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下表分别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熔点、比热容,某同学给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物质 |
密度/(kg/m3) (常温、常压下) |
物质 |
熔点/℃ (标准大气压) |
物质 |
比热容 c/[J·(kg·℃)-1] |
纯水 |
1.0×103 |
冰 |
0 |
水 |
4.2×103 |
酒精 |
0.8×103 |
固态酒精 |
-117 |
酒精 |
2.4×103 |
水银 |
13.6×103 |
固态水银 |
-39 |
水银 |
0.14×103 |
铜 |
8.9×103 |
铜 |
1083 |
铜 |
0.39×103 |
铝 |
2.7×103 |
铝 |
660 |
铝 |
0.88×103 |
A.盛500g纯净水的瓶子装不下500g酒精
B.在气温最低达零下40多度的呼伦贝尔市,水银、酒精温度计都能用
C.冶炼工业可以用铝锅来冶炼铜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多
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
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吸热形成的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
【湖北省孝感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时,水温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 |
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C.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
D.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暖春冰雪消融B.盛夏草上露珠
C.凉秋雾锁江南D.寒冬北国飞雪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D.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
B. |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
C. |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
D. |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
对以下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升华现象
B.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化吸热降温
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
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现将质量相等 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图6则这三个容器中依次分别装的是( )
A.硫酸、盐水、酒精 | B.盐水、酒精、硫酸 |
C.酒精、硫酸、盐水 | D.硫酸、酒精、盐水 |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ρ甲:ρ乙=2:1 |
B.ρ甲:ρ乙=l:2 |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
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吃冰淇淋,感觉很凉爽--热传递 |
B. |
冬天搓手取暖--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
C. |
酒精喷在手上感到凉快--液化吸热 |
D. |
夏天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外有白霜--凝华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