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初中物理

重为G的物体P挂在测力计下,其下端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现分别两次拉动物体P竖直向上运动,打出的纸带分别如图(a)、(b)所示,其对应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a、Fb,则Fa和Fb的大小关系是(  )

A.Fa<Fb
B.Fa=Fb
C.Fa>Fb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一质地均匀密度为 ρ 0 的实心圆柱体,底面积为 S 0 、高为 h 0 ,将其中间挖去底面积为 S 0 2 的小圆柱体,使其成为空心管,如图1所示。先用硬塑料片将空心管底端管口密封(硬塑料片的体积和质量均不计),再将其底端向下竖直放在底面积为 S 的柱形平底容器底部,如图2所示。然后沿容器内壁缓慢注入密度为 ρ 的液体,在注入液体的过程中空心管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1)当注入一定量的液体时,空心管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且空心管尚有部分露在液面外,求此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

(2)去掉塑料片后,空心管仍竖直立在容器底部,管外液体可以进入管内,继续向容器中注入该液体。若使空心管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小,注入液体的总质量最小是多少?

来源:2016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将A、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则推力F2

A.小于12N          B.大于12N 
C.等于12N          D.无法判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在操场进行爬杆锻炼,在竖直杆上攀爬,匀速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1,匀速向下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2。若小华的自重为G,则(   

A.

f 1=f 2>G

B.

f 1=f 2<G

C.

f 1=f 2=G

D.

f 1>G>f 2

来源:2021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物体A紧贴在竖直的墙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若改变F的大小,则下列判断有可能正确的是(   )

A.若适当增大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B.若适当增大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C.若适当减小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D.若适当减小F,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次车辆故障处置过程中,拖车所用装置简化如图。为了尽快疏通道路,交警只用了30s的时间,指挥拖车在水平路面上将质量是1.5t的故障车匀速拖离了现场。若故障车被拖离的速度是6m/s,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500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求:

(1)故障车在30s内通过的路程;

(2)拉力F在30s内所做的功;

(3)故障车在被拖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来源:2016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流体具有粘滞性,因而物体在流体中运动要受到流体的阻力.科学家们已测得半径为R的球在流体中以速度v 运动时受流体阻力大小为F=6πηRv,其中η为流体的黏滞系数,不同流体η不同,它由流体的性质决定.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为了测定某种流体的黏滞系数,设计如下实验:让密度为ρ=1.2×103 kg/m3半径为R=3cm的实心球在密度为ρ0=0.8×103 kg/m3的透明液体中竖直下落,发现球先加速下落后匀速下落,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测出球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v=4.9m/s.若球的体积计算式为V=4πR3/3,g=9.8N/kg.则该流体的黏滞系数η为(  )

A.0.16N•s/m B.0.48N•s/m C.0.16N•s/m2 D.0.48N•s/m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呼和浩特市共享单车的投放,为呼和浩特市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小董同学通过手机扫码,解锁了一辆电动自行单车。如果她骑行电动自行单车在平直的乡间小路上做直线运动,且以恒定的功率

行驶。通过收集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 v - t 图象。在第 16 s 时速度达到 10 m / s ,然后以 10 m / s 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小董质量为 50 kg ,电动自行单车质量为 10 kg ,骑行时所受阻力恒为人和车总重的 1 15 .求:

(1)在 0 ~ 16 s 时间内,单车通过的路程         80 m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这段时间内,电动机对单车产生的牵引力         单车所受的阻力(选填

“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电动自行单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加在电动机上的电压为 50 V ,通过的电流 10 A ,电动机提供的电功率多大,该电动机的效率为多少,(不计机械摩擦损失),电动机线圈电阻是多少;

(3)在 0 ~ 16 s 时间内,单车通过的路程。(提示:能量守恒。动能计算公式为 0 . 5 m v 2 m 表示质量, v 表示速度)

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实心铝块B、C的体积均为10cm3,已知铝的密度为2.7g/cm3。当B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若用铝块D替换C,使A在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不计水与B之间的摩擦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则D的质量应为:

A.7g
B.10g
C.17g
D.27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浮子流量计

气体的流量一般指单位时间内流过通气管道的气体体积,流量等于气体的流速和通道横截面积的乘积。生活生产中经常要对气体的流量进行控制,例如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阀门控制氧气瓶输出氧气的流量,在管道中接入流量计,可以反映流量的大小。

浮子流量计是一种常用的流量计。其结构如图所示,一个上粗下细的锥形管,管内倒放着一个铝制的圆锥体浮子。工作时,气体从锥形管下端流入,向上冲击浮子,然后流过圆锥体浮子底面与锥形管之间的环形空隙,从上端流出。如果浮子受到气流的冲力大,就会向上移动,环形空隙加大,气体流速变小,对浮子的冲力就会变小,这样浮子最终稳定在某一位置,这个位置的高低就反映了气体流量的大小。

(1)浮子流量计使用时,锥形管应处于   

A .水平方向 B .竖直方向 C .斜向上 D .斜向下

(2)浮子所受气体浮力很小,可以忽略。当浮子稳定在某一位置时,气流对浮子的冲力和浮子重力的关系是   

(3)对于某个制成的浮子流量计,浮子和锥形管之间的环形空隙的面积和浮子高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 k 1 ;气流对浮子的冲力和流速成正比,比例系数为 k 2 ;浮子的质量为 m 。当浮子稳定在高度 h 时,气体流量 Q 的表达式为 Q =   

(4)浮子流量计能反映的最大流量是有限的,如果要让这个浮子流量计能反映更大的流量,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改进措施:   

来源: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物体的外形、体积和运动速度有关。现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将体积相同、重力不同的 A B 两球连在一起, A 球重 4 N B 球重 5 N 。在两球匀速竖直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轻绳的拉力是    N

来源: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无风的雨天,雨滴着地前的一段时间内是匀速下落的,并且体积较大的雨滴着地时的速度也较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体积较大的雨滴下落的高度一定较大

B.

体积较大的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一定较长

C.

不同的雨滴匀速下落时,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

D.

不同的雨滴匀速下落时,体积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小

来源: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市某些餐厅用只能机器人送餐,送餐机器人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功能

迎宾、送餐等

质量

50 kg

移动速度

0 . 2 ~ 0 . 6 m / s

电池容量

12 Ah

功率

最大功率 100 W

工作电压

24 V

最大送餐质量

15 kg

(1)机器人身上有感应红外线信息的接收器,以便接受信息,则该接收器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2)机器人底盘的轮子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1米 2 ,求机器人水平运送3千克物体(含餐盘)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3)如果该机器人以最大功率在水平地面上以0.4米 / 秒的速度匀速前进10秒,求机器人行进过程中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

来源:2017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l、P2,则F1      F2,Pl      P2.(均选填“<”、“=”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质量为5kg,在水平拉力F="30N" 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为_______N ,正方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