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下列各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
军:驻扎 |
B.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
持:率领 |
C.居无何,上至 |
居:经过 |
D.上自劳军 |
劳:慰问 |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将以下骑送迎 |
出郭相扶将 |
B.天子且至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C.已而之细柳军 |
杜少府之任蜀州 |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5)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请写出其中两处对比,并作分析。
(6)文中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短文两篇
【宋】苏轼
【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 欲遣人求之 |
|
②而李江州忽送一部 予 |
|
③昨日一牛病 死 |
|
④用其言而 |
|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3)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参考已有批注,给【甲】【乙】【丙】三处作批注。
【甲】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
【乙】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丙】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
综合阅读。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④乡为生死而不受。
(2)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日星隐曜(耀),山岳潜形;商旅不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③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郦道元的《三峡》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自然景观的?请你简要概括。
复儿子书①
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己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⑩汝不应若是耳。况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⑪有汝父庇荫⑫,固⑬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⑭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⑮函⑯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⑰负⑱老人训⑲也。
(选文有改动)
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②悉:知道。③兹:现在。④汝:你。⑤业:已经。⑥资:钱财,费用。⑦即:就,便。⑧告罄:财务用尽。⑨苟:假如。⑩特:不过。⑪恃:倚仗,依赖。⑫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⑬固:本来。⑭稼穑:泛指农业劳动。⑮致:给予。⑯函:信件。⑰毋:不要,不可。⑱负:辜负。⑲训:教诲、教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儿自去国至今
②求学宜先刻苦
③特汝不应若是耳
④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用 钱 事 小 而 因 之 怠 弃 学 业 损 耗 精 力 虚 度 光 阴 则 固 甚 大 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②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
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纪鸮①鸣
[唐]林简言
①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耸干舒柯,布叶凝翠,不与他槐等。其舍既陋,主人独以槐为饰,当乎夏日,则孕风贮凉,虽高台大屋,谅无惭德,是以徂南走北,步者乘者,息肩于斯,税驾于斯,亦忘舍之陋。
②长庆元年,简言去鄜得息其下,观主人德槐之意,亦高台大室者也。洎二年,去夏阳,则槐薪矣。屋既陋,槐且为薪,遂进他舍。因问其故,曰:“某与邻,俱贾食者也。某以槐故,利兼于邻。邻有善作鴞鸣者,每伺宵晦,辄登树鴞鸣,凡侧于树,若小若大,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又私于巫者,俾于鬼语:‘槐于去,鴞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虑祸及母,遂取巫者语,后亦以稀宾致困。”
③简言曰:“假为鴞鸣,灭树殃家,甚于真鴞,非听之误耶?然屈平謇谔②,非不利于楚也,靳尚一鴞鸣而三闾放;杨震訏谟③,非不利于汉也,樊丰一鴞鸣而太尉死。求之于古,主人亦不为甚愚。”
(选自《寓林折枝》,有删减)
【注释】①鸮(xiāo):鸟名,俗称猫头鹰。②謇谔:正直敢言。③訏谟:远大宏伟的谋划。
(1)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
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东渭桥槐树下的饭店虽然简陋,但对槐树的装饰独具匠心,用翠绿的布条挂满树枝,留住夏日的凉风,所以客人很多。
B.林简言离开夏阳的时候来到槐树下,发现大槐树没有了,只好去别人家,他向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槐树被毁的原因。
C.邻居家的孩子善于学猫头鹰叫,他很喜欢这棵树,常常趁人不注意爬到树上乱叫,声音忽上忽下,忽大忽小,很滑稽。
D.店主的母亲有肺结核病,听信巫师的鬼话,担心大祸临头,店主只好扔掉巫师的咒符,闭门陪侍母亲,以致于门庭冷落。
(3)第②段中哪些词语表现了鸮鸣者的丑恶?请仔细品读,具体分折。
(4)本文与王安石《伤仲永》的写法相似,根据提示填写下表空缺处。
篇目 |
① |
说理 |
《伤仲永》 |
神童才华泯灭 |
阐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
《纪鸮鸣》 |
槐树被毁 |
② |
材料一: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
材料二: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 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 ②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言积未及者,何也?地有余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 ③ ,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 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凛,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注释】①捐瘠(jí):贫乞、瘦弱;②不避:不让,不差于;③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
(1)为理解材料一中"有饿者蒙袂辑屦"的"屦"的意思,某同学收集了偏旁相同的三个字:①屣:视若敝屣;②屐:应怜屐齿印苍苔;③履:削足适履。由此得出"屦"的意思应该是
A.行走
B.鞋子
C.脚
D.遮盖
(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耕而食之"(食:粮食)
B.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亡:通"无")
C."以实仓廪"(以:来、表目的)
D."而蓄积未及者"(而:表转折)
(3)对材料二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B.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C.品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D.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②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5)"禾下乘凉"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的梦想,"一稻济世,万家粮足",我国实现了粮食"十七连丰"。请结合材料二,分析重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崔杼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 ①在脰 ②,剑既在心,维 ③子图之也。"晏子曰:" 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 ④吾以利而倍 ⑤其君,非义也。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 ⑥矣。"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 ⑦教矣。"崔子遂舍之。
(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既:即。便。②脰(dòu):颈。③维:语气词,不译。④回:转变,改变。⑤倍:通"背",背坂。⑥革:改变。⑦为:算作。算是。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崔杼 谓晏子曰 |
予 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
B.子以子之君无 道而杀之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 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
C.公孙衍、张仪岂不 诚大丈夫哉 |
臣 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D. 以顺为正者 |
策之不 以其道(韩愈《马说》) |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志,与民由之。
②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
(4)【乙】文中的晏子就是【甲】文孟了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理由。
(5)【甲】文孟子用" "作类比,指出公孙衍和张仪的本质;【乙】文崔杼释放晏子的主要原因,是有人告诉他晏子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
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 ①,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初,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 ②得盗工作物,摒待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 贵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 ③。"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颃 ④者,皆侧目不敢仰视。家贫,贷子钱自给, 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节选自《宋史•文苑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隐括:润色修改。②廉:查访,侦查。③白发:告发。④颉颃(xié háng);倔强,自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 少加隐括
②奔命不 暇
③ 杖之数下
④大笑 释去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 负 者 辄 折 券 与 之 秋 毫 不 以 丐 人
(3)翻译句子。
①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
②贵人子惶骇,谢:"有之。"
(4)简要说明贺铸惩罚"贵人子"达到的效果。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西湖念语 ①
[宋]欧阳修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士。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 ②。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 ③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
[注释]①此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休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②高会:盛大的宴会。③傍,同"旁"。
(1)下面是"胜"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结合所学,推测词义演进脉络,填写义项。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鸣 蛙 暂 听 安 问 属 官 而 属 私 曲 水 临 流 自 可 一 觞 而 一 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
(4)[甲][乙]两文中的"闲人"有多重内涵。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甲】与朱元思书(节选)
吴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钴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 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 ②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 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有删减)
【注】①偃蹇(yǎn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 ②嵚(qīn):形容山石突出。③瀯瀯(yíng):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B.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C.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D.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争为奇状者, 殆不可数 |
殆:几乎。 |
B.余 怜而售之 |
怜:怜惜,喜爱。 |
C.以 效兹丘之下 |
效:效仿。 |
D.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负:依仗。 |
(3)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原因是山丘很小,而且价格便宜。
B.乙文第二段描写了修整后的小丘美景尽显,作者置身其间则有心醉神迷的独特感受。
C.两文都写到了山景,乙文写了山石的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甲文写了山峰的高峻挺拔,树木繁茂。
D.甲、乙两文都在写景中抒情,但所抒之情不同:甲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美景以及鄙弃世俗名利之情,乙文抒发了作者发现并买到奇美小丘后欣喜、自得之情。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上文)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雍氏 ①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 ②。"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苏代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 ③谓楚王曰:'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国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与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中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 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雍氏:韩国邑城。②高都:韩国邑城。③昭应:楚将。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 征甲与粟于周 |
征:索取 |
B.寡人请以国 听 |
听:听从 |
C.此告楚 病也 |
病:患病 |
D.必劝楚王 益兵守雍氏 |
益:增加 |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A. |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
B. |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
C. |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
D. |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楚韩雍氏之战期间,韩国向周君提出无理要求,周君为此深感担忧。 |
B. |
苏代为解除周君的忧虑,亲自前往韩国会见其相国公中,晓以利害。 |
C. |
苏代告公中,楚王开始怀疑昭应的计划,这将会导致雍氏被攻克。 |
D. |
苏代认为,韩国若采用他的策略,会引起秦周关系的变化,对韩有利。 |
(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
文言文阅读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①.宋人既 ②成列,楚人未既济 ③.司马 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 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 ⑥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 ⑦,不禽 ⑧二毛 ⑨.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 ⑩也。寡人虽亡国之馀 ⑪,不鼓不成列。"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流。②既:尽,全部。③济:这里指渡过泓水。④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⑤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⑥门官:国军的卫士。⑦重(chó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⑧禽:同"擒"⑨二毛:头发花白的人。⑩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⑪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牺牲玉帛
②肉食者鄙
③门官歼焉
④公伤股
(2)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指标一处)。
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
②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 。
(4)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①【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②【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
(5)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①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自度无所得食 |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
B.即以母属两弟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C.即具酒炙乐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
D.生则毅然谢曰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
孰:仔细 |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蔽:缺点 |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刺:指责 |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间:间或,偶然 |
(1)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相与步于中庭
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D.万钟于我何加焉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选自《古文观止》)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