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③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④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⑥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⑧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⑥谨敕:谨慎端整。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申 父 母 之 戒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 |
|
②意与日去 |
|
③乐人之乐 |
|
④数郡毕至 |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4)“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
(5)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
文天祥,字宋瑞,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 ①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 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以家赀 ②为军费。
后,天祥在燕凡三年,上 ③ 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注]①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②费:同"资",钱财。③上:指元世祖。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三处)。
孔 曰 成 仁 孟 曰 取 义 惟 其 义 尽 所 以 仁 至。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意思。
①万里 素奇天祥志节
②天祥在燕 凡三年
③ 安事二姓
④南 乡拜而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4)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与字是不同的,古人一出生就起名,成年后才有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B.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其中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探花、榜眼。
C."咸淳九年"是年号纪年法,《核舟记》中的"天启壬戌"是年号干支兼用法。
D.勤王,为王事尽力,指起兵救援王朝。"诏天下勤王"意为下诏书要天下起兵救援。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天祥具有哪些高贵的品质。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顾恐陆行不能致也,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使善视之。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
(节选自苏轼《石菖蒲赞》一文)
注释: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濯去泥土 |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
B.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
C.既非昌阳之所能及 |
及郡下(《桃花源记》) |
D.置盆中 |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例:以石盆养之
A.两狼之并驱如故 |
(《狼》) |
B.已而之细柳军 |
(《周亚夫军细柳》) |
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答谢中书书》) |
D.公与之乘 |
(《曹刿论战》) |
(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处朗读停顿。
余 游 慈 湖 山 中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苍然于几案间
(5)请简要概括石菖蒲的特点,并揣摩作者对石菖蒲的情感。
文言文阅读
(一)王荆公①再罢政,以使相②判金陵。筑第于南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来尝乘马与肩舆③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墙,辄不答。元半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期公疾愈,税域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
(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释]①王荆公指王安石。②使相:官职名。③肩舆:轿子。
①②③犹存,乃赎以归。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乃复遗吴。
(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
[注释]①乞:给。②幞(fú)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③弊恶:破旧。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去蒋山亦七里
②公适见之
③且戒苟以转售
④乃复遗吴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线句的意思。
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
(4)两文都写罢政后的王荆公,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子中,读节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千里称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马也 |
(这) |
B.食之不能尽其材 |
(吃) |
C.执策而临之 |
(马鞭) |
D.策之不以其道 |
(按照) |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B.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执策向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了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D.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 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先主义之,不强逼也。 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 ,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 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 ① 盐府如故。时南方诸郡不宾 ② ,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疡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领: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②宾:顺服,归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
②不宜以一国之望
③会连卒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B.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C.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D.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
②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4)诸葛亮为什么要亲自征讨南方诸郡?之后,南征行动为什么"停留者久之"?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及鲁肃过寻阳
②未穷青之技
(2)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D.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吕蒙和薛谭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来到鉴亭,根据研学方案,小嘉推荐了《鉴亭之铭并序》,供大家学习。
鉴亭之铭并序
清•许瑶光①
同治癸酉,孟夏之月。予以俸满,将觐北阙。嘉禾耆旧②,出饯鸳湖。水滨百桨,清酒百壶。此地为别,临眺踌躇。亭构“来许”,意在跂③予。予忝承乏④,赖天子命。于今十年,罔敢不敬!有胡德惠,劳君觞咏?临别赠言,式资往调⑤.爰举觯⑥曰:请建“鉴亭”。劳劳送客,报以德馨⑦.修慝⑧辨惑,舞雩典型。天光云影,源头式听。佥曰唯唯,爰勒斯铭。铭曰:
兹屿在水中央,不骞不移,万寿无疆。有似仁者,静则延长。君子鉴之,节嗜欲以保安康。
兹亭轩旷,四无纤障。高天复帱,明月逸宕。甲,洞察万状。君子鉴之,去蒙蔽以扩议量。
亭下湖水,流似不流,吐纳苕?,古今悠悠。乙,自强不休。君子鉴之,学百川以海谋。
绕亭卉木,春荣秋谢,荣固繁华,谢亦安暇,丙,与时变化。君子鉴之,舍则藏而得则驾。
嵌崎⑨古石,于亭之东,瘦貌寒魄,棱棱生风。有似洁士,不与俗同。君子鉴之,砺廉隅⑩以表孤衷。
朝开 暝 阖,亭中阴阳。雨润日丽,亭中柔刚。寒来暑往,亭中炎凉。小鸟知止,渊鱼知藏。渔樵朋友,荇藻文章。俯仰皆乐,吟啸非狂。刻石表意,敢告同行。闲情鸥远,逸兴云翔。既亭既鉴,何用不臧!
【注释】①许瑶光:同治三年(1864年)任嘉兴知府,勤政爱民。十年后,许瑶光离任赴京述职,嘉兴乡绅
、百姓为他建亭并挽留。②耆(qí)旧:故老,故交。③跂:垫起脚跟盼望。④忝:谦词,有愧于。承乏:谦
词,滥竽充数之意。⑤式资往调:有助于以后的经验教训。⑥爰举觯:(我)于是举起酒杯,⑦馨: 。⑧修慝(tē):修正过错。⑨嵌崎:高峻。⑩廉隅:棱角,比喻人的行为、品行方正
(1)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讨论,请你根据文意,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嘉:“馨”的注释没有,但我们在《陋室铭》中学过,可以解释为: 。
小舟:学以致用好。那么,你觉得末段“ ”处,应该选择“溟”“暝”“瞑”中的哪个字呢?
小嘉:我觉得这里应该填“ ”,因为 “ 。
小舟:铭文中甲、乙、丙三句被抽出来了,谁能用“有似勇者”有似智者”“有似达者”正确填补?
小海:我来填。我认为甲、乙、丙三句依次是 、 、 。
小舟:真厉害!这篇铭文以四字句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诵读要主意节奏、重音等,比如读“君子鉴之,砺廉隅以表孤衷”,我觉得“君子”和“砺廉隅”后要稍作停顿,同时“ ”“ ”两词要重读,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作者 的信念。
(2)请你根据文本,结合链接材料,探究许瑶光建造亭子并将其命名为“鉴亭”的原因。
“来许”出自《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赞扬周成王能继承先王之德业,而许瑶光恰巧姓许,所以亭名“来许”。嘉兴乡绅、百姓这样命名,一语双关,既赞颂许瑶光对嘉兴所做的贡献,又盼望许瑶光能再来嘉兴。
鉴
【释义】①(名)古代盛水的大盆。盛冰存放食物或抵御温气的器具。②(名)镜子。③(动)照视,照镜
子。④(动)察看、审察。⑤(动)借鉴。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崔杼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 ①在脰 ②,剑既在心,维 ③子图之也。"晏子曰:" 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 ④吾以利而倍 ⑤其君,非义也。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 ⑥矣。"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 ⑦教矣。"崔子遂舍之。
(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既:即。便。②脰(dòu):颈。③维:语气词,不译。④回:转变,改变。⑤倍:通"背",背坂。⑥革:改变。⑦为:算作。算是。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崔杼 谓晏子曰 |
予 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
B.子以子之君无 道而杀之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 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
C.公孙衍、张仪岂不 诚大丈夫哉 |
臣 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D. 以顺为正者 |
策之不 以其道(韩愈《马说》) |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志,与民由之。
②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
(4)【乙】文中的晏子就是【甲】文孟了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理由。
(5)【甲】文孟子用" "作类比,指出公孙衍和张仪的本质;【乙】文崔杼释放晏子的主要原因,是有人告诉他晏子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
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 ①,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初,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 ②得盗工作物,摒待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 贵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 ③。"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颃 ④者,皆侧目不敢仰视。家贫,贷子钱自给, 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节选自《宋史•文苑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隐括:润色修改。②廉:查访,侦查。③白发:告发。④颉颃(xié háng);倔强,自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 少加隐括
②奔命不 暇
③ 杖之数下
④大笑 释去
(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 负 者 辄 折 券 与 之 秋 毫 不 以 丐 人
(3)翻译句子。
①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
②贵人子惶骇,谢:"有之。"
(4)简要说明贺铸惩罚"贵人子"达到的效果。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西湖念语 ①
[宋]欧阳修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士。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 ②。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 ③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
[注释]①此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休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②高会:盛大的宴会。③傍,同"旁"。
(1)下面是"胜"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结合所学,推测词义演进脉络,填写义项。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鸣 蛙 暂 听 安 问 属 官 而 属 私 曲 水 临 流 自 可 一 觞 而 一 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
(4)[甲][乙]两文中的"闲人"有多重内涵。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甲】与朱元思书(节选)
吴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钴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 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 ②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 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有删减)
【注】①偃蹇(yǎn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 ②嵚(qīn):形容山石突出。③瀯瀯(yíng):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B.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C.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D.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争为奇状者, 殆不可数 |
殆:几乎。 |
B.余 怜而售之 |
怜:怜惜,喜爱。 |
C.以 效兹丘之下 |
效:效仿。 |
D.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负:依仗。 |
(3)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原因是山丘很小,而且价格便宜。
B.乙文第二段描写了修整后的小丘美景尽显,作者置身其间则有心醉神迷的独特感受。
C.两文都写到了山景,乙文写了山石的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甲文写了山峰的高峻挺拔,树木繁茂。
D.甲、乙两文都在写景中抒情,但所抒之情不同:甲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美景以及鄙弃世俗名利之情,乙文抒发了作者发现并买到奇美小丘后欣喜、自得之情。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上文)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雍氏 ①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 ②。"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苏代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 ③谓楚王曰:'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国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与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中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 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雍氏:韩国邑城。②高都:韩国邑城。③昭应:楚将。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 征甲与粟于周 |
征:索取 |
B.寡人请以国 听 |
听:听从 |
C.此告楚 病也 |
病:患病 |
D.必劝楚王 益兵守雍氏 |
益:增加 |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A. |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
B. |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
C. |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
D. |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楚韩雍氏之战期间,韩国向周君提出无理要求,周君为此深感担忧。 |
B. |
苏代为解除周君的忧虑,亲自前往韩国会见其相国公中,晓以利害。 |
C. |
苏代告公中,楚王开始怀疑昭应的计划,这将会导致雍氏被攻克。 |
D. |
苏代认为,韩国若采用他的策略,会引起秦周关系的变化,对韩有利。 |
(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 。"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家用不足 辞其兄况 |
蒙 辞以军中多务 |
B.遂 之北地田牧 |
能以径寸 之木 |
C.穷当 益坚 |
益慕圣贤之道 |
D.闻隗嚣好士,往 从之 |
客 从外来,与坐谈 |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 大 才 当 晚 成 良 工 不 示 人 以 朴 且 从 所 好。
(3)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
(二)与王介甫第一书 ①
【宋】曾巩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 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 世 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 使如此文字, 不 光耀于 世 ,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 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 ②,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 ③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 ④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略有删改)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间 以 王 回 文 示 之 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 世 所 无 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住 且二十日
②及舟船侍从以 西
③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
④虽欧公亦 然也
⑤欧公更欲足下 少开廓其文
⑥余 俟到京作书去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②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
(4)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5)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