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
陈忠实在获得茅盾文学奖时,说出了它的"动力源":他看到比自己小七岁的路遥写出了那么多本优秀的小说,成了自己写作的动力。当他沥尽心血写出《白鹿原》后,他获得了成功……在成长路上,你的"动力源"又是什么呢?
请以"我的动力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多于9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如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4)不得抄袭或套作。
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此刻,你正在面对一场大考……其实,到目前为止,你已面对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考";有学习上的"考",比如一道习题、一份试卷;也有生活上的"考",比如一次争吵、一种困境。
别人有意出了一道难题,考了你;你无意犯了一个错误,考了别人。有些"考",考的是知识;有些"考",考的是品质……
请以"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龙应台《独立宣言》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人相处才是适合的?其实,我们生活学习、待人处事等,都需要寻找适合的方式。请结合你身边的事例,以"适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 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④不得抄袭《独立宣言》一文的内容。
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人想要成长就要见世面。《现代汉语词典》对"见世面"的解释:在外经历各种事情,熟悉各种情况。关于"见世面"你有怎样的经历,获得过怎样的感悟?你理解的"世面"是什么?如何做到"见"?
请将你的思考,以"见世面"为题,写一篇文章,向《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栏目投稿;或以"见世面"为题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
明确文体;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有些日子是要设法留住的,在这种日子里,人总在失去很多的同时得到更多,并国之受益一生,请以"我要留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大作文。
利哈乔夫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请以"教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确;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方式的"充电"。习近平主席就曾经提出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充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
题目一:一朵鲜花可以擦亮春天的眼睛,一本好书可以启迪沉睡的思想,一段旋律可以拨动思念的心弦,一句鼓励可以点燃奋斗的激情……当你用心凝想,生活中很多的人、事、景、物都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存在,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唤醒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
请以“唤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自拟题目;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
题目:如果能在一朵花里看到春天的颜色,在一片落叶里嗅出往事的清香,在一缕飞霞里感到自然的思赐,对/个上界便可生出无限的热爱与向往,便可牵着记忆里曼妙的时光,带着希望和祝福,在岁月的长河欣然前行……
请以“牵着记忆,带着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题目:青春是首歌,拥抱梦想是它的旋律,勇敢前行是它的旋律,我心向阳是它的旋律……
请以“青春的旋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久违的美好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文字流畅,能表达真情实感。
【注意】作文要遵循:①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②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起初,只是一点点啊……
请以“微光成炬”为题材,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题目:礼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礼"的解释有: ①[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个~。②[名]礼物:送~|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③<书>以礼相待:~贤下士。
请选择其中一个含义,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
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
③不得抄袭。
婴儿从孕育到出生,主要靠脐带提供营养、维持生命。断开脐带,离开母体的过程,尽管充满着未知与风险,但也意味着从此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同样,从少年到青年,长大成人、融入社会的过程,也如同断开一条无形的脐带,充满着憧憬与希望,伴随着纠结与迷茫。亲爱的同学,你感受到自己青葱岁月中的这条"脐带"了吗?它带给你的是呵护与依靠,还是束缚与苦恼,抑或是二者之间的徘徊与煎熬?
请以《青春的脐带》为题,或分享你的故事,或倾诉你的心声,或交流你的思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①严禁抄袭和套用任何其他同类作文。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