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溪上①
[南宋]陆 游
九月霜风吹客衣,溪头红叶傍人飞。
村场②酒薄何妨醉,菰③正堪④烹蟹正肥。
【注释】①此诗写于作者严州任满,卸任归乡之后。②存场:村庄耕种的产地。③菰(gū):俗称茭白,可食用。④堪:能够;可以。
有人认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回到故乡的愉悦之情,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卸任后的落寞之感。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我报路长嗟日暮"中的"嗟"在词中的含义是① ,"学诗谩有惊人句"传达处作者② 的苦闷心情。
(2)"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请结合此句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汉江①临泛
王维
楚塞②三湘接,荆门九派③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①汉江:即汉水。②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③九派: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统称。
(1)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首联写了诗人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察看,过居延属国的内容。
B.《汉江临泛》尾联通过具体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也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
C.《使至塞上》用一“直”一“圆”展现了边塞的壮阔;《汉江临泛》用一“浮”一“动”渲染了水势的磅礴。
D.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著称,这两首诗在意境创造上也很好地体现了一特点。
古诗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 ①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 诗,《南征》押韵工整,押 韵。
(2)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两句诗。
(2)两诗画线句都流露出忠贞报国的意愿,诗人抒情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
韦 鼎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①百舌:鸟名。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柳花即柳絮,诗歌第一句"风吹柳花满店香",着一"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品却又妥帖。"香"既指春风吹来的 香,又指 香。
(2)本诗结语尤妙,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脱胎于此。请赏析本诗最后两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 ①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②。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①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②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1)词的上片通过 、云物俱鲜、 表现"西湖好"。
(2)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秋浦 ①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 ②无?
【注释】①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会昌二年(842)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吏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四年(844)又由黄州(今湖北新洲)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此诗即为此次行役而作。②杜陵,在长安西南,杜牧的老家樊川即在那里。
(1)赏析"萧萧""淅淅"两词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登临感怀之作。诗人登楼远眺却望不见中原;只有南北的交战,列朝的兴亡正如滔滔江水。囊括时空,气势恢宏。
B.京口曾是东吴建都之地,诗人由此展开联想。"万兜鍪"言孙权军容之盛,"坐断"言其功业之大,"战未休"赞其斗志之旺。
C.这首词属小令,却吟咏重大的题材,气势壮阔,古今少见。全词层次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的意境。
D.这首词风格豪放雄壮。词的下片诗人豪迈地宣称,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自己匹敌,并希望后代能像孙权一样建立功业。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唐代)岑参
三十始一命 ①,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②。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①一命:最低的官职。②药栏:草药的栅栏。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始"字点题,作者三十岁开始当官,对官场的想法和兴趣变得更多了。
B.第二联说可怜自己没有家业,尽管被授予的是一个小官,自己也不敢以之为耻。
C.尾联反映了作者只因为一份微薄的官俸,放弃隐逸山林、水滨的矛盾心理。
D.作者运用典故,在对比中表现了自己愧对前人,憋屈而无可奈何的真挚情感。
(2)第三联"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中"醉"字用得好不好?请简要分析原因。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语言朴实自然,辞浅情深,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
B. |
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月是故乡明"实写眼前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 |
C. |
颈联中"有"与"无"对比鲜明,绵绵愁思中夹杂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
D. |
尾联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
(2)诗题有"月",诗人却没有直接从月写起,那么诗中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
古诗赏析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②。
白水明田外,碧峰□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②溪口:溪流的入河口。
(1)本诗与杜甫的《春望》标题都有"望"字,但诗歌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比较其不同。
(2)诗句"白水明田外"中,"明"字的意思是"闪耀着光芒",由此推断诗中空白处最符合诗歌意境的字是
A.在
B.压
C.连
D.出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