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综合
初中语文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 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高祖 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 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 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 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 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⑤子房:西汉谋士张良。⑥连:率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②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③战胜而不予人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②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下面对【甲】【乙】两个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希望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言辞恳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乙文中,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高祖睿智英明的形象。

C.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营中"之事,向宠管理"宫中"之事,安排得十分细致周到。

D.乙文中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的长处,并让他们各得其所。

(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来源:2018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战国策•齐策》)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七里之郭   

②委而去之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④天下顺之   

⑤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⑥使者不说  。 

(2)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天 时 不 如 地 利

②岁 亦 无 恙 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苟无民,何有君?

(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和【乙】都阐释了①   的治国理想,但语言风格不同,【甲】文大量使用②   、③   句,语言气势磅礴;【乙】文则大量运用④   句,语气强硬,不容置辩。

来源:2018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甲】亮答日:"……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逗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日:"善!"

(节选自《三国志》)

【乙】苏秦始将连横 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 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候,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 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 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连横:战国时,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②胡貉: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貉皮,代马:今指山西,河北北部出产的马。③义章:指法令条文,④俨然:庄严郑重的样子。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此用武之国

国:地方

B.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岩阻:地势险要的地方

C.不可以使民

使:出使

D.西有巴、蜀、汉中之利

利:物资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以大王之贤

A.以君为长者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以残年之力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目的是希望刘备"成霸业,兴汉室"。

B.【乙】文中苏秦阐述秦国优势,日的是希望秦惠王"并诸侯,吞天下"

C.【甲】文中虽然刘备只说一个"善"字,但是可推测出其内心激动不已。

D.【乙】文中用"愿以异日"来表明秦惠王第二天施行苏秦的计策。

(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②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来源:2018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节选自《黄生借书说》)

(1)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B.媵人持汤沃灌

赴汤蹈火(成语)

C.故有所览,辄省记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D.为一说,使与书俱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2)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当余之从师也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B.归而形诸梦

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蕖》)

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D.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②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来源: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乙】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公输》)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已持臣守圉之器(通"御",抵御)

B.不求闻达于诸侯(听说达到)

C.后值倾覆(失败)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力)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杀臣,不能绝也

D.乃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译文:   

②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   

(4)【甲】文中诸葛亮自述刘备来访,可用成语   形容。[甲】【乙】两文中刘备与墨子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其成功原因是什么?

来源: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霪雨 通:淫雨)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夫/霪雨霏霏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策之/不以其道   D.山行/六七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专指男人的配偶)

B.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他的)

D.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但是")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和第四段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

B.本文是一篇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远大的抱负的借物言志的文章。

C.文章在语言上很讲究句式的运用,散句、骈句、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

D.本文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入理,环环相扣,层层蓄势。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5)本文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伟大政治抱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请联系本文,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来源:2018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 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 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 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 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 ,不禽 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 也。寡人虽亡国之馀 ,不鼓不成列。"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流。②既:尽,全部。③济:这里指渡过泓水。④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⑤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⑥门官:国军的卫士。⑦重(chó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⑧禽:同"擒"⑨二毛:头发花白的人。⑩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⑪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牺牲玉帛   

②肉食者鄙   

③门官歼焉   

④公伤股   

(2)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指标一处)。

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②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   

(4)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①【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②【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

(5)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来源:2018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强项令》,完成题。

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②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后特征为洛阳令   

②大言数主之失   

③使宣叩头谢主   

④臧亡匿死   

(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A.以刀画地

B.宣悉以班诸吏

C.葬以大夫礼

D.以宣尝为二千石

(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将何以理天下乎?

②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4)文章①②两段分别表现了"强项令"怎样的性格品质?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来源: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朕今以蜀王为元龟,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禄秩:俸禄秩爵。②规:贪求。③公仪休:战国时鲁相。④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大风刮得猛,贪人败坏族类。是说一人贪会贻害很多人。⑤大司农:官名。汉武帝时置大司农,掌钱谷之事。⑥元龟:本指大龟,这里引申为“可作借鉴的例子”。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臣之妻私臣  

②今齐地方千里  

③性嗜鱼  

④秦师随而伐之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

②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3)甲乙两文分别运用了设喻和举例的说理方式,请结合原文进行简析。

(4)请根据甲乙两文分别谈谈从两文中分别获得的启示。

来源:2018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

间不容发

B.望其旗靡

所向披靡

C.公将鼓之

锣鼓喧天

D.小信未孚

信手拈来

(3)对“齐师伐我”一事,曹与“乡人”的态度有何不同?

(4)阅读第二段,从曹刿简短的话语中,你能感受到当时怎样的战斗形势?

(5)本文借曹刿之口,揭示了战争中的哪些制胜之道?

来源: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中书院学程(节选)

[清]李颙

       每晚初更,灯下阅《资治通鉴钢目》。阅讫,仍静坐,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言行之得失,苟一念稍差,一言一行之稍失,即焚香长跽,痛自责罚。如是,日消月汰,久自成德。即意念无差,言行无失,亦必每晚思我今日曾行几善,有则便是“日新”,无则便是“虚度”。昔有一士自课,每日必力行数善,或是日无善可行,晚即自恸曰:“今日又空过了一日。”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

(摘编自《中国历代书院学记》商务印书馆)

【注】①“关中书院学程”是由书院主讲李颙制定的,对书院学者每日学习、修身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的准则。②讫:终止、完毕。③跽:长跪。④日消月汰:每天都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⑤课:督促。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

②即意念无差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

(3)选文对书院的学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来源: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本文作者是  代文学家  (人名)。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每假借于殿书之家

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③负箧曳展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选择文中恰当的画线句,将其序号填写到对应横线上。

       作者家贫无书,却能“遍观群书”,离不开他“  ”的勤奋刻苦精神,离不开他“  ”的诚信守时品质。

(4)阅读选文结尾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5)学完本文后,小强同学想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副对联,请你使用以下短语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

圣贤之道 德隆望尊 色恭礼至 君子之名

上联:先达    

上联:弟子    

来源: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龙卷风

       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既而渐近,所经县城官舍、居民略尽,悉卷入云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

(选自《梦溪笔谈》)

(1)下面“略”的义项摘录于《古代汉语词典》,其中符合“居民略尽”的一项是  

A.疆界

B.巡行,巡视

C.谋略,智谋

D.大致

(2)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

(3)请在文中找出一个能够表现龙卷风特点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本文作者范仲淹是  (朝代)文学家。

(2)与“把酒临风”中的“临”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执策而临之

B.东临碣石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临溪而渔

(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衔”“吞”二字有何妙处?

(4)本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境界?

(5)请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或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

上联:  

下联:  

来源: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子经,尝作《通鉴续编》,书宋太祖废周主为郑王,雷忽震其几。子经厉声曰:“老天便打折陈桱之臂,亦不换矣。”后三日,子经因昼寝,梦至一所,类王者居。有人入报:“陈先生至矣!”其中坐者衣黄袍,起坐待之,曰:“朕何负于卿,乃比朕于篡邪?”子经心知其宋祖,对曰:“陛下欲臣死,即死耳。史贵直笔,不可易也。”遂惊寤。

(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有删节)

【注释】①陈子经:陈桱,明初史学家。②宋太祖废周主为郑: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取得政权,废周主为郑王。③比朕于篡:把我与篡位者等同。④史贵直笔:史官贵在秉笔直书,无所避忌。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子经因昼寝  

②不可易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陛下欲臣死,即死耳。

(3)这个故事借梦境塑造了陈子经怎样的形象?

来源: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