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②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③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④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⑤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⑥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⑦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来自:新华网 作者:张家伟 选文有改动)
.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请结合本段文意,简要解释“海啸”。
.“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该句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1)海啸的形成与地震震级相关,强烈的海底地震一定会导致海啸。
(2)海啸通常有暴潮、火山爆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与全球气候变化没有多大关系。
(三)阅读《龙潭桥》一文,回答12-16题。
龙潭桥位于晋仙交界处的广桥村,单孔结构,成月钩型,桥拱跨度13.8米,高8.7米,桥面宽2.5米。由于地形所限,桥面坡度大,从桥墩到拱顶要爬几级台阶,站在桥的一端看不见对岸,由此,古往今来该桥享有“桥头望不到桥尾”的美誉。
龙潭桥因桥建在龙潭边上而得名,后人也有以桥的状貌称呼,云“拱桥”,讹“广桥”。据有些史料记载,龙潭桥始建于南宋淳煦八年(公元1181年),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移至现址重建。由此解读,今天所见的古桥并非史逾八百年,最多三百余个春秋。相传龙潭桥历经木桥、石板桥、石拱桥的进化,在南宋淳煦年间建造的是木桥,且多次修复也不能免遭洪水冲毁,而后乃易现址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番重修,使得该桥迄今还安然无恙地横跨在格奇溪之上,极大方便了两岸人们的出行。现在北面桥头仍保存两块颇有沧桑、规格不一的石碑。
“初见古桥虹饮涧,忽惊干砌绿辉岩”,龙潭桥选用的石料和石料砌法技艺有其独特之处。石料就地取材,开凿于附近的辉绿岩山,石质坚硬柔韧,不易摔碎。长条石料,每块重约300斤,两人用肩抬上石轮车,进而拉推到工地。砌拱的石料颇有讲究,石料各面部凿有细密的斜纹,使石块相互咬合扣紧。桥拱全用干砌,不见一点灰浆粘质的东西。拱桥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单孔弧状的表征使得整个桥型显得格外玲珑轻盈。拱桥强度颇高,漫漫三百载,天灾频仍,风摧雨灌,龙潭桥经过了无数次涨至桥墩的洪水冲击和几番中级的地震的考验,而今屹立无恙,这决不是偶然的。在设备落后、用料不周的情况下,普通石匠有这样高超的技术,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古代造桥者,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龙潭桥的桥身整饬,契合数学原理,谓之艺术作品不为过也。
龙潭桥下是白粗沙层河床,桥基没有打桩,桥台仅用七八层石料砌成。通往桥下的是十几级有些年头的石阶,拾级而下,来到桥底,仰头见桥拱单薄,拱体附上爬山虎之类的藤葛,可谓青笼翠蔓,生根钉牢。俯看流水清冽,游鱼翕忽,姗姗可爱。漳山地表的水汇聚于此,暴雨时节,两边的洪水倾泻而下,波翻浪涌,轰隆之声响彻不绝于耳,煞是恐怖。听村邻说,一次强降水,要经个把月方可赤足趟过,可见其泾流量之大。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建起广桥水电站,在溪尾筑起拦洪坝,下泄之水流速骤降,对桥的冲击力也大为减弱。
古桥系泉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6月由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立碑保护,1992年正式列入。石碑竖在拱桥的南岸,高1.6米,宽0.6米。石碑内容简单,没有沿革方面的记载,且字迹已模糊。在访谈中,还见识一段隐事。据住在桥旁的耋龄老人彭清喜指认,弃在他家埕上的桥碑未铭任何字迹。该无字碑是光绪年间重修遗下的,因涉及督造官员的贪污劣迹,故未题碑记。过去交通不便,山高皇帝远,监管不到位,无怪乎督工者以“桥头望不到桥尾”诳瞒上司,虚报开支,侵吞大笔银两。此后,当地乡绅对立碑纪念争议不休,而督造官员舞弊的风声是否上传,弊案有无查办,贪官去向如何,现无人知晓。其实,论当时国情,答案是明摆着的。
龙潭拱桥曾是晋仙、南仙的交通要隘,商旅往来络绎不绝,从磨光的桥面条石可见当时之盛况。古桥依然,但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退到一旁的角落,现在只有几户人家出行或串门从此道经过。“广桥已渺旅商踪,但留盛名绝技工。寄语村邻殷爱护,好教古迹与山同。”我伫立桥头,看溪流急剧跃下,迫近桥墩的窟窿张着大嘴,包装袋屑挂在岸壁上,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但愿那“初月出云,卧虹饮涧”的美景永留晶石山麓!(摘自《洛江文史资料》,有删改)
、龙潭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说明要点。
、下面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龙潭桥几经变迁,从最初的木桥,进而石板桥,都难逃被洪水冲塌的厄,最终在原址再建石拱桥才安然无恙。 |
B.该桥历经三百个春秋的风摧雨灌、无数次洪水冲击和几番中级的地震的考验,而今巍然屹立,可见其强度之高 |
C.如今虽“初月出云,卧虹饮涧”的美景犹在,但古桥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几户人家出行或串门从此道经过。 |
D.龙潭石拱桥是我市一处文物古迹,于1984年6月列为泉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由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立碑保护。 |
、龙潭桥建造的独特之处具体表现在哪两方面?
、文章开头引用相传的赞语“桥头望不到桥尾”有何含义和作用?
、请根据本文内容简述古往今来的人们保护龙潭古桥的事迹,并为保护古桥写一则广告。
[说明园苑] 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文后问题。
什么颜色的汽车最安全
澳大利亚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就汽车颜色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番研究。结果表明:撞车等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汽车颜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黑色汽车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在白天,黑色汽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比白色汽车高12%,而在凌晨和傍晚,这一数字高达47%,灰色和银色汽车的危险性仅次于黑色汽车,然后是红色、蓝色和绿色汽车,再其次是黄色,而白色汽车最安全。
科学研究表明,行车安全性不仅受其安全视线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车身颜色的能见度的影响。有些颜色在汽车遭遇紧急危险时,起到加剧肇事的副作用;相反,有一些颜色却能从某种程度上减弱或遏制车祸的发生。深色车(黑、灰、绿、蓝等颜色)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远高于明亮的(黄、白色)汽车。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汽车的颜色是有胀缩性的。颜色可分为亮色和暗色两大系列。其中,白、红、黄之类的亮色的视觉效果比较好,黑色、灰色等为暗色。从安全角度考虑,轿车以视觉效果比较好的亮色为佳。这是因为不同的颜色会使得同样的面积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亮色的汽车感觉大一点,有膨胀性,被称为膨胀色。暗色感觉小一些,有收缩性,称为收缩色。膨胀色看起来比实际要大,不论远近都很容易引起注意。而收缩色看起来觉得小一些、远一些和模糊一些,尤其是傍晚和下雨天,常不为对方车辆和行人注意而诱发事故。这也就是为什么黑色、灰色汽车的事故率高于白色、黄色汽车的原因。
其次,颜色是有进退性的,即所谓的前进色和后退色。例如,有红色、黄色、蓝色、黑色4部轿车与你保持相同的距离,你就会觉得红色车和黄色车要离自己近一些,是前进色;而蓝色和黑色的轿车看上去较远,是后退色。前进色的视觉效果要比后退色好,看起来要近一些,车主就会早一点时间察觉到危险情况。
那么究竟开什么颜色的车上路最安全呢?人们一般认为红色醒目,容易引起司机们的注意,有利于交通安全。但在长时间行车时,红色容易引起司机的视觉疲劳,不利于对其他淡色物体的观察,从这一点上讲又十分不利于安全。轿车颜色专家认为,一般来说浅淡鲜亮颜色的车比深色车要安全一些。科学家们在对1000多辆各色小汽车进行调研后发现:白色是最佳选择,出车祸的几率最小。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与白色对光线的反射率较高、易于识别有关。不过,如果进行合理的搭配,也可提高某些暗色的视觉效果,如蓝色或者绿色和白色相配就比较醒目,被不少国家用于警车上,这也是多色搭配车身显得比较时尚的原因。
(摘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17期)
.读完全文,说说汽车的颜色为什么会影响到行车安全?
.“膨胀色看起来比实际要大,不论远近都很容易引起注意”,这句话中的“很”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四)【说明园苑】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17—18题。(共5分)
“超级月亮”与地震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海岸附近发生了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瞬间,无数人丢失了生命。人们不禁把这些灾难和“超级月亮”扯到了一起。
所谓“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8日报道,2011年3月19日,月球将到达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置,届时它与地球的距离将仅有35万多公里,看起来会异常巨大。此事在天文学界引发一场争论:许多人担心,“超级月亮”会带来极端天气甚至大灾难,比如:历史上1955年、1974年、1992年和2005年出现“超级月亮”时,都没什么好事,发生过飓风、海啸等极端气候现象。今年3月8日,河南周口市太康县、扶沟县、西华县交界处发生4.3级地震。3月10日,云南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
然而众多科学家却声称,这种担忧只是杞人忧天,甚至是“业余科学家”的“阴谋论”。国际射电天文学中心的专家彼得•惠勒表示,“即便发生火山和地震,也是因为地球自身的原因。地月之间的距离变近只会影响潮汐”。
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呢?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萧耐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天,地球受到月球的引潮力最大,这样大的引潮力必定会引起天气变化。日本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的地震学家田中则从1977年至2000年间全球发生的里氏5.5级以上的板块间地震中,调查了2207次被称为“逆断层型”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等记录,以及与发生地震时月球引力的关系,结果发现:地震发生的时间,与潮汐对断层面的压力有很高的关联性,月球引力作用促使断层错位时,发生地震次数较多。田中认为:“月球的引力只有导致地震发生的地壳发生异常变化的作用力的千分之一左右,但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它是地震发生的最后助力,相当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其特征是 。
、文中最后一段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四)【阅读科技小品】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地震中房子不倒的秘密
南美的智利2010年2月经历了8.8级超强地震,人员和建筑物的损失却很小。为此,许多人来到这个处于全球最活跃地震带上的国家,寻找该国建筑“坚不可摧”的秘密。
“低矮结实的建筑是智利抗震的法宝”实则是一种猜想。人们发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新城区街道两旁高楼林立,频繁的地震并没有影响这个南美大都市的现代化建设。当地人说,随着智利建筑抗震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首都地区并没有因为地震而刻意少建高楼。
智利是全世界建筑标准最严格的国家。智利建筑协会副总裁贝桑松介绍说,1940年,智利政府正式出台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每一次大地震后就会进行重新修订。从1985年到现在,智利共建起2000座9层以上的高楼,在2月的地震中只有33栋遭到结构性破坏。
智利建筑的抗震理念不是让房屋用钢筋铁骨去硬扛,而是尽可能缓冲、释放地震威力,最大限度保全建筑。智利把地震分为三个等级。规定在低等级地震中,房屋不应受到任何损坏;中等级地震,建筑结构允许出现可修复的损坏;在高等级的破坏性地震中,结构可以损坏,但建筑物不能倒,疏散通道必须畅通。总体来说,就是“震而不破,破而不倒”。
按照这样的设计思路,该国建筑业广泛采用一种被称为“强梁弱柱”体系的抗震设计。根据这种设计的要求,建筑的主要支撑是钢筋混凝土的立柱,柱子通过钢制的框架加固。钢筋混凝土的横梁与立柱连接起来支撑地板和天花板。当地震发生时,横梁末端的混凝土会随着地震的冲击而发生碎裂,大量释放地震能量,使钢筋混凝土柱子的钢制框架得以保存,能够直立不倒,从而保证整座建筑主体不会坍塌。
矗立在圣地亚哥的智利第一高楼Titanium塔同样具备独特的抗震性能。这栋地上52层、地下7层、高达192米的摩天大厦在2月的大震中完好无损。这是因为,由于圣地亚哥经常遭地震侵袭,该建筑的地基用65根50米的钢筋水泥桩固定,使其能承受9级地震。大厦的主体建在稳定牢固的地基和框架之上,由加固的混凝土和钢筋、花岗岩和铝等材料构成。此外,在大厦底部有21个钢制减震器,每个高达10米。这些减震器其实就是呈对角线状的能量消散器,能够吸收震颤引发的30%的能量,并减少地震或强风造成的扭曲变形和压力。与那些没有能量释放器的建筑物相比,这座建筑在地震能量释放后遭受的压力减轻了50%。它的设计师说:“在智利建房子,你可以在一些杂费上节约,但绝不能在结构的稳固性和建筑质量上省钱。”
智利建筑协会的建筑师布尔内斯说,从抗震角度来讲,水泥标号、钢筋强度等材料要求更高,但抗震建筑和非抗震建筑的成本就差3%到5%,基本影响不到开发商的利润。智利之所以鲜有豆腐渣工程,关键还在于建筑过程中对标准的严格执行和监督管理。
智利人笑称他们的防震意识是基因里遗传的,从上学起,学校就每年定期举办防震演习,帮助孩子们学习躲避、疏散和逃生的知识。在智利,无论是私企还是公共机构,每年至少要为所有员工举行一次紧急情况疏散培训。游客曾在智利参观一家大型肉鸡养殖厂,进门填写访客登记表时发现,表上明确告知可能出现的地震紧急情况,并标出工厂逃生路线示意图。
、智利的建筑在地震中“坚不可摧”的秘密是什么?
、文章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圣地亚哥的第一个高楼Titanium塔没有在2010年2月的地震中倒塌的原因。
(二)阅读《奇妙的警戒点》,完成第16~17题。(共6分)
奇妙的警戒点
一位军医,因治疗伤兵,已经几天几夜没有休息。在治疗间隙,他倒头呼呼大睡起来。突然从前线又运来了一批伤员,需要立即叫醒这个军医。可是,不管人们用手推他,还是往他脸上喷水,都难以让他醒来。最后,还是他的助手想出一招,在军医耳边轻轻地说:“伤兵又来了,请你起来动手术。”他毫不迟疑地一骨碌爬了起来,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人在睡眠期间,整个大脑皮层都处于抑制状态,但其中也有某个不受抑制并处于兴奋状态的部位,这个部位被称作“警戒点”。警戒点的神经细胞没有被抑制,对外界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警觉能力。通过警戒点,睡着的人可以和外界保持联系。
警戒点有两种形式。上面的例子,军医大脑的警戒点是通过外界的刺激而被唤醒的,自己本身并没有自动从睡梦中醒来,这种警戒点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形成被动警戒点的事情出现一般是不定时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只知道这件事将来有可能要发生,所以只有等到它发生的时候,才会醒来。
此外还有主动性的警戒点,即不需外界的任何刺激或提醒,可以自动地从睡眠状态恢复到清醒状态,这种警戒点在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的警戒状态。一般形成主动警戒点的事情是人们提前知道将来一定会发生的,而且知道什么时间将要发生,潜意识里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样在大脑中事先就预留了一块没有被抑制的区域,所以人们可以主动醒来。
大脑的警戒点是人类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在古代,人们经常受到野兽的威胁,即使睡觉时也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久而久之,人的大脑中便保持了一个奇妙的警戒点,这个警戒点甚至在人酣睡时也是清醒的,所以有的人形象地称之为“值勤哨”。
警戒点最初只是让人类在睡眠中可以自我保护,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警戒点除了它最初的作用外,还可提醒人们注意到重要的事情,完成必要的任务。因此,人类的警戒点的作用就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当人们需要完成关键的工作时,警戒点的钟声就会响起。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讲述一个军医的故事?
.说出下面两则材料介绍的现象分别属于哪种形式的“警戒点”,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
【材料一】
在环境嘈杂、机器轰鸣的工厂里,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很大,有的工人甚至能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酣然入睡。奇怪的是,环境的嘈杂并不能吵醒他,而一旦机器声停止,环境安静下来,工人却可能马上醒来。
答:
【材料二】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平日里我们可能六点钟起床,某日我们可能需要在凌晨四点钟起床去搭乘火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却很少因为睡过了头而延误火车。即使我们不用闹钟也能按时醒来,甚至提前醒来。
答:
(二)阅读《深海潜水器》,完成第18—19题。(共8分)
深海潜水器
①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实现高效作业。
②我国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长8米,宽3米,高3.4米,是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从外观上看,潜水器呈一椭圆形球体,酷似一头小鲸鱼,能容纳3个人: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在潜水器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密封的玻璃舷窗,透过它,潜水科学家可以看见外面的神秘世界。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了。当需要上浮时,它抛出第二个配重块,同时向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
③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④在军事上,载人潜水器可以直接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还可以直接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
⑤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结合第②段内容,从说明层次安排和语意表达的角度说出不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放在这一段末尾的两条理由。
答:
.阅读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写出你探究的结论。
【材料一】
海洋地质专家估计,海底储存着约1350亿吨石油,近14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海底还沉积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其中铀的储藏量高达40亿吨,是陆地上的2000倍。
【材料二】
21世纪,中国海洋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国外一些有识之士曾多次提醒我们:“在中国海区,有70%以上的地区存在着危机!”中国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院士指出:深海基础研究是21世纪国际海洋竞争的重要部分。深海研究不只是人类了解地球亟待填补的空白,也是国家资源和安全保障之所系。
结论一:
结论二;
(三)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25-31题。
深层海水的利用
①众所周知,海洋中有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殊不知海水本身也是海洋宝藏之一。海洋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深层海水是海洋的精华。若能充分利用深层海水,将会使人类受益无穷。
②所谓深层海水,是指海洋深处的海水。深层海水大量存在于距陆地5000米以外、水深200米以下的地方。在这样的深处,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有机物分解的速度远远高于其合成速度,使作为"肥料"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大都被保存下来,因此它的营养十分丰富,这就为深层海水的利用提供了条件。
③同时,深层海水受海底地形及气象条件的影响,会自然涌升到海面上来。在茫茫大海上,这种被称为"涌升海面"的地方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的0.1%,但却集中了海洋鱼类资源的60%,甚至更多。其奥秘就隐藏在深层海水里:当含有丰富微量元素的深层海水涌上海面后,浮游生物和藻类得以更快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饶的"肥料"。研究表明,涌升海域和一般海域在鱼类产量上的差距极为惊人,单位面积涌升海域的鱼类生产量是沿岸海域的上百倍,是外洋海域的数万倍。如果人类能制造"涌升海面",将使深层海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很可能给海洋渔业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④深层海水还是一种几乎没有被污染的水,病菌极少。深层海水营养盐浓度是表层海水的5倍,而细菌含量却只有表层海水的1/10甚至1/100。
⑤深层海水在医学领域开始有了用武之地,它已成为一种奇妙的"绿色药品"。医生们用深层海水治疗先天过敏性皮炎,只要在患处涂上深层海水,患者的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据统计,使用深层海水进行治疗的患者,约有60%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不过,医生们尚不清楚究竟是深层海水中的什么成分在治疗中发挥了作用。
⑥洁净的深层海水还引起了食品和化妆品生产厂家的极大兴趣。利用深层海水来生产豆腐;酱油、咸菜等,不仅发酵过程加快,而且口感更好。这类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十分畅销。有些化妆品生产厂家也跃跃欲试,计划利用深层海水开发新一代化妆用品。
⑦深层海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蔚为壮观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使海洋充满了活力。
⑧生生不息的深层海水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了新的机遇。
.选文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 第③段中与加点词"丰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加点词"肥料"在文中的意思是 。
. 第④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阅读全文,深层海水有哪些特点?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据统计,使用深层海水进行治疗的患者,约有60%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文章结尾说"生生不息的深层海水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读全文回答,深层海水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
.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海洋宝藏包括丰富的生物、矿产及深层海水等资源。 |
B.人工制造"涌升海面"是为了充分利用深层海水资源。 |
C.深层海水中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微量元素都被保存下来。 |
D.单位面积涌升海域的鱼类生产量是外洋海域的数万倍。 |
(三)辩证看压力(13分)
邵景均
①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②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③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④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使人更能坚强不屈,表现出坚韧的美德。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⑤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
.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分)
.细读第④段,请找出本段的分论点。(2分)
.文章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分)
.谈谈你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
(一)议论文阅读阅读以下文章,回答10~12题。
简单与复杂
马德
⑴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人心很复杂。
⑵其实人心也很简单,只是利益分配很复杂。
⑶桌上有一堆苹果,人们并不在意这堆苹果有多少,而是在意分到自己手里的有多少。单位里有一摊子事,人们并不在意这摊子事有多少,而是在意自己多干多少。人类有大智慧,因为对得失斤斤计较,最后都变成了小聪明。
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由于利益分配很复杂,才有了尔虞我诈,才有了 。纷繁的尘世其实也很简单,由于人类情感很复杂才有了书剑恩仇,才有了离合聚散。
⑸人生之简单,是生命巨画中的几笔线条,有着疏疏朗朗的淡泊;是生命意境中的一轮薄月,有着清清凉凉的宁静。
⑹人生之复杂,是泼洒在生命宣纸上的墨迹,渲染着城府与世故;是拉响在生命深处的咿咿呀呀的胡琴,挥不去嘈杂与迷惘。
⑺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藏。生活中常有大情趣,一定是日子过得很简单;生命常得大愉悦,一定是心灵纯净到不复杂。
⑻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却很简单。
⑼人,小时候简单,长大了复杂;穷的时候简单,变阔了复杂;落魄的时候简单,得势了复杂;看自己简单,看别人复杂。
⑽一眼望到底的,似乎很简单。一口百年古井,幽深,澄澈,也可以一眼望到底,但这口古井,本身却并不简单。人也一样。有时候,一个人可以一眼望到底,并不是因为他太过简单,不够深刻,而是因为他太过纯净。一个人,有至纯的灵魂,原本就是一种撼人心魄的深刻。这样的简单,让人敬佩。
⑾有的人云山雾罩,看起来很复杂,很有深度。其实,这种深度,只是城府的深度。这种复杂,是险恶人性的交错,而不是曼妙智慧的叠加。
⑿人生,说到底,简单的只是生死两个字,但由于有了命运的浮沉,有了人世的冷暖,简单的过程才变得跌宕起伏、纷繁复杂。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是人为的愚蠢;把复杂的事看简单了,是自然的聪明。
⒀简单,是生命留给这个世界的美丽的形式;而复杂,是生命永远无法打捞的苍凉的梦境。
(摘自《读者》)
.请在第⑷段划线处填上适当的成语,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本文主要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仿照第⑸段或第⑹段的句式续写一个分句。
(一)议论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叶倾城
①学者谢泳在研究西南联大的时候注意到,当时同班的学生,后来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机遇上:“是机遇影响了才能,不是有才能就能得到机遇。有才能没有机遇,才能慢慢就没有了;而有机遇,没有才能慢慢也会发展出才能,获得成功。”
②同学少年的日子,大家都是纤纤小树,生长在同一片苗圃里。而后,大家渐渐分散到人生的大森林里,有些不幸落在低洼,有些却有缘栽种在山顶;有些栽在沃野中,有些留在沙土上。种在山顶的,比周遭的林木都高出一截,于是,更多的阳光照在它身上,春天的第一场雨也都给了它。
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没错。狂风暴雨季节,它在风中凌乱,断了一地的枝丫。但,一年能有几次摧折之风?平常日子里,风把它的花粉传播,蜜蜂蝴蝶都飞来;借助风势,它的种子传播天下。而随着它越长越大,成为参天大树,小小的风对于它,连摧折都无能为力了。它得到的越多,其他树就得到越少——资源,不过就是一碗饭,你多吃一口,其他人就饿着。
④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还没有两棵树之间来的大,毕竟人家还可能不同科不同纲不同属,而我们,都是人科人属智人种。所以,能流传千古的名言,普通人也说得出来;伟大的、撼动世界的发明,多是人曾心念一转间想到的。区别何在?不是说了什么,也不一定是谁说的,往往只取决于,你在什么位置上,风帮不帮你忙。
⑤就像如果树会说话,森林里也有窃窃私语,最矮的灌木丛,满腹心事只能说给小草听——小草可能还似听非听。而百年红松,才有资格发出松吟,好风凭借力,松涛入你梦。
⑥你要当灌木还是红松?想风不打头雨不打脸,还是笑傲风云?你是愿意湮没人海,默默无闻,还是成为参天大树,活出人生的丰盛美好?
⑦一切,都是人类自愿的选择。
(选自《格言》2009年第7期,有删改)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文章的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下面列举了几则格言,请运用本文的论证技法,任选一句从反面立论,并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
①万事开头难。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③大器晚成。
阅读《君子之交淡如水》,完成第20~22题。(共8分)
君子之交淡如水
①据史料记载,唐朝贞观年间,薛仁贵因“平辽”有功,被封为“平辽王”时,拒绝了所有贺礼,只收下平民王茂生送来的两坛清水。薛仁贵当中饮下后,说:“早年我家境贫寒,全凭王茂生接济。如今王兄贫寒,送清水也是一番情谊,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如清风徐徐,若明月朗朗,平淡得让人觉得如一汪清水。腾达时默默祝福,危难时给予支持,可以不去锦上添花,却一定会雪中送炭。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朋友交往的最高境界。
②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心心相印。春秋时上大夫①俞伯牙善弹琴,乡野樵夫钟子期善听。伯牙弹“高山”曲,钟子期说:“好啊,像巍峨的泰山!”弹“流水”曲,钟子期说:“好啊,如浩荡的江河!”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更多的是心照不宣,还有什么比心灵上的相契相合来得更纯粹?
③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40年革命生涯中的支持与牵挂。为了马克思能够集中精力研究革命理论,恩格斯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去从事商业工作,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他们曾20年身处两地,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却始终不断。当恩格斯患病时,马克思在给他的信中说:“我关心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不求回报的支持,两地一心的牵挂,还有什么比彼此间的扶持和关心来得更长久?
④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鲁迅和瞿秋白腥风血雨中的同舟共济。面对国民党的悬赏追捕,同样处于危难中的鲁迅四次收留瞿秋白在家中避难;而在形形色色的反动文人侮蔑和诋毁鲁迅杂文的战斗意义时,是瞿秋白站出来给予鲁迅杂文以极高的评价。仅仅凭借当初翻译进步文学作品时的书信往来,便让之前未曾谋面的两人在反对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中,肝胆相照,引为同志。还有什么比患难与共、志同道合的友情来得更深厚?
⑤共同的志趣,共同的品质,共同的追求,使得彼此相知相助,相惜相勖②,【甲】,【乙】,【丙】,这样的君子之交,不正应该是你我所追求的吗?
【注】①上大夫:古代官职名。②勖(xù):勉励。
.文章开头举出薛仁贵与王茂生交往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①不计安危 ②不论地位 ③不分彼此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阅读第④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君子之交淡如水。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第6~8题。
小议淡定
①写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诸葛亮,生逢乱世,世间豪杰贤才纷纷择主而仕,但他却静心隐居南阳十年,深入了解天下大势,潜心研究兵法战略,以天下为己任。刘备三厕茅庐之时,诸葛亮就为刘皇叔谋划了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并为之奋斗终生,成为一代名相而永垂青史。诸葛亮的事例很好地体现了淡定与实现人生抱负之间的关系。然而,身处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时常要面对生活的艰难、事业的挫折或是名利的诱惑,要做到淡定却不是那么容易。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迷失了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因此,在喧嚣的尘世中拥有一份淡定的心态是一种可贵的人生财富。
②淡定可以涵养一股坚强的精神力量。晋代的孙康年少时酷爱学习,却因家境贫寒,晚上读书时连灯油都没有。然而正是淡定的心态使他忘却了生活的艰难,做到了心无旁骛,坚守住了对知识的渴求,内心始终葆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童,于凛冽寒冬中映雪苦读,最终完成了学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孙康映雪”也成为史册上一幅动人的画面。
③淡定可以炼成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苏权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淡定的心态使他始终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在风雨大作之时,尚能高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更为难得的是,因为淡定,他抬终有着对品位人生的追求,硬是将自己的挫折人生雕琢成为后世文人钦慕的生活坐标。
④淡定可以升华出一份高尚的特种追求。当世人面对纷繁的诱感不能自持、随波逐流的时候,心怀淡定的人却决不如此。居里夫妇发现镭并提炼成功以后,镭将用于治疗癌症,他们本可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们认为,镭是一种元素,应该属于全人类。池们因此不申请专利,也不保留任何权利,放弃发明所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可见,拥有了淡定的心态,面对名利就会不为所动,为了人类的幸福而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样的人生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⑤失去了谈定,面对生活的难难,战而胜之的勇气就会消失殆尽;失去了淡定,面对事业的不顺,坦然的心境就会不知所踪;失去了淡定,面对名利的诱惑,崇高的追求就会迷失于庸俗。所以,朋友们,请珍情这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拥有淡定的心态,活由人生的真性情吧!
.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淡定可以涵养一股坚强的精神力量。 | B.淡定可以炼成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 |
C.淡定可以升华出一份高尚的精神追求。 | D.拥有淡定的心态,活出人生真性情。 |
.下列名言与第③段苏轼的事例所反映的道理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B.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C.庄子:“平易恬淡,则优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 |
D.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结构为:引论(①)—本论(②③④)—结论(⑤)。 |
B.第②③④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
C.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任何”“一切”,强调了居里夫妇能够保持淡定心态,不为点滴名利所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 |
D.第②段与第③段中的引号用法不相同,前者表示着重指出。后者表示引用。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茶与咖啡与白开水
①我不爱茶,因为它显得太忧虑;我也不爱咖啡,因为它显得太紧张;[A]我爱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因为它可以让人于无味处品滋味。
②喝茶的时候,得营造几分淡雅娴静,才配得上清茶的袅袅香气;[B]喝咖啡的时候,最好深处闹市中心的咖啡屋,来一份西式点心,听一首摇滚音乐,方有一种时尚的味道。可是我不喜欢这样,何况,我没有上好的茶具和茶叶,也不会煮咖啡。
③我爱白开水。
④无需太多的讲究,玻璃杯可以,纸杯也行。放在手里,望见杯底的手印,清纯得可爱,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一串丁冬作响的山泉,清澈见底。喝一口,没味吧,不过,心里颇有久旱逢雨的感觉,滋润得很,舒服得很。
⑤茶和咖啡是要"品"的,你不能捧着精致的茶具,往嘴里猛灌一本浓苦的茶,更不能用又甜又苦的咖啡填满自己的胃;[C]你只有一口一口细细品,慢慢呷,才不会辱没它们的"风度"。
⑥而白开水不同,它的本性,预示它不可能盛在在精致而昂贵的白瓷茶盏或是绘着印象派画幅的杯子里。它或许被装载一直军用水壶里,赶走了小战士满身的疲惫;它或许被装在一只塑料杯中,驱除了炼钢炉旁公认的火气;[D]它或许被装在一只普通粗糙的搪瓷缸中,给正午仍在田间劳动的农民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了解渴,会大声赞叹白开水的美味,而不是茶楼或餐厅流出的那些或幽怨或另类的文字,因为它是如此真诚清纯,值得人真心去爱。
⑦我爱白开水,爱他的纯净透明,爱它的一股朴素味儿。从那淡而无味的白开水里,我喝出了劳动人民的淳朴辛劳,喝出了一个可爱的形象。
1. |
文中A、.B、C、D四处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 |
2. |
下列对文章划线语句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
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①生命,对每个人都是铁面无私的。那么,一个人可以活两次,不是很可笑吗?
②其实不是。
③我不妨举两个例子。生长在17世纪的英国人威仁爵士,他原来是格里汉学院与牛津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但他在四十八岁那年,突然异想天开,他要改变自己的职业,开始过另外一种陌生的生活,从事一个新的创造性事业。于是他把自己的后半辈子献给了城市建设。他在后半生的四十年中,一共建造了五十三座教堂与坐堂,单单伦敦的保罗座堂就使他名垂千古。称誉他的人都说,威仁爵士活了两次。
④中国唐代诗人温庭筠年轻时放荡不羁,出入于歌楼妓馆,“能逐弦吹之声,为侧艳之词”,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他人到中年之后,一改旧习,先后任方城尉与国子监助教,治理地方,颇有政绩;为人师表,作风严谨。连他昔日的朋友都说温庭筠完全变了一个人。
⑤威仁改变职业,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另一项成就;温庭筠再塑人生,从风流才子变成了诲人不倦的老师。对他们来说,不是等于活了两次吗?
⑥在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活了三次,甚至四次都是可以做到的。美国博士史威原来研究宗教,是神学院博士,他后来改学音乐,成为音乐学院博士,又成了当时最杰出的风琴师之一。他中年之后,舍弃舒适的物质生活,去毒蛇猛兽出没的蛮荒野林之中考察。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成为一个优秀的医学博士。
⑦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充实,我们不妨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之后,改变一下自己的爱好,把其他方面的潜能表现出来,让生命之舟驶向另一个成功的彼岸。由此可见,在生命的过程中要为自己另创新路,开拓新的人生境界。这对于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来说,尤其必要。
⑧有一位先哲曾经说过:“当一扇门向你关闭之际,另一扇门将向你打开。”
.请给选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下面并说明理由。
.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写在下面。
.选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读完选文,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潜能可以开发?谈谈你将如何开发它。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