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 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哀 溺 文
柳宗元
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①永:永州;②氓:百姓;③绝:渡;④寻常:长度单位。两寻为一常;⑤蔽:蒙蔽。引申为看不清简单的道理;⑥货:这里指钱。
解释下列加线字。
(1)善游(       )            
(2)吾千钱(     )
(3)有顷怠(       )          
(4)溺死(     )
下列加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后属予作文记之(《岳阳楼记》)
B.永氓咸善游悍吏来吾乡(《捕蛇者说》)
C.身欲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D.其一氓尽力不能寻常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句子翻译。
(1)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作者通过本文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吾——存:问候。
D.今四之民——封:疆界。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语段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福_______________ (2)靡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文中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_____和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①。梁之边亭人劬力②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③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④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⑤,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⑥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⑦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赧⑧然愧,以意自闵⑨也。告吏曰:“征⑩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注】①数:方法。②劬(qú)力:辛勤劳作。劬,勤劳。③窳(yǔ):懒惰。④搔:翻动。⑤尉:主管军事的官员。⑥褊(biǎn):气量狭小。⑦行:巡视。⑧赧(nǎn):因羞惭而脸红。⑨闵:忧虑。⑩征:调查,追究。
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①因 夜 往 窃 搔 梁 亭 之 瓜
②楚 亭 旦 而 行 瓜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请其尉   (      )          ②楚亭而察之  (    )
③因以闻楚王(     )           ④此梁之阴也(   )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一样的选项是:(    )
A 构怨,祸道也       孔子曰:何陋有(《陋室铭》)
B 乃谢重币           我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C 楚亭旦行瓜         往往死者相藉也(《捕蛇者说》)
乃梁亭之为也       至无可用 《黔之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②征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②;以封其子击③。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④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⑤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⑥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 】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在今河北北部,先后为魏国和赵国所灭。③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④任座:人名,与下文中的“翟璜”都是魏国的大臣。⑤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 ⑥向者:先前,刚才。
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克之(           ) ‚君仁则臣(             )
翻译下面的句子。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任座和翟璜各自表现出什么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王曰:“径与色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梁: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后的别称。②陶之朱公:范蠡帮助勾践灭吴雪耻后,乘扁舟,变姓名,后来到曹国的陶地,经商致富,号陶朱公。③侔(móu):等同。国:周代诸侯国,代指诸侯。④吾子:相当于“您”。⑤从:依从。去:去除。⑥与:赞许,奖赏。⑦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A.群臣半以为当宋何之有 B.布衣富侔国威天下不兵革之利
C.臣,民也先帝不以臣卑 D.狱疑则从去楚王问其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
结合文意,说说陶朱公回答梁王的有何用意?梁王听了之后怎样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①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③,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释】①盍:通“何”,为何,为什么。②迨:贻误,耽误。③蹉跎:虚度光阴。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谓君不善学(       )             ②王生惊(          )
选出对文中句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   )

A.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大概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却只有志向但不去思考
B.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王生(虽然)更加恼恨,(但)不应该马上就走啊。
C.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学习的最大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感到满足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D.虽欲改励,恐不及矣:虽然想改过自勉,但恐怕也赶不上了。

王生的态度刚开始是怎样的?后来为何有这样的转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剑鞘)。时恐急,剑坚(插得很紧),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⑾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 [卒]“猝”,突然。⑾ [郎中]宫廷的侍卫。
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线划线的意思。
(1)长跪而之(      )      (2)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
(3)寡人矣(      )        (4)图而匕首见(      )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方 急 时 不 及 召 下 兵 以 故 荆 轲 逐 秦 王。
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毕使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甲】文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坡画扇
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负②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③家以制扇为业,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负之也。”公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④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⑤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⑥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遂尽偿所逋⑦。
注: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某:我。③发市:开张。④判笔,判案用的笔。⑤踰:走出。⑥逋(bū):拖欠。
下列句中的“之”与“即以付之曰”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 B.齐习辞者
C.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吾欲辱

下列对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写苏东坡用画扇的义举扶贫济困的故事,表现其高尚的品格。
B.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适父死”和“所制不售”。
C.东坡只“取白团夹绢二十扇”题诗作画,表现出其作为文人的清高。
D.“争以千钱取一扇”、“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从侧面写出苏东坡在书画艺术上的造诣之精深。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公视久之                          ②非负之也                 
父死                              ④至懊恨不胜而去                  
翻译句子
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记六一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六一: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②顷岁:近年。③指擿:批评指正。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所记欧阳修的写作主张,至今仍有价值,请简要概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 九世孙。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頲(tǐng)为益州长史,见白,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miǎn)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洒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②长庚星:太白星。③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④任城:今山东济宁。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因以                        (2)见白,             
(3)更任城                        (4)白侍帝               
列句中的“以”与“左右以水洒面”中的“以”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俱假山显 B.吾欲辱之,何
C.其境过清 D.卷石底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力士素贵,耻之。
译: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译:
请从文段中摘出两处能表现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特点的语句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尊君在(   )    (2)君久不至(    )
(3)太丘去(   )    (4)门外   (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人被元方反驳前后神态有变化,请你找出对其神态描写的词语,并在此基础上说说客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读了这个故事,如果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解释加横线的词
<1>.即诗四句(       )        <2>.自是指物作诗立(         )
<3>.以钱币乞之(       )     <4>.先人还家 (         )
翻译
<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2>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用原文句子填空(
(1)方仲永的智力发展大概经过三个阶段,即五岁时的                 ,十二三岁时的             ,二十以后                    。造成他的令人惋惜的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②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③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用:资用,即路费。③御者:驾车的仆夫。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先自其足                     (2)不得履                
(3)我欲                       (4)将为北面                
(5)归取之                       (6)此数者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反归取之
C.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D.何不试之以足

翻译下列语句。
(1)何不试之以足?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上面的两个故事现已成为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两则寓言故事中的人具有什么相同点?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之 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卿父 法:
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