击波、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等造成的破坏。而现在根据模拟计算的理论,推导出了一个新的观念:核大战除引起上述几种直接后果外,更为严重的是全球性的气候灾变,几乎没有一个地区能够避免这场灾难的后果。
⑧核战争有可能使地球不再适宜人类居住。即使在这场灾难中能够存活下来,也没有原来意义上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了。地球将迎来一个永久的冬天。
第②段“有关专家把核战争可能对气象产生的恶劣后果看得尤为严重”,下文究竟从哪些角度写了“核战争可能对气象产生的恶劣后果”? (4分)
试分析第二段的表达效果。(3分)
文章最后以“地球将迎来一个永久的冬天”结尾,请理解该句话的含义。(3分)
①自20世纪60年代初,现代工业机器人“尤尼曼特”和“沃莎特兰”在美国诞生以来,至20世纪70年代,工业机器人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范围也已由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石油、汽车、食品、化工、医药、建筑、电力等生产领域,拓展至海洋勘察、航天航空、军事国防、灭火救灾、安全保卫、家政劳务、医疗卫生、体育娱乐等方面。
②我国的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争议颇多,如有人认为“中国人多,不需要发展机器人”,“我国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劳动就业、吃饭,而不是要机器人来代替人”等等。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徘徊后,进入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吹绿了大江南北,出现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从而对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有了重新的认识,坚信机器人技术和装备是提高我国各行各业的生产水平和效益,加快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所必需的。因此,在十多年前,许多中国人也许还想像不出机器人究竟为何物,而今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已在众多领域大显身手:在一汽、松辽、上海大众等汽车制造厂的前梁焊接、底盘装配、喷涂、底板点焊等生产战线上活跃着众多的工业机器人;太平洋5 300米深的洋底出现了配备有“机器视觉”和“机械手”的我国水下机器人;列入“863”计划并通过国家鉴定的我国制成的机器人视觉器,可以在一秒种内,在数万人中准确地辨认出其中的某一人;湖南长沙在2000年10月29日向全球。公布了国防科大研制的二足步行机器人“先行者”的诞生;我国东北大学研制的“小胖墩”机器人“牛牛”参加了国际足球锦标赛,并获得了第五名和标准动作测试第一名的佳绩。
③国外机器人发展同样引人瞩目。2001年4月7日美国向火星发射了“奥德赛”火星勘察机器人;一个由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工厂在日本诞生;人造“脑”的提出;2000年德国工程师雷诺·戈兹恩在汉诺威世博会上展出了一个长不足4毫米、宽不足0.5毫米的微机器人,这种“微机器人”可直接进入人体,其不断完善后,将具备识别和修缮人体基因的本领,或可被用于进入血管内清除血栓,甚至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体内病灶,最终达到治疗、改善体质、强身祛病的目的。
④更因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的各种人造器官的发明和应用,就有了被人。称作“机脏人”和“人机共存”时代的出现,也使学术界对机器人和人类、生命、“死亡”概念以及今后的社会预测引起热烈的争论。
⑤机器人技术在不断发展。随着人类关于机器人的知识和技术的日益丰富和提升,机器人也有着一条类似人类发展的进化过程,让我们沿着这条路一路游历……
.文章第②段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请分条陈述。(3分)
第一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第③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的“类似”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神奇的地声
地震到来之前,或早或晚地总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古今中外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地震前发生的地光、地声,以及水位变化等。其中的地声,可以说是大自然在给人类带来灾难前向人们发出的最后警告信号。
我国史书上记载地声的例子很多。《魏书·灵征志》载:山西“雁门崎城有声如雷,自上西引十余声,声止地震”。清朝乾隆年间的《三河县志》记载1679年三河8级地震前的情景:“忽地底如鸣大炮,继以千百石炮,又四远有声,俨然十万军飒沓而至,余知为地震……”1976年8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五六个小时不少人也听到特别奇怪的声音。
地声的响声多种多样,这与震级的大小、距离、远近和震源的深度及地面覆盖物有关。有的像雷声、狂风怒吼声、炮声及汽车声、飞机声,还有的似撕布声、大树折断声、铅球在地板上滚动声、击鼓声等。同一次地震,各地听到的地声情况也不尽相同。
地声,同其他声音一样,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地震前,由于地壳中岩体的脆弱部位首先发生断裂或滑擦,引起的声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一种地震先兆现象。注意观测地声,对地震预防有重大意义。
我国已有利用地声成功预测地震的先例。唐山大地震前,滦南县有位中学教师,凌晨两点钟听到隆隆的地声后,立即喊醒周围所有的人离开建筑物,到空旷地带躲避。结果,凌晨3时42分,大地震就发生了。
地震发生前,地壳岩石断裂或者滑擦,有时要经过几个小时或者几十个小时才发出声音;有时是震前几秒钟或几分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研制了无人地震监测仪,由地声接受器、放大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的监测系统,能采集、记录各种地声信号,再经过识别、判断、分析、综合整理后通过打印机,制成图形材料,供地震专家分析地震趋势,预报地震发生的大概时间、地点及强度。
科学家们和人民群众总结出用地声预报地震的谚语。谚语曰:“临震前,一瞬间,地声发,最常见。震级大,地声沉;震级小,地声尖。响声长,隔得远;响声短,在眼前。闻地声,宜果断;速躲避,少危险。”观测地声作出判断,采取措施,达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选自《青年科学》2011年1月)
什么是地声?
地声有哪些神奇之处?
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理是什么?明白这个事理对地震的预防有何意义?
试分析文中引史料和引谚语对说明事理的不同作用。
阅读下面选文。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①经过科学界理论上的推算:得知“冷”并不像热一样可以无限发展。冷有一个最低限度,就是零下273℃,这一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当温度降到零下100℃以下时,称为超低温。
②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本来软绵绵,要直就直,要弯就弯,非常“听话”的铅,会变得性情倔强,富有弹性;好端端的锡壶会变成一团粉末;水银在零下269℃就不再是调皮的液体,而变成了稳定的固体;电流通过这样的低温导体时,电阻突然消失。铝、锌、钼、锂、锡等23种纯金属和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
③在超低温条件下,空气将变成可以流动的液态,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放置其中的鸡蛋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浅蓝色的荧光;鲤鱼呈“沉睡状态”,生物的生殖细胞都“冬眠”了,它们都将自己的生命速度拨到了零点。但即使经过几年,它们还可以再回到常温世界,在白发苍苍的兄弟姐妹中,显示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④根据一些动物在冬天的低温环境下冬眠的习性,及某些在超低温下快速冷冻的动物复温后又活过来的试验,有人设想,把因病而无法医治的人迅速冷冻起来,等将来医疗技术能够医治时,再把人体解冻,治好他们的疾病。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他是1967年1月19日开始被冷藏的。此后,美国已有许多人仿效这种做法。
⑤超低温技术在工业上已广泛应用,低温液化空气的技术已发展成为制氧工业,飞向太空的火箭用低温制得的液氢做燃料,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超导技术也离不了液氦。
⑥利用超低温,可以培育耐寒的农作物品种,如有的种子本来很怕寒冷,温度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被冻死。科学家采用逐渐降低温度的办法,使这些怕冷种子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能够经受住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超低温。
⑦超低温在医学领域更是发挥了作用,上海等地的一些医疗单位采用冷冻疗法,成功地为许多肿瘤患者医治了恶性肿瘤。他们将极冷的液氮喷到肿瘤上,使肿瘤结成冻块,然后让它复温解冻,经过这样多次反复,就能把恶性肿瘤细胞全部杀死。
⑧超低温的利用,有着广阔、诱人的前景,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通读全文,说说本文围绕着“超低温”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
。
第②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文章中“它们都将自己的生命速度拨到了零点”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结合文章及以下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我国在超低温制热空调技术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世界第一台超低温中央空调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宣告研制成功。
材料二:北京天地精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所开发的“天寒”系列超低温产品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已经远销全国各地及英国、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土尔其、台湾、朝鲜等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我国将实施超低温发电技术,对现有的火力发电厂配备超低温发电技术,利用电厂余热发电,不仅可以节约煤炭,节约大量冷却水,减少碳排放,还能提高发电效率一倍以上,所以实行超低温发电技术宏观效益明显,是“低碳生活”的首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已晚了,夜晚9点的天气比较凉爽,蝉已不再鸣叫了。它白天唱了一整天,夜晚来临,也该休息了,但它的休息常常被扰乱。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鸣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这是蝉在安静的休息中,被夜间狂热的狩猎者绿色蝈蝈捉住而发出的哀号。
——法布尔《绿色蝈蝈》
题:这是《绿色蝈蝈》的开头部分,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起到什么作用?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象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叫嚣:________________ ②引吭:________________ ③局促:_______
选文分别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具体展现白鹅的___________之气,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的写法,展示白鹅的与众不同的特点。(4分)
第2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与鸭子和狗相比,白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结合选文进行简单分析。
选文第二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京剧里的角色行当,除了净角,你还知道哪些?(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10分)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 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易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如果开发出抑制Racl 的药物,就能够治疗因摄取盐分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9.7 克,农村居民为11.1 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患者,采取限制盐摄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质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 克减少到5-6 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口服降压药的效果。
⑦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 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 克盐,10 克黄豆酱中约1.5 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
⑧如何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呢?请记住,少吃盐永远是你的健康之道。
第①段中加点的“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请简要分析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请给第⑦段空格处填写一个中心句。(3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①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来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②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③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语段的第一段与第二段调换顺序好吗?为什么?
语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诠释和引用的说明方法,试找出有关语句(各举一例)。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名叫_____________。
孙悟空是明代吴承恩所著的小说____________中的人物,与这部作品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小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天坑”是如何形成的
2010年5月31日,濒临加勒比海的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怪事:其首都危地马拉城出现一个巨大的深坑,深度达到60米!有目击者称当时一幢3层建筑坠入坑中,造成至少1人死亡。
2008年3月25日凌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红桥镇五阁村突然出现3个形状大小不等的巨型塌陷坑,呈直线展开,目击者称这些塌陷坑足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此后,类似事件不断出现,在附近又出现多个大大小小类似的塌陷坑,共计11个。
2010年3月以来,广西省东兰县武篆镇那论村的稻田中多处泥土下陷,出现大大小小十多个新坑,加上前几年已经出现的,总共超过30个。不过这些坑规模不大,小的直径1米,大的有6米,深度最大的为6米。因不解其因,人们习惯称之为"天坑"。
想起这可怕的一幕幕,我们会忍不住去思考: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至于"天坑"的说法,有时候是不正确的。当人们发现了地面无缘无故出现一个大坑时,因不解其因便称其为"天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国从事洞穴科学研究的著名专家朱学稳指出,"天坑"是指宽度和深度不小于100米的塌陷漏斗,并由直立的周壁构成陡峭的剖面。此外,从观赏方面来说,是否壮观、雄奇、险峻,而且具备生物多样性等综合属性,也往往被认为是鉴别天坑与一般漏斗、洼地或竖井的重要标志。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天坑"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坑。有时候可能是因为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有时候是人工采矿活动将地下掏空诱发的地表塌陷,也有的是因为曾经开挖过地面而在回填时未填实,当流水渗入地下时带走泥沙,结果导致上部土体陷落。而此次危地马拉城的巨大塌陷坑,很可能是由于热带风暴"阿加莎"带来的持续暴雨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所致。
那么,真正巨大的"天坑"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就要说到"喀斯特"一词,这词源于欧洲南斯拉夫境内的石灰岩高原,该地名为喀斯特,那里岩溶地貌发育得比较典型,于是,人们便用"喀斯特"一词来代表岩溶地貌。在自然界中,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最容易发生岩溶现象,即构成这类岩石成分的碳酸钙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溶解为钙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而被水带走。因此,碳酸盐类岩石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下,并在诸如流水浸蚀和沉积、重力崩塌等各种机械作用下,易于产生大小不一的空洞和各种形态的岩溶地形。
在岩溶作用强烈的地方,长年累月的发展,地下形成的空洞一旦造成顶部岩层坍塌,便会在地表形成坑的形状,若规模和形状达到一定程度,便可称为"天坑"。所以说,天坑就是发育成熟的一种喀斯特地貌。
当这种地质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能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即为"天灾"。如果发生在无人居住区,则一般不具有危害性。倘若人们能够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还能成为风景优美、魅力无穷的旅游胜地,吸引大批学者和"探洞"爱好者前往探险,寻找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喜欢探秘的朋友一定要在当地导游或向导的指引下前往,千万不要独自行动,毕竟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
下列选项中,属于文章说明的最重要内容是( )
A."天坑"的相关事件。 | B."天坑"的错误认识。 |
C."天坑"的形成原因。 | D."天坑"的开发利用。 |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2010年5月31日危地马拉城的巨大塌陷坑的形成是因为热带风暴“阿加莎”带来的持续暴雨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不够完善。 |
B."天坑"可能成为地质灾害,但合理开发利用,还能成为风景优美、魅力无穷的旅游胜地。 |
C.真正的“天坑”是在喀斯特地貌地区,在特定的地质与气候条件下,并在各种机械作用下,长年累月的发展后才能形成。 |
D.在有岩溶地貌的地方就会有“天坑”现象产生。 |
根据文意,下列对科学防御人为的假"天坑"出现的看法不够合理的一项是( )
A.不要抽取地下水。 | B.不要滥采滥挖将地下掏空以致地表塌陷。 |
C.曾经开挖过地面在回填时要填实。 | D.地下排水系统要不断完善。 |
蚂蚁的本领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领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干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 “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 )、( )、( ),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种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家伙,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三自然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思考、谋算、筹划 | B.筹划、思考、谋算 |
C.谋算、思考、筹划 | D.思考、筹划、谋算 |
对文中下列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 |
B.“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
C.“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儿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 |
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所用的时间短”。 |
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2分)
本文在说明蚂蚁的惊人本领时,是通过四个方面来具体表现的,请用四字词概括写出。(4分)
(1) _______________ (2)______ _____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9小题,40分)
陈家祠堂
①坐落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的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整个祠堂共有九座厅堂,其中各种各样的装饰随处可见。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上下对称,殿堂楼阁,虚实相间,气势雄伟。
②陈家祠的建筑风格以装饰精巧、富丽堂皇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珑的小作品,装饰风格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纤巧,各具特色。祠前的壁间有六幅画卷式的大型砖雕,每幅砖雕长达4米,是用一块一块的青砖雕刻好了以后再连接成一体的,立体、多层次的画面里有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钟鼎彝铭等等,就像是民间的艺院一般。书院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是木雕艺术。首进头门梁架上雕的“王母祝寿”、“践士会盟”等就是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木雕。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宴铜雀台一组,描绘曹操坐在铜雀台上观看校场各员大将比武的场面,突出刻划了徐晃与许褚在比武后为了锦袍而争夺得难解难分的情景。
③陈氏书院坐北朝南,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幽雅。中进大厅聚贤堂为书院建筑的中心,是当年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议事聚会的地方。屋顶上的陶塑瓦脊长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作品。堂前有白石露台,石雕栏杆嵌以铁铸的花卉等图幅。堂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70米。用柁墩抬梁,设斗拱,21架6柱出前后廊,属通堂木框架。中进东西厅面宽三间,14.05米,进深五间,16.70米。又有21架6柱山墙承檩,出前后廊。后金柱正间装设4扇双面镂雕隔扇,后金柱次间和厅前后设通花隔扇。后进大厅三间是安设陈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厅堂。大厅面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后墙承重,前出卷棚式廊。厅后老檐柱之间装有5米高达7米多的木镂雕龛罩。东西厢房均用瓜柱抬梁卷棚式瓦面,出前廊。厢房用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光线柔和,显得十分清新幽雅。
④陈家祠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精华。在1958年修缮后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郭沫若同志曾在1959年参观陈家祠堂后留有一首五言诗:“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可以说,陈氏书院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古代艺术建筑,不愧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都反映出陈家祠的装饰精巧。 |
B.陈家祠堂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精华,历代都被称为广东民间工艺馆。 |
C.陈家祠屋顶上的陶塑瓦脊气势恢宏,是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作品。 |
D.大型砖雕的画面内容有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钟鼎彝铭等类型。 |
第②③段分别从陈家祠的 、 方面介绍陈家祠,为了说明陈家祠的特点,第②③段画线句子分别用了 、 的说明方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迎接量子计算时代
我们正身处一个技术革命时期。由于工艺的灵敏性和精确性飞速发展,制造技术正在走向物理基本定律所允许的极限。量子力学这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描述的是微观世界的基本原理。当机器元件小到原子尺度的时候,量子力学就变得越来越重要。量子力学以古怪闻名:如一个电子在任意给定时刻都可处在几种可能位置当中的任何一个位置。
量子力学的古怪特性给量子技术带来了难题。特别是,量子装置往往比普通尺度的装置对声音更为敏感。但量子力学的古怪特性也带来了机会:量子计算机能解决普通计算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量子密码技术能提供可破解的安全通信;而量子系统对声音的敏感性正好能够用于制造更强大的传感器和探测器。
在过去的十来年中,量子机械工程师们想方设法利用了量子力学的一些古怪特性。电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对计算机的制造意义重大。传统数字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把信息分拆到其最小单位——比特,然后一次传输一两个比特。一个比特可代表两种不同的状态,传统上我们称之为0和1。在电子计算机中,一个比特用大量电子来代表:这里的10亿个电子来代表1,那里的10亿个电子代表0。而在量子计算机中,只需用一个电子就可以标明一个比特:这里的一个电子表示1,那里的一个电子表示0。
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量子计算机用一个电子而不是几十亿个电子来表示一个比特。但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一个电子不一定非得在“这里”或“那里”:它可以既在这里也在那里!在古怪的量子意义上,这个电子同时代表“1”和“0”。能够同时表示两种情况的能力听起来非常奇怪,与我们的直觉不符。但这些量子比特拥有一些传统比特所没有的能力。建立在这种能力上的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是传统计算机所无法企及的。例如,一台只有几千量子比特的相对较小的量子计算机能够破译现存的所有公用密钥的密码系统(公共密钥的密码系统保证网上银行和信用卡交易信息的安全)。
那些想保护他们密码的人还算幸运,目前还只出现容量不到10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暂时还未对电子商务构成威胁。但量子计算机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再过一二十年,量子计算机可能真的会成为一种破坏信息交换安全的技术。还好,量子力学虽然对通信安全构成了威胁,它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检测信息交换是否安全的办法。量子密码技术的原理是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中所包含的一个特性,即当有人对一个量子系统进行“偷窥”时,他同时也会破坏这个量子系统。
量子力学的古怪特性为新技术的开发带来了广阔前景。许多技术——如激光、晶体管、电子显微镜等——已经在社会上造成巨大的影响。另一些技术——如量子计算机和量子密码技术——则正在造成影响。量子的古怪特性还会带来些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留给下一代量子机械工程师们的问题。
以下对本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量子力学的古怪特性给量子技术带来的难题是量子装置比普通尺度的装置对声音更 为敏感。 |
B.量子计算机具有电子位置的不确定的特性。 |
C.一个比特可代表数学中0和1两个不同的数字。 |
D.量子计算机暂时还未对电子商务构成威胁的原因在于容量太小。 |
简析上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