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3)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水的沸腾实验”,为了节约能源,缩短加热时间,老师提供的是初温大约70℃左右的水。
(1)张军同学纪录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沸前和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甲)(乙)其中图 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2)在水沸腾时用酒精灯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 。若移开酒精灯,尽管温度计显示温度尚未下降,但 立即停止,这现象说明了液体沸腾要 热。
(3)三位同学分别按照如图(丙)所示的A、B、C三种方式读数,其中正确的是 ,会使读数偏小的是 。
(4)王磊同学把加热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结果第 分钟记错了。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水的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2 |
100 |
102 |
102 |
… |
(5)由上表可知,当时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
(6)李敏同学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先后做了二次“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分别画出如图7(丁)所示的a、b两条图线,实验数据及绘图都是正确的。试分析一下,为什么两次图线有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一个即可)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通过学习有关物理知识,两同学对此发生了分歧:甲同学认为,打遮阳伞与在大树底下一样凉爽,因为都没有受到阳光的直射,起到了遮阳的效果;而乙同学却认为,大树底下比遮阳伞下要凉爽,这是人们的经验。
(1)你支持谁的观点?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明实验,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冬天早晨,小月的妈妈把洗好的衣服拿到阳台外晾晒,小月发现晾在外面的衣服在冒热气,这是 现象;中午,小月放学回来,发现这些衣服变硬了,这是 现象;傍晚,妈妈把衣服收回室内,挂起来,小月发现一部分衣服干了,这是 现象;过了一阵子,衣服没干的地方又变湿了,这是 现象。
关于下列四幅图中解释错误的是 ( )
深秋,我县出现大雾天气,雾气缭绕是水蒸气降温液化形成的
火箭升空时,发射架下出现大量“白雾”是水先汽化后液化的结果
301国道旁的雾凇景观到中午就消失了,这是雾凇熔化的结果
房檐下的“冰溜子”是水降温凝固形成的
干旱季节实施人工降雨方式之一是向云层中撒播干冰,其原理利用了干冰在高空发生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其中②、③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①凉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 .
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在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在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煮鸡蛋时,水沸腾后,用小火和大火效果一样
B.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C.温度计只能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工作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是升华现象
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汽化、凝固 | B.升华、凝华、熔化 |
C.汽化、凝华、熔化 | D.液化、凝固、熔化 |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 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填物恣变化的名称)现象。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
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是
A.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 | B.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熔化 |
C.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 | D.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 |
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
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
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
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