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24分)
(一)
①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就超过45亿美元。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甚至上百种异常情况。为此,必须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生前,在卫星的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升高。例如,1984年3月19日中亚加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如1989年7月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伊东的位置在向南移动。到震前2—3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来的位置13.6厘米。此外,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线电波探测仪中,接收到了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①段划线句子中的“不完全”三个字可否删掉?为什么?
第③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有哪些“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
根据文章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我国力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①马铃薯是菜还是粮?在1月6日举办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丰富多彩的马铃薯主食制品令人大开眼界。马铃薯全粉占比40%的馒头、面包、马铃薯芝士蛋糕等,都颠覆着人们对马铃薯的认知。
②农业部副部长在会上表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据介绍,马铃薯有望成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作物。它的种植面积将逐步扩大到1.5亿亩,年产鲜薯增加2亿吨,折合粮食约为5000万吨。
③专家表示,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④据介绍,未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趋势,到2020年粮食需求增量在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水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成本提高、空间变小、难度加大。而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
⑤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主任介绍,马铃薯被称为"十全十美"的营养产品,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等。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
⑥专家建议,马铃薯主粮化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等多环节,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关。如加快选育一批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粮化的专用品种;开展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开发最好的产品;加快研发适宜马铃薯主粮化的加工机械等。
1. |
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2. |
下面这段文字应放在文中第段后,理由是:。 尤其从节水角度来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马铃薯生长需水较少,其最低蒸腾系数(需水量)只有350,而小麦、水稻分别是450和500。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谷物类作物生长发育困难,而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此外,我国马铃薯产量相对较低,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潜力更大。 |
3. |
让马铃薯成为第四大主粮的原因是: (1);(2)。 |
阅读《嫦娥三号》,完成小题。
嫦娥三号
①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联合开展着陆器的就位探测和月球车的巡视探测。探测器发射质量约3.7吨,着陆器质量约1.2吨,月球车质量约120千克,可载重20千克。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使用X波段测控,新建成的35米和64米大直径天线和原有的VLBI结合进行轨控定位。
②嫦娥三号的月球车由航天五院研制,为三轴六轮结构,设计月面寿命大概为3个月,从2002年开始,上海航空航太系统工程研究所已经在一个复制月球表面的专门实验室中做实验,这辆1.5 米高、120千克的漫游车包括20千克酬载,并已在2010年5月完成程式指令集,它将携带望远镜进行短距运行和天文观测,为建立实际天文台做准备。月球车将在着陆点附近3平方公里巡游,行走路线不超过10公里,月球车还将使用机械臂采集月壤样本现场分析。
③这艘月球车有基本的自动导航设施,装有防止它与其它的物体相撞的传感器。能源将由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提供,所以月球车在月球的夜晚也可以工作。月球车底下装有测月雷达,将切开月球下面100米深度的地方,边走边探测。
④嫦娥三号探测器的着陆器将在15公里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2公里以上高度实现姿态控制和高度判断,转入变推力主发动机指向正下方的姿态;2公里以下进入缓慢的下降状态,100米左右着陆器悬停,降落相机进行月面识别,着陆器自动判断合适的着陆点,下降到距离月面4米高度时进行自由下落着陆。
⑤由于月球自转和公转都是28天,月夜长达14天,为了保证着陆器的能源供应,嫦娥三号使用了RTG同位素电池,这将是中国首次将核能用于航天器。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
文章第②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大概”能否删去?为什么?
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下面的说法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将使用X波段测控,并进行轨控定位。 |
B.嫦娥三号使用的RTG同位素电池是中国首次将核能用于航天器的电池。 |
C.嫦娥三号月球车不仅白天能工作,晚上也能工作,这项技术超越了美国和俄罗斯。 |
D.嫦娥三号月球车在进入月面前由上海航空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在复制月球表面的专门实验室做过实验。 |
梦幻视觉“水立方”
国家体育场——“鸟巢”以它充满阳刚之气的独特外形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而与它并肩而立的国家游泳中心,则以一种柔美风格,与“鸟巢’’共同在北京城的北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与“鸟巢”一样,国家游泳中心也有一个别具一格的名字:水立方。
(一)阳光下晶莹的水滴
“水立方”设计精妙,晶莹通透,具有梦幻般的独特的视觉效果。它是—个177米乘177米,高31米的方型建筑。看起来形状很随意的建筑立面遵循严格的几何规则,立面的不同形有11种。内层和外层都安装有充气的枕头,梦幻般的蓝色来自外面那个气枕的第一层薄膜,因为弯曲的表面反射阳光,使整个建筑的表面看起来像是阳光下晶莹的水滴。如果置身于”水立方”内部,感觉则会更奇妙,你会看到,那些气枕像海洋里的一个个水泡。
(二)奇妙自洁不沾尘土
“水立方”从材料到结构完全是一个创新的建筑,蕴涵着极高的科技含量。外围采用新型的环保节能ETFE(聚四氟乙烯)膜材料,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ETFE应用工程。ETFE项目经理詹姆斯先生说:“它是一个双层ETFE芹,统,外面一层里面一层,从这个角度来讲,它是第一个,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这种ETFE膜材料的质量只有同等大小玻璃的1%,韧性好,又能吸收更多的阳光,并且不女自燃。另外,它们还有奇妙的自洁功能,不沾附尘土,风一吹,土就走了。
(三)覆盖计划大量节水
拥有三个巨大游泳池的水立方,每小时蒸发掉的水就要超过一吨。有没有可能避免除这种浪费呢? “水立方”的建设者们在设计之初就有过周全的考虑。他们考虑在游泳池池不用的晚上用塑料布或其他材料将整个池水覆盖。覆盖计划包括了整个“水立方’’的比赛池、戏水大厅等,这样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水。
除此之外,“水立方”的另一个环保功能是收集和循环利用雨水,这是充分体现“水立方”科技、绿色设计理念的一个技术亮点。落到水立方房顶上的雨水会汇集到建筑物下面的一个中心储蓄池中,这些被收集永的雨水将被循环利用。
(选自《竞报》2006.12,有删改)
如果说“鸟巢”因其雄伟壮观,表现出一种阳刚之美的建筑风格,那么“水立方”,则因其 ,展现出一种 的建筑风格。
本文(一)中划线的句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外围采用新型的环保节能ETFE(聚四氟乙烯)膜材料,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ETFE应用工程。
“水立方”的设计贯穿了绿色环保的理念,在本文(三)中,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有人担心“水立方”的外层薄膜容易堆积灰尘,影响美观,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对此作出回答。
阅读《苏州园林的花窗》。(共6分)
苏州园林的花窗
①游览苏州园林,走在蜿蜒迂曲的回廊上,或歇息在厅阁亭榭内,没有人不被那些设计精美、做工考究、形态各异的花窗吸引。透过这些花窗,墙外的景致若隐若现,亦真亦幻,别有意趣。
②苏州园林的花窗式样之多,号称世界之最。光窗框就有多边形、圆形、月芽形、宝瓶形、如意形等多种形状;窗芯更是样式无穷,变化多端,常见的有菱花、书条、套方、鱼鳞、钱纹等等,各种图纹层层相套、交错穿插,衍生出无尽的缤纷意态。花窗犹如墙之眉眼,以其多变的造型、精美的纹饰使之顾盼有姿。它既可使平直的墙面一扫沉闷、单调之感,又可因不同的光影搭配,而在白粉墙上“绘就”一幅幅水墨画,美不胜收。
③苏州园林的花窗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文人园林文化的反映。图案中有许多象征文人风雅的符号,如植物中的松、柏、竹、兰花、菊花、荷花、梅花,还有表示高洁的冰纹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得中国“书画同源”之助,苏州窗饰图案中还有用文字塑成、连缀成诗句的“诗窗”,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如退思园“九曲回廊”,廊壁上开辟了九孔图案雅致的花窗,分别砌上李白《襄阳歌》中的名句“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九字,诗被物化了,景被诗化了,诗境、园景融成一体。
④苏州园林的花窗还是裁剪风景的取景框,它丰富着景致的层次和色调,使人置身于咫尺之地,而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观赏效果。透过一个又一个花窗,看园中竹树摇曳,楼阁隐现,顿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更有旭日夕晖、春华秋实,替换着窗中的色彩和形态,使整个园林充满诗情画意。
⑤历代造园家匠心独运,把苏州园林中的每一个景点都建造得非常精细,即使是那些花窗,也都是一件件艺术品,经得起把玩,耐得住寻味。(选自《瞭望新闻周刊》,有改动)
第二段中为什么说苏州园林的花窗“犹如墙之眉眼”?
答:
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它印证了文中的哪一个说明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
狮子林小方厅北面的天井后墙上,有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一字儿排开,分别塑有古琴、棋盘、书籍、画卷的象形图案,表示琴、棋、书、画的“四雅”含意,并在这些图案周围用梅花、石榴、荷莲及藤蔓维系。
答:
阅读《去月球上网不是梦》一文,完成小题。
①现在,科学家们通过为月球提供宽带连接的展示,已经向人们证明:太空不是互联网的禁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第一次验证了通过双向激光通信这项技术,能为宇航员或未来的太空居民们提供网络连接,速度已4800 倍于以往所有射频上行链路的速度,6 月他们将展示其“在轨测试”结果。未来人们可以跨越空间传输海量数据,甚至高清视频。
②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起初进军太空时,依赖于射频(RF)通信。然而,随着数据容量需求的持续增加,射频将要达到上限。而激光通信的开发和部署,将使NASA 扩展其通信功能,更能提高图像分辨率,接收来自深空的三维视频传输等。
③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日前消息称,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一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测试,他们通过专业激光通信设备,已把数据从地球传输到月球。该团队一直在相关领域创造历史,2013 年,他们的月球激光通信演示(LLCD)就曾以每秒622 兆位的下载速率,在地月之间传输数据超过23.9 万英里(约38.5 万公里),这已经比任何射频系统的速度都要快;他们还以每秒19.44 兆位的速度在地月之间传送数据,这也比迄今已有最好的射频上行链路速度高出4800 倍。
④但此前已出炉的报告,并没有提供实现这一成果的相关细节。很快,在今年6 月8日至13 日期间,加州圣何塞市举行的2014 年激光与电光学会议(Cleo)上,该团队将阐释新的细节,展示在月球与地球之间破纪录激光通信上行链路“在轨性能”的第一个全面概述。该实验室成员马克·史蒂文斯称:“这会是我们第一次展示研究的概况以及其如何实际操作。”他同时表示设备在轨性能优良,接近团队的预测,这也使研究人员相信,该成果将促进人们对基础物理学有更好的了解。
⑤史蒂文斯补充道,利用激光束从地球到月球之间进行高数据速率通信,十分富有挑战性,因为光束需要传播40 万公里。当穿越大气层时更是难上加难,大气湍流可能会使信号衰落或丢失。他们的团队展示了中等规模云衰减的耐受性,以及大气湍流引起的信号功率变化与衰落,而即使只留下非常小的信号,设备也能表现为“无误差”。
⑥LLCD 被认为是NASA 构建下一代空间通信能力路线图的首要一步,与该设计直接相关的是近地飞行任务。但团队成员预测,其也将扩展到深空任务中的火星与外行星中去。
(摘自《科技日报》)
本文说明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②—④段,筛选出开发和部署激光通信的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说明方法,结合原文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霾”伏之困》一文。(共8分)
“霾”伏之困
上海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雾非雾、不见蓝天,一眼望去尽是灰蒙蒙。秋冬季节一到,我国不少地区又开始陷入十面“霾”伏的困局。
统计资料显示,京津冀(包括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山东西北部)、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这4个地区是我国霾的高发地区。其中,霾最严重的是京津冀地区。而冬半年是我国霾的高发时段,这是因为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处在季风带中,冬半年以西北季风为主,西北季风来自内陆,带来的颗粒水平更高,所以更容易导致霾的发生。
当然,不同地区的霾,各有其不同之处。京津冀地区霾的高发时段是冬半年,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冬季供暖所致,煤燃烧后颗粒物的排放使得空气中颗粒物的背景浓度明显上升。另外,北京的北边和西北边都是山脉,一旦吹南风,颗粒物就难以扩散,反而吹北风有缓解作用。每年6月上旬,上海都会有一两次较明显的霾天气,这与秸秆燃烧有关。6月上旬,江苏、安徽等地农民都会燃烧秸秆,如果此时配以西北风,污染物便会输送至上海,产生霾天气。
虽然霾各有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点。我国霾的高发地区大多是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人口密集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污染物和城市上空悬浮颗粒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霾的高发,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霾的形成与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关,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他烟尘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给霾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研究表明,发生霾天气时,大气中的PM10、PM2.5的浓度增加。而且,PM2.5与能见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M2.5多,能见度低;PM2.5少,能见度高。这说明,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除了气象条件以外,霾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出现霾天气,能见度低,影响行车安全,严重时还可以影响飞机起降,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危害。当然,霾的出现是由于颗粒物浓度的增加,就会牵涉到大气污染,这也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
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悬浮颗粒物。研究显示,这些颗粒物中有大量可吸入粒子,它们可进入人的呼吸道,有些甚至可以进入人的肺泡,参与血液循环。这可能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此外,还能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让传染病患者增多。当霾天气出现时,公众呆在室内或减少外出可能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治理大气污染才是根本之举,这需要集合社会各界的力量。(选自《科学画报》2013年第11期,文字有删改)
结合文章,说说作者认为北京“霾”伏之“困”,“困”在哪些地方?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中介绍的相关知识,为北京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北京奥运会前后,北京将燃煤发电和大单位燃煤供暖改造成为使用天然气,这大减了煤烟型颗粒物污染。但数百万辆机动车排放着细颗粒,车轮摩擦地面产生着橡胶颗粒、尘颗粒,加之北京的机动车道设计忽视了减尘功能,所以,北京交通对PM10的“贡献”很大。
北京有大面积建筑工地。这些工地地面被要求水泥硬化。但硬化工地反而会增加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这是因为,硬化会使地面失去吸水和吸尘能力。工地硬化后,工地的粉尘随水流到工地外的马路上,在来往车辆的反复碾磨下,生成PM10。硬化的工地还“贡献”热岛效应,增加地面的颗粒物升向空中。
说明文阅读。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①6月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有25个网络低俗词语上榜,其中,“尼玛”位居第一,“你妹”“矮矬穷”“我靠”“滚粗”等榜上有名。
②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产生共有四大途径。—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广泛传播;二是词谱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
③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等三方面的现象。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现实社会里的粗鄙化市侩化的语言也在互联两上蔓延开来,并经由网络再创造,如野草一般疯长,论坛、微博、微信中广泛应用的污言秽语污染了语言环境的清洁。据统计,2014年全年中,12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百万次以上,4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了千万次以上。
④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低俗化向传统媒体转移已有显现,—些网络低俗用语竟堂而皇之地成为某些报纸的标题,某些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公然把“屌丝”等低俗用语常挂嘴边。部分文化载体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加入到了语言暴力的恶俗狂欢乏中。
⑤上述情况,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专家表示,清理网络低俗语言势在必行,只要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努力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就一定能为中国改革事业提供稳定的网络民意基盘。
上文①-④段分别从哪个方面来说明网络低俗语言的?试加以概括。
(1) (2)
(3) (4)
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一定”能否换成“也许”?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文,完成1~2题。
治疗"语言癌"
①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
②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弊已久。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③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语言癌"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加上电视、网络的不良影响,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观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病态中文"在现实生活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④在"语言癌"话题引发广泛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这些从青少年抓起的举措无疑是可喜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形成说"雅语"的"雅风",一要精准,二要生动,三要雅致,人人以此要求自己,并蔚然成风。毕竟,对语言影响最大的,是社会文化,它不但存在于媒体之中,还存在于人际之间,无孔不入,深入肌理。
⑤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将它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遏止,让它们在"雅语雅风"面前式微。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有删改)
1. |
"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的原因是什么? |
2. |
治疗"语言癌"可采取哪些措施?请根据第④段内容简要概括。 |
阅读《笑可以提高记忆力》一文,完成小题。
①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发现,笑能改善人的健康,同时令大脑进入一种深度冥想状态,这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大有裨益。
②最新研究显示,压力激素皮质醇伤害大脑内某些神经细脃,可能给人的记忆力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③参与这项研究的李·伯克博士说:“道理很简单,人承受的压力越少,人的记忆力就越好。幽默减少皮质醇等有害的压力激素,降低血压,增加血流量,使人心情好。皮质醇减少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笑增加大脑中内啡肽和多巴胺的释放,这些激素使人产生高兴的感觉。这些积极和有益的神经化学变化使免疫系统变得更好。欢乐的笑声立即产生的脑波频率和人在真正冥想状态中产生的脑波频率相同。”
④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向一组健康的人和一组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播放一段使人发笑的20 分钟视频。然后,让这两组调查对象完成一个衡量学习、回忆和视觉识别能力的记忆力评估。 他们的成绩与另一组没有观看有趣视频的人相比,发现观看有趣视频的两个组的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记忆力评估的所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与此同时,高血压病一组在皮质醇水平变化上得到最引人注目的好处,而健康组在记忆力测试成绩上得到最明显变化。
⑤研究人员表示:将来,如能把这项有益的幽默疗法研究成果提供给临床,它将会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和健康保健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自新浪博文2014年05月04日,有删改)
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可能’能否去掉,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笑是怎样提高记忆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后”是什么味道
①艳阳高照的天气已经持续好多天了,此时此刻人人都盼望能有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降临,好好舒缓一下燥热的身心,彻底冲洗一下满是灰尘的城市。
②你有没有留意过,一场大雨过后,当你漫步在雨后清新的街道上,能闻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殊的味道。喜欢的人觉得十分好闻,并浪漫地将这种味道定义为“雨后的味道”,而不喜欢的人会觉得这种味道怪怪的,甚至有些难闻。那么,雨后空气中弥漫的味道究竟从何而来呢?
③雨后通常会有三种味道。第一种是“清洁”味,特别是一场暴雨过后,这种味道是臭氧所产生的。臭氧本身有刺激性气味,散发着强烈的味道,通常认为和氧的气味相近。有些人会在暴雨来临前嗅到臭氧的气味,这绝不是夸张,当空气中的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一般人就能闻到臭氧独特的气味。在雷雨到来前,闪电会将周围的氮分子和氧分子剥离出来,这会产生小规模的臭氧,然后它们被风带到了地面上。纯臭氧是很危险的,而且浓度稍微高一点,就会对人的肺部造成损害。幸运的是,在打雷或下暴雨前后,臭氧的浓度基本不会给人造成持续性的影响。
④第二种是重重的泥土味,特别是久旱逢甘霖和瓢泼大雨之后。这种气味是由泥土中的细菌产生。好闻的气味是由放射菌类引起的。放射菌是一种细丝状的细菌,在气候温暖而潮湿时,它生长在土壤里。当土壤变得干燥时,丝状细菌就在土壤里生长出孢子,孢子非常微小,能够在潮湿的空气里飘浮,并带有一种特殊的、有土壤气息的清新味道,很容易被人吸入。丝状细菌大量繁殖于湿润的土壤,但是,只有土壤干燥时,才释放出孢子。一些微生物,特别是链霉菌,会在极度干旱的情况下产生孢子,干旱时间越长,孢子就越多。所以泥土的清新味在干燥的地方雨后更加强烈。 而这种味道却并不是孢子本身产生的,而是在孢子生成的过程中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名为“土臭素”。
⑤雨后第三种味道来源于不同植物分泌的油。天气晴好时,这些油积累着,直到下雨天,油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和土臭素一起)释放到空气中,形成熟悉而令人愉悦的香气。到底是油里的哪些物质造成了“雨后气息”?科学家目前还没有完全掌握。目前确知的其中一种是2-甲氧基-3-异丙基吡嗪,这种有着“雨后”味道的物质,是由澳大利亚化学家南希〃戈博在20世纪70年代分离出来的。戈博的研究是建立在60年代澳大利亚化学家比尔和托马斯的研究之上。1964年,比尔和托马斯着手研究干燥泥土所产生的独特的雨后气息,并从土中提炼并分析出了油性物质。最后,他们发现一种“黄色的油性物质”,闻起来有点像雨后的味道。
⑥有趣的是,他们还提出了“潮土油”(久旱逢甘霖的泥土味)这个名词,只是因为他们必须得找个词儿来描述它。这个词源于希腊语“pertros”,意味着“石头”和“溢浆”,也是希腊神话中神所流出的金色血液。经过测试发现,这种油性物质会阻碍部分植物的生长,借此研究者推测该物质的目的是阻止植物在不理想、过于干旱的土地上播种。
通读全文,概括回答:“雨后”的味道是从哪里来的?(6 分)
文章开头部分第①②段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分)
揣摩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到底是油里的哪些物质造成了“雨后气息”?科学家目前还没有完全掌握。
(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英文称之为“Phubbing”,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传达出因专注于手机而冷落周围人的行为。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忽略真实世界的存在,转而沉迷于小小屏幕中的虚拟世界?应该说,“低头族”是科技发展与人性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
2007年起,全球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的3G时代,移动网络速率和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促进了3G手机终端的迅猛发展。于是,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引领了一场通讯革命,与此同时,新型社交媒体与移动终端紧密结合,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渠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被急剧缩短。
移动网络和终端软硬件的发展史无前例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模式和生活习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时间被工作、应酬、聚会所占据,剩下的只有零散的时间。而移动终端上碎片化的信息刚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其社交功能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愿望,也为自我展示提供了最佳的平台。
然而,“低头族”的种种表现已经显现出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作用。
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此外,因专注于手机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43%。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对于绝大多数“低头族”而言,也许冷落他人并非本意,但这样无心之举却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手机里的众声喧哗与手机外的众生沉默,反差强烈。可能谁都有过因为玩手机将别人或被别人晾在一边的经历。
如何看待“低头族”的兴起呢?应该说,这种现象是人们对于现实的某种逃避与冷漠。人们越来越喜欢在真实世界里伪装自己,却又选择在虚拟世界里表达真实的自我。或许“低头族”所凸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引发我们思考应该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手机虽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不加节制,找回人们对自身的控制力,必然会给生活带来麻烦,致使人际关系退化,甚至引发情感危机。
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始终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文/王稀君,选自《国际先驱导报》,有删节。)
文章围绕“低头族”讲了四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描摹“低头族”的典型特征。 | B.分析“低头族”的形成原因。 | C.揭示“低头族”的社会危害。 | D.呼唤“低头族”要正视现实。 |
作者认为“低头族”究竟错过了什么?下面表述符合作者最终表达意图的一项是
A.错过了身体健康,出现头痛、眼疲劳、颈椎病等健康问题。 | B.错过了对自身的控制力,生命安全存在隐患。 |
C.错过了心理健康,出现对手机的心理依赖,情绪焦虑。 | D.错过了现实世界的真实和美好,人与人的心灵之间产生了距离。 |
“对于绝大多数低头族而言,也许冷落他人并非本意,但这样无心之举却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下面案例不符合这一观点的一项
A.旧金山轻轨车厢里发生的一起枪击案,警方调出当时的监控录像显示,车厢内一名失去理智的男子突然掏出手抢不停挥舞,可就站在他身边的几名乘客由于只顾低头忙着玩手机和平板电脑,完全没有注意到危险的存在,直到该名男子最后勾动扳机酿成命案。 |
B.西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勒·海曼在大学校园里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位小丑骑着马戏团的独轮车在校园里“招摇过市”,正在看手机的行人中,只有25%的人注意到了小丑的存在。在发布于《应用认知心理学》上的一篇文章中,海曼将这种现象称为“非注意盲视”。 |
C.南京一名男子在经过火车道口时,由于低头专注看手机,连火车鸣笛声都没听到,行驶过来的火车贴身而过,男子受惊倒地,幸好没有受伤。 |
D.湖北十堰一名17岁女生与同伴外出聚餐时,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却不幸一脚踩空,跌入十五六米深坑不幸身亡。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虽然唇纹、眼睛里的虹膜视网膜也人人不同,但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
②指纹识别技术其实分警用和民用两大类,思路是很不同的。派出所里给犯罪嫌疑人录指纹,不但要十个指头都录,而且都要旋转180度,因为犯罪现场找的指纹往往只是残缺不全的小片,所以指纹算法上用残缺指纹在指纹库里找嫌疑人,往往会找到很多个“可能是”的结果,需要专家一一比对排除。民用指纹则不然,录指纹只录一个或两个平面指纹用于身份识别,用的时候也要求完整无缺的平面指纹,算法比对只有“是”或“不是”两种结果。但民用指纹库也可以为刑侦破案服务,比如广州市外来人口指纹库就为抓通缉犯作了不少贡献,有的还是在广州隐藏了几年的重案犯呢,改了名字改了相貌却改不了指纹。
③指纹识别技术最核心的是算法,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如脊、谷和终点、分叉点或分歧点,就可以从特征值中非常可靠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虽然从出生到老不变,但小时候的成长发育会使指纹变长,中年发福会使指纹变宽,所以指纹算法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目前我国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纹算法,在处理指纹变形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一公司前不久还花了十万美元购买了该算法的使用权呢。
④指纹识别的另一关键技术是指纹图像采集技术。以前基本上用光学技术,即用一个光源从棱镜反射按在一个取像头的手指,光线照亮指纹从而采集到指纹。现在越来越多采用的是电容方式的半导体技术,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和芯皮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间中的不同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
⑤第二种方式也叫“活体指纹”,采集时你把手指头涂黑了也一样可以取到清晰的指纹,但只能手和身体连着才有生物电流,否则就无法采集到。前不久西安天气很冷,某单位装了这样的指纹系统做考勤,有个女员工骑单车上班,结果指纹仪不认她那“冰冷的小手”,后来用温水洗了洗手再来,指纹仪就认得她了,别人都笑她被冻得不是“活体”了。这种采集技术的设备比光学方式小了几十倍,甚至可以做进你的手机里,使用很方便。
⑥现代人身上现金少了,因为信用卡得到了广泛应用。信用卡是采用密码和签名方式确认身份的,每年犯罪分子窃取信用卡号和密码造成卡主的损失非常惊人。现在指纹技术成了电子商务的“金钥匙”,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最近开始为一些用户提供指纹识别服务,一些美国的国际贸易公司也正在积极试用指纹识别软件进行交易身份确认,国内也有银行等部门在积极试用。
⑦好好保护你的手指吧,你的指纹在未来社会用途将越来越广泛。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第②节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联系上下文说说“活体指纹”是怎样采集的。写出第⑤节中别人调侃她“被冻得不是‘活体’”的言外之意。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从“日常起居”“经济生活”“社会活动”等方
面, 设想指纹在未来社会中有哪些用途。(试举三例,表述要清楚完整)
阅读下面文章。(1 2分)
(甲)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乙)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甲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说出两种说明方法)
乙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地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
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中心内容:
第①段作用: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说明方法:
作用:
拓展链接。
舱外航天服是一套防护和应急救生的复杂系统,用于保证宇航员出舱安全。目前,“太空行走”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下一个目标,而成功研制舱外航天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备条件之一。请你联系选文内容,说一说舱外航天服应具有哪些功能?
功能: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