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语言表达
初中语文

绍兴历史悠久,积diàn①_____深厚。据古代典jí②_____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古代越民族以绍兴为中心建立越国,故称越、大越;秦至南北朝称会jī③_____,隋唐北宋称越州。公元1131年,南宋高宗取" 绍奕世之宏休, 百年之丕绪 "之意,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之名由此而来,历经近九百年风云变 huàn④_____,沿用至今。

小贴士

宏休:洪福

丕绪:大功业

(1)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

   

   

   

   

(2)请选出下列句子所含"兴"与片段画线句的"兴"意义相同的一项    

A.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B.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魏学洢《核舟记》

C.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D.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3)某考古现场发掘出一件器物,上面刻的"兴"字写作 ,请推测这件器物最早可能制作于哪个朝代。    

A.

B.

C.

D.

来源: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衢州的烂柯山,是《道书》上所说的"青霞第八洞天",亦名"景华洞天"的所在,是大家所公认的烂柯故事的发源本土。从衢州的小南门出来,走了十六七里路后就可以到石桥的洞下。洞高二十多丈,宽三十余丈,南北深约三五丈, 真像是悬空从山间凿出来的一条石桥,不过平常的桥梁,决没有这样高大的桥洞而已 。石桥的上面,仍旧是层层的岩石,洞上一层,也有中空的一条石缝,爬上去俯身一看,是可以看得出天来的,所谓一线天者,就系指这一条小缝而言。石桥下南洞口,有一块圆形岩石蹲伏在那里,石的右旁一个八角亭,就是所谓迟日亭。

--郁达夫《烂柯纪梦》(有删改)


材料二:

烂柯由石桥

[唐]孟郊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

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烂柯山

[宋]朱熹

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

空教采樵客,柯烂不知归。


烂柯山

[明]

陆应旸

残星半落松坪老,绝壁孤悬乌道寒。

天外送青来片石,雨余飞翠入层栏。


材料三:

《东阳记》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 。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漼 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调落,无复向时比 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据《述异记》载,王质所遇为二童对弈。②濯:cuī:通"摧",毁坏。③比:密,密集

(1)用材料二中的诗句为材料一画线的景观取名,仿照示例说明理由。

示例:迟日亭,语出元代杨明的诗句"洞天春远日行迟",以此为名既表现此亭远离尘嚣,幽静安宁,又寄托人们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2)小文想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收进烂柯山旅游宣传册,你认为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3)同学们根据材料三表演"王质遇仙"的故事,请你完成下面的导演手记。

原文

加点词语释义

表演指导(角色的神态、动作)

质因留

     

王质流露出惊奇的神情,停下脚步侧耳细听,慢慢走过去。

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

     

     

童子曰:"其归。"

     

童子看了一眼王质,略一沉吟,缓缓地、用善意的口吻对王质说:"樵子,      /      。"

亲情凋落

凋敝零落

王质⑤      

(4)根据以上材料,仿照示例,编写烂柯山的词条。

示例:江郎山坐落在浙江省江山市城南二十五公里的石门镇。山形主体为三引高耸入云的巨石,呈"川"字型排列。传说江郎山是古代江姓三兄弟羽化而成。众多英杰名士在江郎山留下了游踪遗墨,丰富了江郎山的文化底蕴,如陆游"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赋予江郎山高峻奇伟、气度不凡的形象。

(5)"南孔圣地,简州有礼"打响了衢州城市品牌,请你也为烂柯山拟写一则广告词,并说明创意。

来源: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班级开展“植红色基因,传家国情怀”主题活动,活动结束了,请你用一个排比句写一段活动感言。

       是什么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围追堵截中鏖战,在严刑拷打中坚守,在无怨无悔中奉献?今天我明白了,

                  

来源: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星光引路"班会中,同学们交流了心中的榜样,有历史名人,有文学形象,还有时代先锋。

仿照示例,写出你心中的榜样。

示例:

心中的榜样

人物:陈树湘

事迹:红军三十四师在掩护全军渡湘江时,师长陈树湘腹部中弹,昏迷被俘,醒来后他撕开绷带,强忍剧痛,用手绞断自己的肠子,牺牲时年仅29岁。他用生命实现"为苏维埃共和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来源: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写了两节诗,分别表达了保尔、江姐心中的渴望。请你任选一张素材卡片,发挥联想与想象,补写一节诗。

[素材卡片一]

人物:祥子(《骆驼祥子》)

意象:暴雨 水 路……

情境:暴雨砸着祥子,他像要立定在水中,不知道哪是路。祥子咬着

牙,蹼着水,不管高低深浅跑起来。

[素材卡片二]

人物:简•爱(《简•爱》)

意象:篱笆 路 太阳……

情境:简•爱沿着田野、篱笆和小路走着,直到太阳升起。离家时穿的鞋子已很快被露水打湿。

我渴望

我想去一个地方

我渴望 看见繁花的春天,

死神的黑翅膀 眼前

不熄的热情

笔下

我想去,一个地方

我渴望 触摸温暖的土地

我殷殷的心

明亮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来源: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中国第一部关于 太空旅行的科普论著《太空旅游》首发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为此,学校记者社将举行以"太空旅行"为话题的新闻来访活动。小记者们正搜果、整理材料,做好前期准备。请你参与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拟订提纲

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提问技巧

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

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材料二]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吴季,《太空旅游》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采访目的

了解太空旅行的日常饮食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吴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您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

问题2:吴老师,您在书中提到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材料三]

◆国际空间站旅行国际空间站一般建于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千米高空。游客通过穹顶舱可以看到令人沉醉的地球美景,可以观察地球的海岸线。山脉和河流,可以体验太空进食,进行天体观察,还可以在失重环境下运动,甚至太空行走。

◆亚轨道旅行、亚轨道一般指距离地球表面20﹣100千米的空城,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亚轨道飞行的时间短暂,游客乘坐飞船在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轨迹中飞行,冲上100千米高的大气层后很快返回。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几分钟的失重,观赏地球蓝到发亮的奇异景观,浩瀚的宇宙也仿佛触手可及。

[材料四]

"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

项目

相关信息

国际空间站旅行

亚轨道旅行

年份(段)

2001-2009

2010-2020

2020

2021

2022

2023

人次(订单)

8

0

66

700

1000

1562

费用(美元/人)

2000万以上

无数据

25万左右

(1)小记者们对搜集的四则材料按内容进行归类,发现可以分成               两类。

(2)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

(3)请在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整合[材料四]的信息,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说明提问意图。

A.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B.旅行爱好者

来源: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一则赞美家乡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小题。

乡土,承载着一个人最深的依恋。江南祖屋,临街缘河,轩窗盈翠,河港波暖,这幅水乡风情画氤氲在无数宁波人心头。宁波,这座与水结缘的城市,因水催生出的美丽家园,迎来了建城1200年的盛大节日。悠悠流tǎng①_______的三江水,依然在日月照耀下熠熠生辉;港通天下的宁波舟山港,依然谱写着海上丝路的热血传奇。历史juàn②_______顾宁波,未来属于宁波。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承载"的"载"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载入史册

B.风雪载途

C.千载难逢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参考[课内链接],结合语境,解释材料中加点的词。

[课内链接]

       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彼竭我 ,故克之。(《曹刿论战》)

①缘:   

②盈:   

来源: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校组织到某博物馆研学,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该博物馆精选了100件文物,放在五个主题时空舱,借助现代技术,让观众感受历史场景,亲近历史文物。请你参考示例,从两个备选时空舱中任选一个,起一个四字舱名,并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简述理由。

【示例】

第一时空舱简介:商周时期青铜器。通过数字技术,让青铜器"活"起来,观众可通过扫码、触摸等方式,"唤醒"青铜器,让它旋转、缩放,以便欣赏其构造、纹饰。

舱名:青铜时代

起名理由:用"青铜时代"命名该时空舱,突出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繁盛。青铜器古朴厚重的质感,让人联想起那个时代宏大庄严的祭祀场面。

【备选时空舱】

第二时空舱简介:以文物为线索,串起秦一统六国的历史。通过虚拟现实再现当时的重大事件、战争场面等,让观众在金戈铁马、风云激荡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三时空舱简介:西北地区历史文物荟萃。通过丰富的科技手段,实现文物与观众互动。敦煌展区,飞天轻舒广袖,在古乐中翩然起舞。"你好,兵马俑"互动项目现场,观众上传自己的照片后,图像识别技术就会自动识别与之最像的兵马俑,给出其位置信息……

我选:_____________          

舱名:____________

起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在第一时空舱门口遇到一位老人,他问你到第五时空舱怎么走,请你根据下面的平面图,为他指明路线。

(3)研学活动结束后,小文同学想写一副对联描述自己在时空舱的见闻,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他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曼舞广袖       兵俑      飞天       甲士重生       手持长戈       依稀     玉环再世     恍若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2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破窗效应

心理学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及时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往往会布满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自然会不好意思丢垃圾;而一旦地上开始有垃圾出现,就会毫无愧疚地跟随。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被阻止,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材料二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取决于三个因素。价值观。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材料三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逐渐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并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

(1)下列关于材料一、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活现象中,只要是环境优美、窗明几净的地方,人们就会很自觉地不扔垃圾。

B.

"破窗效应"警示:情况一旦坏到一定程度,人们往往会放弃努力、任其变糟糕。

C.

在心理上,一件事被人们认为不值得做,实际上反而会让人更轻松愉快地完成。

D.

"不值得定律"启示: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处境中变换工作,体现不一样的价值观。

(2)下列对"罗森塔尔效应"在教育运用上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样才会让老师越来越喜欢你。

B.

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和中国古代"严师出高徒"是一个道理。

C.

教师对学生持续地激励,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自信进而打开进步空间。

D.

"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实施教育一定要杜绝对学生的批评行为。

(3)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

"破窗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更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生活现象。

B.

自己都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其实就根本没有必要把它做好。

C.

"权威性谎言"实验效果证明,孩子们具有"优异发展可能"。

D.

孩子们也应该自我激励,尽量克服对于成长环境的过度依赖。

来源: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报社准备写一篇关于世界航空航天发展成就的综述性文章,拟在"人类征服太空""人类探索太空""人类遨游太空"中选用一个作为题目。你认为哪个最好?请简述选用理由,限60字以内。

来源: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按要求作答。

(1)任选一个角度,简要概括图示内容。

(2)用一句话简评画面呈现的美感。

来源: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1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促进"馆校结合",某班将开展以"走进博物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5月17日,天津南开大学博物馆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再现了北京故宫、云冈石窟的场景,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沉浸与交互式的视听盛宴。师生在复原场景中观赏、行走与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与历史的魅力。

[材料三]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天津老城博物馆举办了主题为"红色基因代代传--甘肃省环县革命斗争史回顾展"的线上云展览。这种展览形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促进了东西部"文博"交流。

[材料四]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天津博物馆推出了同款香草口味雪糕,高度还原了玉壶春瓶的祥子。这款文化创意雪糕,以一种创新的方式,使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博物馆以更多元的形式展现历史文化的风采。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的三家博物馆开展了哪些富有创意的活动。

来源:2021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另一个别的角度看,语言也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心境、追求和道德修养。

②一个人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就会说出怎样的话。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说出来的话就像凛冽的寒风,让人听了情绪低落;一个心境旷达的人,_____,_____。这正如荀子所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③言为心声,有不同追求的人,说出的话也不尽相同。周敦颐身处官场时,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勉词,这是他洁身自爱的追求;刘禹锡屡遭贬谪时,发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宣言,这是他不甘消沉的追求;袁隆平初离校园时,立下"不让老百姓挨饿"的宏愿,这是他 广济苍生的追求。

④语言既能反映一个人的自我修养,但能体现他的思想境界。一个人只有摆脱了思想的贫瘠、权力的束缚、金钱的羁绊,他的修养才会慢慢提升,说出的话才会令人舒心。

⑤一个人的心境、追求和道德修养就是心田的繁花。心中 繁花盛放,言语芬芳自来。

(1)请用正楷将第③⑤段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③贬       

④贫       

(3)第①④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4)请在第②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和前一个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来源: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围绕"夏天""树林""风"三个词语,发挥想象,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来源: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火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上午7点18分,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确认成功降落火星,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器上搭载的是我国"祝融 号"首辆火星车,这是我国首次实施火星着陆任务。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历经200多天的飞行,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在此后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又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对着陆区域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等待今天这个最佳时机实施着陆。

着陆器搭载"祝融号"降落火星后,轨道器则继续围绕火星运行,一方面为着陆器和火星车提供中继信号服务,另一方面继续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注:①祝融,我国神话中的火神。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车组成。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写下长诗《天问》,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向宇宙更深处探索,寻求"天问"的答案。

探索火星的愿望美好,难度却极大。火星与地球相距遥远,每隔780天左右才会合一次,会合时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仅一个月左右。不仅如此,由于探测器飞行线路会受到太阳系内多个天体的扰动,还有太阳风、空间辐射等的复杂影响,轨道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

"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后,在环绕火星的三个月飞行中,拍摄了大量火星表面照片,由科学家们反复研究和比较分析,最终选出符合探测任务要求的着陆地点。

要完成降落火星的任务,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天问一号"从火星大气层外缘通过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步。从开始踏上进入点的那一刻起,"天问一号"就迎来了此次探测旅程中最为凶险的"恐怖9分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天问一号"要从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与此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探测器先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一个狭窄的进入走廊,接着气动减速,然后火星专用降落伞展开;待降落伞完成使命后,探测器抛掉大底和背罩,露出着陆平台和火星车;大推力发动机开始工作,探测器观察地面,寻找最安全的具体着陆地点;最后着陆器的四条着陆腿稳稳降落在火星表面。这一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且由于火星与地球距离遥远、信号微弱、通信延时等原因,地面人员没有干预的机会,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着陆后,"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驶向火星地面,开始工作。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编写)

【材料三】

探测火星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关系到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是否孤独,生命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通过研究火星,人类将更详细地理解地球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更准确地预测地球的未来,也会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三闻生活周刊》)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的四个新闻标题简明醒目,各有特点,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B.

《中国青年报》新闻导语突出关键信息,将着陆器着陆火星的时间地点写得很具体。

C.

火星探测难度极大,原因之一是火星与地球会合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相对较短。

D.

从绕火星飞行、选择着陆点到成功登陆的整个过程,完全由"天问一号"自主完成。

(2)"天问一号"降落过程为什么被称为"恐怖9分钟"?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

(3)学校航天社同学正准备有关"火星探索"的演讲,下面是他的设想。请你根据材料,帮助完成任务。

设想

任务

设置互动问题:我国月球探测器名为"嫦娥号",月球车为"玉兔号";火星探测器名为"天问一号",火星车为"祝融号"。这些名称有什么特点?

①拟写问题答案

确定演讲主题:阐述"天问一号"探索火星并成功登陆的意义。

②概括意义要点

来源: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