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橄榄
时珍曰:橄榄名义未详。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其有色黄者不堪,病物也。王祯云: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 故人名为谏果。
时珍曰:《名医录》云,吴江王颜富家人,食鳜鱼被鲠,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病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与食。时无此果,以核研末,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
(1)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故人名为谏果。
(2)用自己的话说说橄榄为什么又叫做"青果"。
(3)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循蕲以东 |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志虑忠纯 |
志: |
|
②悉以咨之 |
咨: |
|
③时人异焉 |
异: |
|
④益州既定 |
既: |
|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有所广益 |
②益慕圣贤之道 |
B.①性行淑均 |
②大道之行也 |
C.①备得用与武帝交战 |
②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
D.①江南悉平 |
②悉如外人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5)【甲】文表现了诸葛亮的 ,而【乙】文则表现了诸葛亮的 。
翻译断句。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阅读下列文言短文,用“/”为画线句子断句,只能断8处。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节选自《晋书》)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节选自清代吴敏树《书谢御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荷担者三夫
②赵兵果败,括死军覆
③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④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焉置土石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
C.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
D.始龀,跳往助之 |
王终遣之 |
(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今 括 一 旦 为 将 东 向 而 朝 军 吏 吏 无 敢 仰 视 之 者
(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②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5)乙文描写了一位有德有识的母亲。她上书推辞儿子为将,说明她深明大义,有自知之明;她能看出儿子和丈夫的差别,说明她 ;她讨得"无随"的承诺,说明她 。
听读句子,选出停顿节奏不准确的一项
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C.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 D.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卫懿公好之。所畜之鹤,皆有品位俸禄。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大夫石祁子,贤臣也。进谏屡次,俱不听。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谍报:“狄人入寇。”懿公大惊,即时敛兵授甲,为战守计。百姓皆逃避村野,不肯即戎①.石祁子亲往街市,述卫侯悔过之意,百姓始稍稍复集。大夫渠孔为将,命鼓行而进。狄人诈败,引入伏中,将卫兵截做三处,你我不能相顾。卫兵原无心交战,见敌势凶猛,尽弃车仗而逃。懿公被狄兵围之数重。须臾,懿公与渠孔先后被害,全军俱没。
(选自《东周列国志》,有删节)
【注】①即戎,指参军。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A、能鸣善舞
B、即时敛兵授甲
C、百姓始稍稍复集
D、命鼓行而进
②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述卫侯悔过之意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前入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时卫懿公欲载鹤出游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厚敛于民,以充鹤粮。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4)《曹刿论战》中鲁国能以弱胜强而文中卫国却全军覆没,其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
B.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
C.余闻之/也久。 |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
明日,宿旦子冈 ①.甫 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 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 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仿佛若有光( )
② 悉如外人( )
③其丈夫 方担粪灌园( )
④自 恨不如远甚也(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屋舍俨 然 |
见四野禾苗油油 然 |
B、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 |
余顾而慕 之 |
C、 具答之 |
老幼男女 俱耘于田间 |
D、不足 为外人道也 |
以 为此一家之中 |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①其 中 往 来 种 作
②其 丈夫 方 担 粪 灌 园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各题。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 明志
②险躁则不能 治性
③年与时 驰
④非学无以 广才
(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意 与日去/呼尔而 与之
B.非志无 以成学/可 以为师矣
C. 夫君子之行/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淫慢 则不能励精/人 则无法家拂士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宁静/无以/致远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C.险躁/则/不能/治性
D.非学/无以/广才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
(6)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诫子书》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坚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始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
惩/山北之塞 |
B. |
且焉/置土石 |
C.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D.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汝心 之固 |
固国不以山溪 之险 |
B. 其妻献疑曰 |
其真无马邪 |
C.跳往助 之 |
友人惭,下车引 之 |
D.何 苦而不平 |
必先 苦其心志 |
(3)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头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山的高大,可见愚公移山任务艰巨。 |
B. |
文中愚公妻子提出疑问与智叟笑着劝阻,表明二人对愚公移山均不赞同。 |
C. |
文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愚公目光长远、意志坚定、不惧艰险的品质。 |
D. |
结尾写神仙背走大山,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文言文阅读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 ①.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 ②,河南贫人伤水早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 持节 ③ 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 ④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 ⑤切谏,不得久留內,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 ⑥,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 ⑦°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谒者:官名。②河南:指河南郡。③节:符节,皇帝派遺使者的凭证。④矫制:假传圣旨。⑤数:屡次。⑥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⑦大指:大的原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上使黯往视之 |
使: |
②乃召拜为中大夫 |
乃: |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4)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 的品质,从原中" "这一句可以看出。
(5)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郢人》
【乙】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注】①鹓鶵,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 ②练实:竹实,色白如娟,故称。③鸱:猫头鹰的一种。④吓:怒斥声。
(1)下列句子中" 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使匠石斫 之 |
B. |
自夫子 之死也 |
C. |
庄子往见 之 |
D. |
仰而视 之日 |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匠石运 斤成风(斧头) |
B. |
听而 斫之(砍,削) |
C. |
惠子 相梁(相当) |
D. |
鹓鶵 过之(经过) |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尽垩/而鼻不伤 |
B. |
宋元君/闻之 |
C. |
庄子/往见之 |
D. |
于/是鸱得腐鼠 |
(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叙述了"匠石运斤斫垩"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在惠子死后孤独悲凉的心情。 |
B. |
乙文叙述了"鹓鶵不屑腐鼠"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志趣高洁却不为人理解的心情。 |
C. |
甲文表现了庄子与惠子既是辩论上的对手,又相互成就的关系;乙文表现了庄子的大志向与惠子的小格局的关系。 |
D. |
两文都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的比喻等手法,让我们领略庄子寓言"寓实于玄"的现实主义风格。 |
(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试为寡人为之。
②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
②以膏泽斯民
③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C.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D.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公输》)
(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译文:
(5)上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王安石政治家胆略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 ①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 ②而放之。 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 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 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 ③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 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 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②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③让:责问,责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羡/施氏之有 |
B. |
孟氏/之一子之秦 |
C. |
当今/诸侯力争 |
D. |
遂/宫而放之 |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抚
②反
③愠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②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4)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