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塑料袋真的应该抵制吗
①2008年的一纸“限塑令”施行至今已有十年,其间围绕塑科袋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由于不可降解,塑料袋早已成为多数环保主义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海龟和海鸟误食塑料袋后死亡的图片更激起人们对塑科袋的痛恨。
②但其实,人们对塑料袋的认识,大多是错误的。
③伤害海洋动物的是所有垃圾,而不仅仅是塑料袋。事实上,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2008 年,北京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仅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在上海,这个数字是7%。
④流行于环保主义者中间的一种说法是,塑料袋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和100万只海鸟的死亡。
⑤不过这些健康风险并不会发生在所有的海鸟身上,它对于那些通过反刍喂养幼鸟的物种影响比较显著。而且,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塑科袋与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的死亡率有相关关系,来自美国海洋哺乳动物委员会专家的研究表明,塑料袋对于海洋哺乳动物的伤害远没有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严重,
⑥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的确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塑料袋一定是杀死海洋动物的凶手。一个名叫卡斯卡迪亚的专业动物尸检组织对2010年4月死于美国西雅图海滩的灰鲸进行解剖之后发现,在鲸鱼的胃中存在塑料袋、小毛巾、手套、鞋子和其他垃圾,同时这只灰鲸头部还有一个明显的由螺旋浆造成的伤口。
⑦海洋哺乳类动物误吞塑料袋的比例并不比误食其它垃圾高,靠限制塑料袋保护海洋动物并不比限制鞋子、手套更有效。
⑧环保组织常用吞下了塑科袋的海龟照片来证明海龟是白色污染的受害者。不可否认,这种情况也许确实存在,但是图片的超强冲击力也不能直接证明塑料袋对海龟的影响。
⑨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在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塑料袋极少是海龟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要减少对海龟的伤害,禁止钓鱼比限制使用塑料袋更有用。根据美国海洋渔业局的统计,造成海龟非正常死亡最多的人类活动是渔业而非塑料袋制品污染。
⑩因此,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
⑪除了伤害海洋动物之外,塑料袋对大气、土壤、水的污染和对石油的消耗也一直为人诟病。然而真相出乎人们意料。
⑫2005年,苏格兰政府发布了全面评估塑料袋和纸袋对环境影响的报告,结果认为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纸袋和布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环保。生产时,纸袋要比塑料袋多消耗10%的能量,耗水量更是塑科袋的四倍,生产纸袋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塑科袋的3.3倍。结束使用周期后,纸袋还会造成2.7倍于塑料袋的固体废弃物。
⑬同时,塑料袋使用的便捷已经让许多家庭主动对塑料袋进行“绿色处理”。他们会把超市和菜市场的塑料袋拿回家储存,在套垃圾桶和装东西时拿出来二次甚至多次使用。
⑭不可降解性被认为是塑料袋的原罪,然而它的破坏力往往与低回收利用率绑定在一起,“不可降解”四个字听起来十分骇人,但事实上,除了塑料制品外,金属制品和玻璃制品也不可降解,玻璃制品自然腐烂需要1000年左右,是塑料制品的5倍。
⑮人不可能把这些材料的使用都一并禁止,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不可降解的材料能否被妥善地处理。塑料袋处理的尴尬在于焚烧会污染大气,填埋又污染土地,回收利用就成为它最好的去处。
⑯原本塑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成为制塑的原料,发热发电的材料,从此变废为宝,改过自新,然而低回收率却阻碍了这一切。欧洲国家塑料的回收率在45%以上,德国和日本的回收率都在60%以上,可中国的回收率却仅有25%,
⑰限制塑科袋对环保的作用远不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大,只要回收利用得当,塑料袋也并非罪大恶极。
﹣﹣摘自《青年文摘》2018 年第9期(有删改)
(1)为什么说“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请结合选文说明理由。
(2)文段⑧中加点的“也许确实”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
(3)选文第⑥段和第⑫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任意两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塑料袋是否可用,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蟋蚌不再歌唱
叶子
①蟋蟀是大自然的天然歌手,它们的歌声优美动听。为了吸引异性,公蟋蟀们常常不知疲倦地一展歌喉,唱着优美婉转的小夜曲。公蟋蟀的翅膀就是它们的小提琴。每当需要交配时,它们就会通过弯曲翅膀,用右翼鞘盖在左翼鞘上,利用它们的相互摩擦来发声,以期吸引异性,并与之交配。
②突然有一天,在夏威夷考艾岛,蟋蚌们基本沉寂了下来,它们都离开这里了吗?都去了哪里呢?一个生物学研究小组自1991年以来一直在夏威夷考艾岛研究蟋蟀,但直到2003年他们才明白,其实蟋蟀并没有少,而是近九成的公蟋蟀已经不再唱歌了。考艾岛近几代的蟋蟀一直都在经历着重要的遗传改变,它们的翅膀始终平铺着,不能再痛快地唱出求爱的歌曲了。
③是什么使公蟋蟀们不再歌唱了呢?原来歌声使它们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在夏威夷考艾岛,被公蟋蟀们的小夜曲吸引来的不仅有异性,还有一种寄生昆虫。这种寄生昆虫常常会循声而至,一旦发现正在唱歌的蟋蟀,就会寄生下来,并把卵产在它身上,而这种卵会钻进蟋蟀的身体里,在那里长大,然后钻出蟋蟀的身体并杀了它。
④为了保护自己,公蟋蟀们被迫停止激情的歌唱,沉默了下来。虽然这种安静的转变让公蟋蟀们看起来没有以前的激情,但毕竟也保护了它们免受寄生虫的袭击。
⑤但是不唱歌又如何求偶?不求偶又靠什么来繁殖?
⑥聪明的蟋蟀们自有办法。科学家发现,公蟋蟀们已经改变了策略,不仅能保住性命而且能成功求偶。在考艾岛,大部分蟋蟀的翅膀都因为长期不摩擦,已经慢慢退化,不能用来唱歌了。但仍有一些蟋蟀拥有正常的翅膀,它们常常如祖先一样在野外快乐地歌唱。每当这时候,它们的附近总会有一些已经不再唱歌的公蟋蟀潜伏着,只要出现母蟋蟀的身影,潜伏的蟋蟀们就会想方设法把母蟋蟀吸引过来,横刀夺爱,成功交配。
⑦科学家们认为,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改动)
(1)请简要说明夏威夷考艾岛上公蟋蟀不再歌唱求偶的原因。
(2)请指出②③④段的说明顺序。
(3)请简析第⑤段两个设问句独立成段的作用。
(4)请写出你从末段划线文字得到的启示。
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阅读《生命与气候》,完成下列各题。
生命与气候
林道之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岀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士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看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动物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沁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护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上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
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选自《大科技》2018年第3期,有改动)
(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
(2)贯穿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它与说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能否删去,为什么?
(4)联系本文内容,调动知识储备,请你谈谈若干年后,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述理由。
AI是如何做决策的?
吕之品
①最近一段时间,AI(人工智能)被炒得神乎其神,似乎它无所不能。但事实上,据社交网站“脸谱”披露,要想欺骗AI把某个不存在的东西当作真实存在,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②譬如,在一张高清晰度的图片中,随机地降低某些地方的像素。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变化,人眼根本难以察觉,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但AI却能觉察出来其中的差异,并因此严重干扰了判断,比如说把图中的猫误认作了狗。
③这个低级错误揭示出当前AI的一个重大缺陷:太拘泥于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无谓的细节影响了对整体的判断。如果这个弱点被黑客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将能够操纵无人驾驶汽车狂奔,无视红绿灯;或者让犯罪嫌疑人轻易躲过AI控制的监控摄像头。
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先去了解AI是如何自我学习,如何做决策的,但这一直是个难题。因为AI在自我学习过程中,经过海量的数据训练之后,会自创一套决策规则,但它最后创立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这对于AI的设计者有时候都是一个谜。这一点其实跟人也是相似的。譬如,老师在课堂上向你传授知识,但你是如何把这些知识点组织起来的,他也不见得清楚。
⑤最近,美国布朗大学的克里斯•格林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个系统,有望突破这个困难。这个系统能够分析,当AI对一个图象做判断时,它是根据图象的哪一部分做出判断的。为开发这个工具,研究小组用数码噪声依次替换图片的一部分,看看这样替换之后,是否会对AI的判断产生影响。如果AI改变判断,那说明图片的这块区域可能正是影响AI判断的关键所在。
⑥格林在给图片分类的一个AI上测试了他的系统。这个AI被训练把图片分成10个类,包括飞机、鸟、鹿和马等。格林的系统能够暗中查看,当AI对图片进行分类时,什么是它所倚重的,什么是被它忽略不计的。结果表明,AI先是将图片上的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元素,然后搜索图片中的每一个元素以确定把图片归到哪一类。
⑦举个例子。当AI观察马的图片时,它首先关注的是其腿部,然后,寻找它的头部。在观察鹿的图片时,它也采用类似的办法,不过在关注了鹿的腿部之后,它接下去搜寻的不是头,而是鹿角,因为鹿角是最能把鹿跟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所以鹿角被置于优先的地位。至于图片的其他地方,则被AI完全忽略了。
⑧从这里我们看出,AI做决策的过程迥异于我们人类。我们是不会如此拘泥于局部的。面对一张鹿的图,即使把它的角打上马赛克,我们也还是可以根据分叉的蹄子认出鹿来的,但对于“死板”的AI,它很可能就把它认作驴了。
⑨格林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测试现有的AI,以便确保它们下判断时,关注的是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这对于改进AI有重要的价值。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8.05B 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本文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A.AI的重大缺陷
B.AI发展的前景
C.AI决策的过程
D.AI决策的特点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AI太拘泥于细节,会一叶障目,影响对整体的判断。
B.除设计者外,AI的决策规则不易被人所知。
C.格林软件的出现才让我们认识到AI有重大缺陷。
D.AI在进行决策时,其决策过程是一成不变的。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AI是如何做决策的。
B.文章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C.第⑤段加点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⑦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分类别。
炎黄子孙的情意结﹣中国结
采薇
①中国结作为我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最初,古人的铜镜背后一般都有绳纽,可以系上绳饰,方便手持。后来,窗帘、帐钩、笛箫、香袋等下方常系有美观的装饰结。几千年来,这些美丽的绳结代代流传,它们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为今天精致的艺术品。因其外观对称精致,符合我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从《红楼梦》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的描写来看,中国结在清代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装饰品,而且已经不局限在女性服饰之中。只不过那时不叫“中国结”,而叫“络子”。
②中国结包含着非常多变且丰富的结绳工艺,有同心結、团锦结、双钱结、十字结、吉祥结等,其工艺之精妙令人啧啧称奇。中国结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和丰富多样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
③中国结的编制大致可分为基本结、变化结及组合结三大类,它们具有共通的编结原理,可归纳为基本技法与组合技法。基本技法是以单线条、双线条或多线条来编结,运用线头并行或线头分离的变化,做出多彩多姿的结或结组。而组合技法是利用线头延展、耳翼延展及耳翼勾连的方法,灵活地将各种结组合起来,完成一组组变化万千的结饰。
④一件结饰讲究整体美,不仅要用线恰当、线纹平整、结形匀称,结与饰物还要搭配协调。选线时要注意色彩,若为古玉一类的古雅物件配编中国结,应选择含蓄的色调,诸如咖啡色或墨绿色;若为一些色彩单调、深沉的物件编中国结,夹配少许金、银或亮红等色调醒目的细线,会使整个结饰有栩栩如生之感。除了用线,一件结饰还包括镶嵌的圆珠、管珠等坠子,以及各种金银、玉石、珐琅等饰物,如果选配得当,整件结饰会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⑤中国结丰富多样的图案样式常常包含着美好的寓意,如最常见的同心结寓意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团锦结寓意花团锦簇、前程似锦,如意结寓意万事称心、吉祥如意,桂花结寓意高贵清雅、富贵无疆,双喜结寓意双喜临门,双钱结寓意财源广进……那车前窗上挂着的红红的平安结寄托着家人温馨的祈愿,吉字结、馨结、鱼结合成“吉庆有余”的意思。在新婚仪式上装饰的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烟袋上的蝴蝶结因“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一根长长的丝线,曲曲折折中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一串中国结就是一串代代相传的祝愿。
⑥中国结所展现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审美内涵。对炎黄子孙而言更有着独特的寓意。绳线曲折回环、紧密相连,正如炎黄子孙紧密团结、心连一处。如今,中国结随着华人的脚步走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逢我国传统佳节,都能看到红红火火的中国结。无论是海外游子,还是驻守乡土的亲人,对所有炎黄子孙来说,挂起中国结的地方就是家。
(1)下列关于“中国结”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结为我国所特有,它是上古时期就已出现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历史悠久。
B.中国结得名的原因与其外观对称精致有关,它符合我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
C.中国结在编结原理相通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技法编结出类型不一、各具特色的结饰。
D.中国结在《红楼梦》中有记载,清代称其为“络子”,是当时流行的女性专有饰品。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指出中国结与炎黄子孙的关联,富有吸引力。
B.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一般”,表示绳纽出现的频率,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结图案寓意丰富美好。
D.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得名、工艺、编制、搭配及图案寓意等相关。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中国结以其独特的神韵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唯一象征,北京申奥时深得各国的青睐。
B.为达到整体美的效果,古玉一类的物件应配编含蓄色调的结,要讲究搭配的协调性。
C.结饰变化万千靠组合技法,此法利用线头并行、耳翼延展及勾连,将各种结灵活组合。
D.中国结蕴含炎黄子孙团结一心的独特寓意,所以,挂有中国结的地方就有华人家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如何保存未来数据
任志方
①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在用各种手段保存信息。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存储的数据量出现了极大增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记忆越来越多地以数字形式储存在我们的硬盘里或“云端”,但这些数据的寿命却很短,甚至长不过我们的一生。如何才能将这些数据长期保存不丢失?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②2017年2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数据存储技术,利用玻璃中的微型纳米结构去编码信息。基于这一技术,标准尺寸光碟能保存约360TB的数据,而在温度190℃左右的环境中可维持长达138亿年,这一时间和宇宙的历史相仿,是地球年龄的近3倍。
③这一技术被称作“五维数据存储”,它最初发表在2013年的一篇论文中。自那时以来,科学家不断推动这项技术的优化发展,最终要实现商用。
④五维光碟能使用位于玻璃碟片内的微型物理结构(即“纳米格栅”)保存信息,通过读取折射的激光能够呈现5种数据状态,这也是这种技术名称的来源。利用激光技术设备,可以知道纳米格栅的方向、激光折射的强度以及用X、Y、Z轴表示的空间中的位置。因此,想对于传统光碟,五维光碟的数据存储密度更大,例如传统的蓝光光碟能保存128GB的数据,而五维光碟存储的数据量是蓝光光碟的3000倍,即360TB.
⑤由于玻璃是一种坚固的材料,只有很高的温度才能导致玻璃熔化或变形,而玻璃又有着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因此,这种五维光碟能确保数据在非常长的时间里保存,不会丢失。
⑥在五维光碟长期保存数据信息的情况下,如何使这些数据信息让未来的人解读?那就是保存所有的软件,存放在云端的服务器上,使它们永不过时,就好像博物馆一样,只不过这个博物馆是数字形式的。通过对软件的数据内容和操作系统做一个快照,然后进行长期保存。在未来漫长的时间中,这些快照还需要根据当时的技术环境,从一个云端移到另一个云端,方便任何需要者使用。
⑦五维数据存储技术对人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尤其对图书馆和博物馆未说更有潜力。科学家认为,这一技术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商用。尽管在五维光碟中记录信息还需要用到成本高昂的实验室激光设备,但光碟数据的读取并不困难,南安普顿大学的科研团队表示,类似DVD播放器的五维光碟读取设备将在未来几十年面市。
(摘自《意林》2018年1月下,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说明对象的概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未来数据 B.硬盘或“云端”
C.五维数据存储技术 D.图书馆和博物馆
(2)下可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2013年以来,科学家不断推动“五维数据存储”技术的优化发展,最终要实现商用。
B.五维光碟的数据存储密度比传统光碟大,它存储的数据量是蓝光光碟的3000倍。
C.在五维光碟长期保存数据信息情况下,未来的人可通过云端服务器上的软件,解读过去的数据信息。
D.五维数据存储技术对图书馆和博物馆来说很有潜力,五维光碟读取设备将在未来几年面市。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结构形式为“总一分一总”,七个自然段划分为:①‖②③④⑤⑥‖⑦。
B.第②段中运用的“约”“左右”“近”等概数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④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五维光碟的特性。
D.第⑤段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先说明玻璃具备坚固性和化学稳定性的原因,再说明五维光碟能长久保存数据的结果。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多年前,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学习讲座的常委们各个神情严肃,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倾听科学家讲解一个“惊天动地”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有道是“天变不足畏”,可今日之“天变”﹣﹣全球气候变化,已在广泛深刻地影响和危害人类的根本利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无善举,后患无穷。
②都说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今日之“天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行动中如何分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如何在“低碳经济”领域夺取竞争优势,而穿梭往来、吵吵嚷嚷。国际公认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组织IPCC发出警告,最近50年主要是由于排放二氧化碳等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大幅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增强,致使全球气候变暖。1906年至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若在一家一户,这点变化或不易察觉,但在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却已是危机四伏。山地冰川和格陵兰冰盖在加速融化,海洋升温引起海水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增强。预计到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可能升高1.1℃至6.4℃,在短时间内达到甚至超过近1万年来的最高值。到那时,已经体现在冰冻圈、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等诸多方面的气候影响会更加严重,高温、热浪、强降水、台风和飓风将不断来袭。
③“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我们着什么急?”的确,近50年气候变暖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美国国家和海洋大气管理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由工业革命前1750年的约280ppm,上升到2008年386ppm,超过了近65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范围。发达国家无疑应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承担更多的义务。但也不能不看到,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难免总量大、增长快,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量的主要来源国。
④天下如此堪忧,我们不能不忧!金融危机来势凶猛,毕竟还是阶段性的;气候危机初露端倪,却是趋势性的。经济复苏或可倾力而为,“绿色复苏”断难一蹴而就。
⑤努力去研究和发展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让我们都关注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吧!此非“杞人忧天”,实乃“先天下之忧而忧”!
(1)请在原文中找出一句话说明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2)文段③划线句子中加点的“近”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3)文段②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写出两种)?试分析其中一种作用。
(4)本文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工智能2.0
①“人工智能AI”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心态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②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它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的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会和混合增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这样的人工智能成为AI2.0。
③“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但是它会在哪些方面展示它与众不同的威力呢?”
④在潘云鹤的构想中,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的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从而避免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库存畸高等问题。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⑤对于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AI2.0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潘云鹤料想,“AI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
⑥近年来涌现的各种大型医疗仪器、小型穿戴式设备、大量生理传感器和海量的数字化病力,源源不断地生成人体健康的大数据。将这些大数据汇和分析、学习和提取,就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在未来,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许能得到预防或者阻断。
⑦另一个关于AI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
⑧潘云鹤说,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的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中国通史、英汉词典、世界地理、中外法律……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么样的改变。
⑨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
⑩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和他的印象如何。
⑪在医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到期检查,甚至你上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⑫一场彻头彻尾的人工智能革命,真切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做出预测: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社会被少数精英阶层掌控。
⑬于是一个关于AI的终极恐惧,进入人类的集体思想﹣﹣AI会控制人类吗?
(节选自《读者》有删减)
(1)在潘云鹤的构想中,30年后的AI2.0将在哪些方面展示他的能力?
(2)第④段中加点词“到那个时候”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会AI控制人类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全球肆虐的勒索病毒是怎么回事
①根据英国BBC新闻网的综合报道,这次的勒索病毒已经感染了超过150个国家的电脑,微软方面则说,已经有几十万台电脑遭到感染,不过目前的感染速度已经放缓,局势趋于稳定。在中国,这次有近三万家机构的电脑受到影响,最严重的是高校的教育网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内网。
②之所以叫勒索病毒,是因为它在感染用户电脑后,会对电脑里的程序以及存储的包括图片、视频、文档等各种文件进行加密,让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并弹出页面,要求用户交完赎金才解锁。
③这次的勒索病毒,是在Windows系统的电脑上传播,苹果用户以及手机用户们幸免于难,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更安全。A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在全球的电脑操作系统中,老旧的Windows XP居然占到了7.04%,排在第三位,用户数是苹果系统的2倍以上,前两名分别是Windows7和Windows10,它们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9%和26%。大家要知道,微软从2014年开始,就已经停止对XP等Winows7以下的操作系统进行更新了。所以,B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微软用户远大于苹果的用户,这是它被攻击的原因之一。所以,苹果用户和手机用户们,也要重视这次的勒索病毒事件,因为很多安全机构预计,未来,手机将是勒索病毒的高发区。
④这次的勒索病毒,是利用Windows系统里面的445端口,这个端口是用来在局域网之间共享文件和打印机的。WannaCry勒索病毒在感染一台电脑后,会扫描局域网内的其它电脑,只要哪台电脑的445端口处于打开状态,并且Windows系统没有更新相应的安全补丁,勒索病毒就会迅速植入程序进行感染。
⑤所以,这次病毒的爆发,中国的高校教育网络和企事业单位的内网成为了重灾区,主要原因是:第一,早在2003年,就已经有病毒利用445端口,因此不少运营商封禁了这个端口。但是,各大高校通常接入的是教育、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的网站,这些网站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大多对445端口没有进行限制。第二,教育网和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内网,很多还在使用WindowsXP、Windows Server 2003这些老系统。所以,即便这次它们不被WannaCry勒索病毒感染,未来也会是别的病毒的感染对象。第三,中国很多学生为了打局域网游戏,会关掉Windows系统的防火墙,因为他们认为系统更新补丁会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⑥作为Windows系统的个人用户,不想被病毒感染,首先就是要打开系统的防火墙,然后打开自动更新功能,及时的检测并安装系统补丁。这次WannaCry勒索病毒的爆发,微软史无前例的为已经停止更新的XP等系统提供了补丁,但微软未来不太可能再为其它漏洞提供补丁了。所以,那些还在使用XP等老系统的用户,最好尽快升级到Windows7及以上的高版本操作系统。而对抗勒索软件的最有效办法,其实就是数据备份,只有定期将重要数据备份到其它存储空间,才是最安全的。
(源自BBC新闻网、《连线》、腾讯科技等主流媒体报道,有删节)
(1)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为什么病毒名叫“勒索病毒”。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勒索病毒感染了150个国家的几十万台电脑,中国有3万家机构的电脑受到了影响。
B.未来勒索病毒的高发区一定是手机。
C.只要Windows系统里面的445端口处于打开状态,就会感染勒索病毒。
D.数据备份是对抗勒索病毒是有效的办法。
(3)分析文段③中划线句子A句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分析文段③中划线句子B句加点词语的作用。
侗族大歌——千年绝美如天籁
吴练勋
①侗人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大歌”就是指侗族大歌,它以神奇的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被誉为绝美的“天籁之音”,堪称世界民歌艺术的珍品,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②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在侗语中称为“嘎老”(“嘎”就是歌,“老”则含篇幅长大、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体参与的古老歌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便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
③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就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至明代,邝露在《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这是数百年谦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献。
④说起侗族大歌的形式,有一个美丽传说。古时候,一群侗族青年男女在山上耕种。他们休息时坐在一个大树下相互逗乐,欢声笑语引来了山上百鸟齐鸣、昆虫欢唱。那些声音有高有低,此起披伏。他们被迷人的鸟鸣虫唱所吸引,于是模仿起来。这样年复一年,优美动听、气势宏大的蝉歌、昆虫歌等多声部侗族大歌形成了。
⑤大歌通常在节日里又男女歌队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进行对唱,以此来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按音色,侗族大歌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和男女混声大歌几种。按体裁,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大歌和混声大歌等七种。侗族没有文字,大歌全靠“桑嘎”(歌师)口头教唱,世代相传下来。
⑥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演唱时,常在歌曲后半的“拉嗓子”部分运用以长音方式构成的持续音。为了突出高音部的旋律,即在低音部的基础上运用向上的支声方法进行变唱,一个人的变唱较为自由,旋律容易清洗。旧《三江县志》(卷二)中有着这样的记载:“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组互和,而以喉佳者唱反音,众声底则独高之,以抑扬其音,殊为动听。”
⑦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与众唱相结合。侗族大歌的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低声部是众唱的,声音大;高声部由一个或两三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即兴变唱。但有时高声部也可为主旋律,即当低声部唱一个漫长的持续低音时,唱高音部的歌手以自己较为鲜明的旋律线,形成相对独立的变体,它虽源出低声部,但都超过了低声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
⑧侗歌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构成,若干段组成一首。每首歌开始有一个独立性段落,作为序歌,中间部分由若干句组成,然后有一个尾声部分,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
⑨侗家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他们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⑩“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大歌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传承着侗族的历史和文化,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代往下传。侗族大歌不仅是音乐的艺术,而且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选自《柳州日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侗族大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其主要特点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
B.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在侗语中称为“嘎老”,其歌词内容在陆游邝露的著作中均有记载。
C.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由3人以上的歌班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
D.侗族大歌是侗家人的精神食粮,它倾诉侗家人的喜怒哀乐,向人们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侗族大歌被誉为“天籁之音”,其编创的一大特色是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
B.侗族大歌按音色和体裁,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全靠歌师口头教唱,世代相传。
C.侗族大歌的主旋律是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即兴变唱,有时也可成为主旋律。
D.侗族大歌结构首尾呼应,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都采用比兴手法,所以意蕴深刻。
(3)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从形成、类别、声部、结构等方面分别对“侗族大歌”做了介绍。
B.第④段叙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明侗族大歌的形成,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第⑥段摘录旧《三江县志》的记载来说明侗族大歌的唱法,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第⑩段通过介绍侗族大歌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凸显其价值。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保护湿地
①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国际湿地公约》认为,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米的水域。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和人工湿地等。
②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享有“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美誉。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湿地仅占地球表面面积的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③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湿地面临各种威胁。
④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近40年来,我国已有50%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退化。湿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湿地生物种类减少,威胁生态系统平衡。湿地污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近岸海域屡受赤潮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全国大型河流 61%的河段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东部地区湖泊、河流的污染和富营养化已成为公害。
⑤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在今天,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脆弱性仍未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严重威胁仍在进一步加剧。如果再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威胁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环境。因此具有环保意识的人们要像保护自己的肾脏那样保护湿地。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下列对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面积减少 |
功能下降 |
B.利用过度 |
物种减少 |
C.污染严重 |
水质恶化 |
D.涵养水源 |
调节气候 |
(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享有“生命的摇篮”等美誉。(下定义)
B.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作诠释)
C.湿地包括:沼泽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和人工湿地等。(分类别)
D.我国已有50%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1 000个天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退化。(列数字)
洞悉宇宙,天眼已开
①2016年9月25日,是举世瞩目的“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的日子。这只在贵州的群山之中凝视着宇宙的”天眼“,即将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②FAST“藏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这个巨大的洼坑本身,就是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选择把“天眼”安放在这里,不仅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环抱的群山还为“天眼”的观测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③“天眼”的工作原理其实跟咱们平时常见的锅式天线差不多,通过抛物面把采集到的信号反射到接收信号的馈源舱里,再由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只不过,“天眼“有世界级的超大口径,采集的是来自宇宙的海量信息,而它的大脑,是曙光超级计算机。
④这只大眼睛是由4450块反射面板拼在一起组成的。与普通的锅式天线相比,它的反射面是个球面。说得再通俗一些,从侧面看,“天眼”要比普通的锅式天线更深一些。这个巨大的反射面摊开来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真真是一口“ a______”的“大锅”。
⑤FAST的第二大创新,是为了让这口大锅能更好更精确地采集来自天空中某个区域的信号。首先,这口“大锅”被“端起来”架在一个周长1600米的环形圈梁上。离开地面的“锅底”上的每一块反射面板都被一根根钢索迁拉着,形成一张巨大的索网。在上万根钢索的牵拉下,这几千块反射板能够在“锅底”形成一个300米直径的瞬时抛物面,汇聚来自某一个方向的电磁波,就好像“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远方。相比之下,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虽然也不小,但是它的眼睛就永远只能盯着一个方向。
⑥只有“瞳孔”可以转动还不够。光线射入眼睛,需要投射在视网膜上才能被最终处理成眼前的风景。“天眼”的“视网膜”,就是由6根钢索吊在“锅里”的馈源舱。
⑦巨型“天眼”的“小小”馈源舱重达30吨。所谓“馈源”,就是“b______”所有从宇宙中接收到的信号的设备,馈源舱就是用来安放这些设备的地方。要想最大限度的接收大锅采集反射回来的信号,馈源舱就必须像传统的锅式天线一样处在焦点的位置上。这下问题就来了,还记得刚才说过的吧?“天眼”的“瞳孔”是会转动的!4450片反射板可以在钢索的牵拉下根据观测的需要可以随时改变瞬时抛物面的朝向。相应的,”天眼“的“视网膜”也就必须得能跟着瞳孔一起动才行。否则?就是睁眼瞎喽。
⑧想让这个30吨重的大家伙动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看到照片里围在“锅边”的6座巨大的高塔了吗?他们是“馈源支撑塔”,高的有168米,最矮的也有128米。每座塔都有一根钢索拉住馈源舱的一个角,把它悬吊在“锅里”。收放这6根钢索,就能拉着馈源舱在“锅里”移动,满足收集信号的需要。
⑨“收放自如”的馈源舱是FAST的又一大创新。不论反射面如何变化,通过馈源支撑塔悬挂的轻型索拖动机构的牵拉和并联机器人的二次精调,馈源舱能够随着反射面的变化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准确无误的到达规定的位置。有多精确?30吨重的馈源舱,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直径两百多米的球面上,实现误差小于10毫米的定位!
⑩随着“天眼”睁开,投入使用的FAST将首先进入调试﹣试运行观测阶段的工作。科学家们期望在未来的3﹣5年内能够通过试运行,让整套系统达到期望的观测精度与能力,获取高质量的观测数据,进而为人类获取关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脉冲星、精准时钟、深空导航,甚至是地外文明探索等更多关于宇宙的新知。
⑪与科学家们同样兴奋的,还有平塘县距离FAST几公里之遥的克度镇。在为“天眼”选址的时候,这座始建于元朝的小镇上甚至还有人家连电都没有。这也正是“天眼”落户这里的原因之一﹣﹣射电望远镜的观测虽然不受天气的影响,但却对无线电干扰非常敏感。电视、电台、手机,所有无线电数据的传输都会对“天眼”的观测造成干扰。没有工业、人口稀少、甚至附近小镇连电都没通的大窝凼简直就是个完美的选择,在“天眼”周边设立5公里的电磁波宁静区简单可行。
⑫然而,今天的克度镇早没了当年的模样。小镇如今是通往平塘县“天眼”旅游区的必经之路。不大的小镇到处可以看到“探索星空奥秘”,“打造天文小镇”的标语。沿路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家“天文宾馆“,崭新的五星级酒店还为每间客房配备了天文望远镜。大家期待的,不仅仅是一睹“天眼”的风采,更想通过这只“眼睛”,去亲眼看看那些遥远的幻想与传说。虽然,这些与当初选址的“ c______”多少都有些背道而驰。
⑬对于FAST团队来说,建设落成其实才只是一个开始,如何用好这只巨大的“天眼”,看到渴望的风景,才是更加令人期待的未来。
(1)依次填入文中a b c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名不虚传 汇入 初衷
B.名副其实 汇聚 初衷
C.名不虚传 汇聚 想法
D.名副其实 汇入 想法
(2)对“FAST”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是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和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B.让“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远方,是为了能更好更精确地采集来自天空中某个区域的信号。
C.能“收放自如”的馈源仓,不论反射面如何变化,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准确无误的到达规定的位置。
D.由6根钢索吊在“锅里”的馈源仓是“天眼”的“视网膜”。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B. 第④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第⑧段开头中的“这个”是指“FAST”。
D.第⑨第⑫段中出现的词“小于”、“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2016年9月25日,“天眼”竣工,我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探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B.如今,克度镇是通往平塘县“天眼”旅游区的必经之路,沿途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家“天文宾馆”。
C.“天眼”要比普通的锅式天线更深一些。
D.天气不影响射电望远镜的观测,但是无线电数据的传输会对“天眼”的观测造成干扰。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各题。
人为什么不冬眠
徐风
我们知道,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
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降低,但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体温下降,正在进行冬眠的动物,体内温度相当低,有时甚至与外界温度一样,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这也就降低了它们对氧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 1﹣5 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所有这些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科学家指出,动物冬眠可能是它们体内的某种物质调控的结果。他们在某些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有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其冬眠起调控作用。
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呢?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已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力。科学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看起来非常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蛋白分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间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递转的永久伤害。其次,人类的心脏在太冷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它会对钙产生收缩反应,如果钙太多的话,最终结果就是心脏驟停,在一定的温度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因此,当中心血液的温度在28℃以下的时候,就会停止工作,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即使在1℃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功,因为它们的心脏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钙,这是人类所做不到的。
那人类为什么没有成为可以冬眠的动物?其实,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供应决定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顶级的捕食者,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霄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是不工作的。因此会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外,一项研究显示,冬眠也会影响动物的记忆,经过迷宫训练的睡鼠在冬眠之后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学到过什么。
(选自《百科知识》2017.02A,有删改)
(1)下面关于“动物冬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动物冬眠是自然界中质有的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
B.动物冬眠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动物的身体机能会减慢。
C.动物冬眠可能是动物体内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调控的结果。
D.动物冬眠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是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二是记忆会受影响。
(2)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受温度降低和食物缺乏的影响,一些动物在冬季需要通过冬眠来降低消耗,保护自己。
B.冬眠时,体温下降,呼吸、新陈代谢和心跳也会变慢,这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C.只要人类大脑神经元含有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且在退化后能自我修复,人就能够冬眠。
D.人类生存的外在环境和自身具有的生存能力,决定了人类并不需要成为冬眠的动物。
(3)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题目以设问的形式,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
B.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主要”,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
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动物冬眠、人类不能冬眠以及不需要冬眠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火星为什么是红色的
罗杰•拉苏尔
①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中,火星是唯一的红色星球,火星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②火星的红颜色是由以红赤铁矿形式存在的氧化铁或三价铁形成的。地球上有很多锈红色的岩石,其形成需要氧气,而氧气源于生命。最早的证据来自西格陵兰岛上有38亿年历史的条状铁层,对应着光合蓝菌兴衰的生长周期,蓝菌以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为生,将氧气作为废物排出。
③但是据我们所知,火星上没有蓝菌,其大气中有少量稀罕的氧气﹣﹣只有0.13%,二氧化碳在其大气中占了最大的份额﹣﹣95.3%,氮气占2.7%.那么,产生火星中赤铁矿晶体的氧气从何而来?
④最有可能来源于水。
⑤通过火星车于十年前拍摄的冰云,我们知道火星上有冻结的水,冻结的水位于火星的南极附近的地表下的1米处,埋在其极地冰盖明亮的冰川下面。当年,“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发现,火星表面确实有纵横交错的水道,这是富含液态水的迹象:它们还传回了冰蚀谷、蜿蜒小溪和卵石印迹的图象,证明火星上曾经是有水的。
⑥火星上有水的更多证据来自“好奇”号传回了其在盖尔陨石坑着陆点的图片,图片中有均匀的层状岩体,这是典型的在湖底形成的沉积物。在此之前,“好奇”号钻探了一块名为“坎伯兰”的火星岩石,岩石的矿物质中含有水分子。通常,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有时一个或两个氢分子会被一个较重的氘原子替代,大约每3200个氢分子中会有一个被氘原子替代。在火星表面,正常液态水可以蒸发,而重水分子则留在其表面,由于重水分子与正常水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使我们能够测量出火星上的水存在了多长时间;以及火星上曾经有多少水。
⑦“好奇”号发现在大约40亿年前火星上就有液态水,这些水最终成了地下冰吗?我们一直想知道答案。
⑧前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刊登了他们的发现,用基于地球的红外望远镜观测火星大气,他们测量出了在极地冰盖处有多少重水被冻结了,利用这个数据,他们计算出火星表面曾经有2000万立方千米左右的水﹣﹣比北冰洋的水量还多,但是现在的情形是,这些水只有13%变成了目前火星两极的冰,另外的87%已经消失在太空了。
⑨因此,我们相信,在某个时期火星上曾经有液态水,但是水从何而来?有两个可能的答案:一是火星在形成时产生的水;二是载冰彗星和小行星带来的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确切的答案。
⑩可见,水是产生火星中赤铁矿晶体的氧气最有可能的来源,也是火星之所以为红色的最基本的条件。
(摘自《读者•校园版》2017年3月,有删改)
(1)下列关于“火星是红色的”形成要素,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红赤铁矿形式存在的氧化铁 B.以红赤铁矿形式存在的三价铁
C.火星大气中占最大份额的二氧化碳 D.产生火星中赤铁矿晶体的氧气
(2)下列概述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火星车传回的冰蚀谷、蜿蜒小溪和卵石印记的图象,证明火星上曾经是有水的。
B.火星上水存在的时间及水量测量的依据是重水分子与正常水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火星表面曾经有水,但这些水只有少部分变成目前火星两极的冰,另外的大部分已经消失在太空。
D.火星上曾经有液态水,水的来源是火星在形成时产生的水以及载冰彗星和小行星带来的水。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说明对象看,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从语言特色看,本文属于平实说明文。
B.说明文有时间、空间、逻辑三种说明顺序,从全文内容来看,本文属于时间顺序。
C.第①段中加点词“唯一”不能去掉,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D.第⑧段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内容具体准确、浅显易懂。
①梧州骑楼城位于梧州市约1平方公里的河东老城区内,现存原始风貌骑楼街道22条,共有中外经典设计的骑楼建筑560幢,总长7公里,面积大,范围集中,保存完整,在岭南的城市中是罕见的,堪称中国骑楼博物城。
②梧州骑楼始建于1897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建造多为三四层,下铺上宅,住商合一,二楼以上部分凸出来,罩着的空间成为人行道,可以给行人遮阳挡雨,远远看去,像“骑”在人行道上一样,故名“骑楼”。
③梧州的骑楼建筑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间距一般为3米到5米左右。顶饰、阳台、柱头等形式各异,或庄重大方,或精巧别致,或典雅高贵,浮雕、罗马柱,圆拱形窗,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语言,如花窗、砖雕、牌坊等,都十分精致,其功能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走进骑楼城,还可以看到很多体现西方文化的建筑,如西域风格的铁栏观景阳台;西化痕迹较浓的罗马柱、圆拱形窗。骑楼二楼的水门和拴船铁环是梧州水都的标志。是国内骑楼的唯一,骑楼二层普遍设有水门,那是为备洪水上街的时候,楼上方便居民出人用的。临街砖柱上镶嵌铁环高低各一只,为洪水时拴泊船艇系缆绳用的。
④灰雕艺术和女儿墙彰显梧州骑楼城的文化特色。灰雕艺术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南路骑楼城墙上,一幅浮雕展示的是两尾鲤鱼在莲花池下面游着,其寓意为“连年有余”;另一幅浮雕展示的是一棵松树下有四只白鹅,其寓意为“松鹤长春”;在龙母太庙广场上有“鲤鱼跳龙门”的雕刻;还有随处可见的寓意为“平平安安”的宝瓶;等等,女儿墙,是骑楼城建筑装饰构件中最温婉的名字,骑楼屋顶半人多高,临街而立的矮墙就是女儿墙,女儿墙的来历非常有趣,在古代时,大户人家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随便出门,在屋顶和墙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墙,而女孩子们是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却又禁不住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于是便悄悄地攀上屋顶或高墙上,隔着那道矮矮的防护墙向外眺望,久而久之,便被人称作女儿墙了。
⑤骑楼城是梧州昔日辉煌繁荣的标志。1897年开埠后,梧州成为广西的商业中心,骑楼街士贾云集,最风光时街上有大小商号1500多家,造就了上万富商。骑楼城最经典的建筑为英国领事署旧址,梧州海关旧址、思达公医院旧址、新西旅社、大东大酒家、粤西楼等;最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街道是马王街、维新里和金龙巷。
⑥如今,梧州城楼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A.女儿墙 B.灰雕艺术 C.中国骑楼博物城 D.梧州骑楼城
(2)文章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分类别 列数字 摹状貌 B.列数字 举例子 作诠释
C.举例子 打比方 分类别 D.作诠释 作比较 下定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梧州骑楼城建筑既有中国传统风格,又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
B.文章介绍女儿墙的来历,不仅彰显梧州骑楼城的文化特色,还增添文章的趣味性。
C.梧州的骑楼建筑主要是下铺上宅,全部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D.梧州骑楼城形式多样的灰雕艺术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