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 “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每优容之。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宏益。
注:①畋:打猎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高祖责其后服(降服) | B.万夫敛手(收) |
C.陛下废万机(废除) | D.诚非所宜(应当)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 )
A.遂笑而释之而旗尾略不沾湿 |
B.后从猎于高陵相与步于中庭 |
C.实谓惩其奢淫其恕乎 |
D.今于隋宫之内忘路之远近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2)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苏世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10分)
【甲】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刘义庆《世说新语》)
【乙】王戎丧儿万子①,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②,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③。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万子:王绥,字万子。②孩抱中物:形容孩子很小,尚在怀抱之中。③圣人:指人格品德最高的人 最下:指愚人。不及情:没有感情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① 何以都不闻消息( ) ③ 语时了不悲( )
② 山简往省之 ( ) ④ 简服其言 (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⑴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⑵ 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甲】【乙】两文中的“了不悲”“都不哭”“悲不自胜”“为之恸”,实际是为后人称颂的“魏晋风度”的一种体现。联系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答: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小题
晋献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宫之奇④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⑤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⑥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②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③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⑤德,恩德。⑥取,攻占。
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 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①
②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①候:拜访、问候 ②称:称赞、赞许 ③履行:实践、做 ④绥:安抚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 ⑥法:效法 ⑦师:学习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⑵尊君在不 不:
⑶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⑷下车引之 引:
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 B.驱之别院。 |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D.邑八景之一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
韩魏公在大名①日,有人送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一日召漕使②,且将用之酌劝。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③存焉。”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客皆叹服公之宽厚。
公帅定武④时,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兵他顾,烛然公须。公遽以袖摩之,而作书如故。少顷,间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主吏笞之,亟呼视之,曰:“勿较。渠已解持烛矣。”军中咸服其度量。 (选自宋•刘斧《青锁高议》)
注释①大名:古地名,大名府。②漕使:转运使,主管由水路输送粮食.给养。③时数:一定的时间和气数。④帅定武:担任定武(今河北省定县)统帅。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每开宴召客(宴会) | B.吏且伏地待罪(罪恶) |
C.烛然公须(点燃) | D.则已易其人矣(换) |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 )
A.以锦衣置玉盏其上仁以为己任 |
B.何罪之有知之为知之 |
C.坐客皆愕然然数年恒不一见 |
D.俄为一吏误触倒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表里无纤瑕,世宝也。
(2)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结合具体材料,说说韩魏公是个怎样的人。
(三)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①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②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③国子监④。 (《明史·杨继盛传》)
【注释】:①庶母:旧时对父亲的妾的称呼;②任:担负得起;③卒业:完成学业;④国子监:旧时设在京城的高等学府。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
(1)睹里中儿读书 (2)因语兄 (3)益自刻厉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杨继盛的求学经历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课文《唐雎不辱使命》)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故不错意也
(3)轻寡人与 (4)长跪而谢之曰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仿照示例,请从A.B选项中选择一句,作一个朗读设计。
温馨提醒:朗读设计的脚本丰富多样,但以体现你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为佳。
示例: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朗读设计:应读出威胁的语气,突出重音“天子”、“百万”、“千里”,表现秦王炫耀自己的强大的权势,想要威胁唐雎,使他屈服,要展示出秦王凶狠残暴的性格。
A.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B. 唐雎曰:“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选择 句。我的设计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解:①候:拜访、问候 ②称:称赞、赞许 ③履行:实践、做 ④绥:安抚
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 ⑥法:效法 ⑦师:学习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⑵尊君在不 不:
⑶元方入门不顾 顾: ⑷下车引之 引:
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 B.驱之别院。 |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D.邑八景之一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王右军诈睡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③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指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屏人论事 屏: (2)乃见吐唾从横 从: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将军与钱凤之所以会“大惊”的原因。(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用什么方法避过了杀身之祸?选用文中有关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子奇治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②以赈③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①阿:指阿县。②廪:粮仓。③赈:救济。
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追者反曰 反:
(2)库无兵,仓无粟 兵: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答:
子奇在阿县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而使阿县得以“大治”?
答:
根据上文,指出阿县之所以能“败魏师”的根本原因。
答: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 |
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得鱼腹中书 |
C.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 |
D.今或闻无罪/或异二者之为 |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
陈胜发动起义的导火线是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4分)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不当立而“立”,这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的社会矛盾。 |
B.“失期,法皆斩”反映了秦王朝的残酷统治。 |
C.吴广去算卦,算卦的人对他说一定能成功。 |
D.“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说明陈胜的形象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已初步树立。 |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1)郑人有欲买履者 (2)至之市而忘操之
(3)先自度其足 (4)宁信度
翻译下面的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⑤之于子乎?属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③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④宾从:服从、归顺。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将三军,使士卒乐死( )
②相田文( )
③方是之时(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秦王怫然怒( ) ②秦王色挠( ) ③长跪而谢之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以大易小( ) (2)故不错意也( )
(3)休祲降于天( ) (4)长跪而谢之曰( )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
面对领土争端,唐雎以正确的方式使自己不辱使命,且使不可一世的秦王“长跪而谢”,针对目前的“钓鱼岛”争端,你有什么看法?若你身为我国与日本进行谈判的外交官,你打算怎样做?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