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着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和质量相等的 A B 小球。将 A 放入容器内的水中, A 漂浮。取出 A 后(带出的水忽略不计),再将 B 放入容器内的水中, B 沉入容器底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的密度小于 B 的密度

B. A 受到的浮力大于 B 受到的浮力

C.放入 A 后比放入 B 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

D.放入 A 后与放入 B 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来源:2020年辽宁省抚顺市(葫芦岛)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体积为 2 × 10 4 m 3 ,质量为 0 . 5 kg 的矩形金属块放在容器底部,再向容器中加入水至 12 cm 深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   Pa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N ,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N (金属块与容器底没有紧密接触, ρ = 1 . 0 × 10 3 kg / m 3 ,取 g = 10 N / kg )

来源: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在水平面上的盛水容器中,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被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一根细线拉住后完全浸没在水中静止。如图乙,当将细线剪断后,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且有四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4 : 3

B.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为 1 : 4

C.图甲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图乙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D.图甲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图乙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来源: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9年4月23日,在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纪念日上举行了海军阅兵仪式。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军威。如图是最新入列的"101南昌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舰艇雷达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

B.

舰艇甲板上有凹凸不平的纹路是为了减小摩擦

C.

舰艇对水的压力与水对舰艇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舰艇上加装质量为50吨的装备,排水体积约增加 50 m 3

来源:2019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小红选用液体压强计和两个透明圆柱状的容器,分别盛适量的水和盐水进行实验,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

(1)小红将压强计的探头插入水中后,发现探头看上去变大了,这是因为容器和水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2)通过比较 B C 三个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的内部,  

(3)小红比较 C D 两个图得出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小明认为这样比较得出结论是不正确的,他的理由是:  

(4)小明利用量筒和一个带胶塞的小瓶,测量出矿石的密度,如图乙,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 V 0

②将小瓶放入量筒内,小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为 V 1

③将适量的矿石放入小瓶中,再将小瓶放入量筒内,小瓶仍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为 V 2

④将瓶内的矿石全部倒入水中,再将小瓶放入量筒内,读出体积为 V 3

根据以上信息计算(水的密度用 ρ 表示):在图乙③中,小瓶和矿石受到的浮力 F =   ;矿石的密度表达式为 ρ =   

来源: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正方体 A B ,密度均为 ρ ,他们的重力分别为 G A G B ,如图1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两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 p A p B ;如图2所示,匀速提升浸没在水中的 A 物体,匀速提升过程中 A 物体一直没有露出水面,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 % ,已知动滑轮重为 G 动,且 G : G A : G B = 1 : 4 : 32 ,滑轮组工作中不计绳子摩擦及绳重。求:

(1)水平桌面压强之比 p A : p B 是多少?

(2)正方体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来源:2017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的表演场景。若表演者脚下的楠竹的质量为 12kg ,排开水的体积为 0.06m 3 ,则楠竹受到的浮力为 _____N ,运动员和手中细竹竿共重 _____N 。( g=10N/kg )

图片1.jp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开原以盛产大蒜闻名,小越想知道开原大蒜的密度,他将一些蒜瓣带到学校测量。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他应向  (填“左”或“右” )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小越测得一个蒜瓣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   g

(3)他将蒜瓣放入装有 25 ml 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蒜瓣的体积为   c m 3 ,密度为   kg / m 3

(4)小越对实验进行评估,觉得蒜瓣太小,测得体积的误差较大,导致测得的密度不准。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

A .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

B .测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C .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

(5)同组的小爱同学测得一个装饰球 A 的密度为 ρ 0 ,他们想利用它测量一杯橙汁的密度,发现装饰球 A 在橙汁中漂浮,于是选取了测力计、细线和一个金属块 B ,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过程:

①用测力计测出装饰球 A 的重力为 G

②将装饰球 A 和金属块 B 用细线拴好挂在测力计下,并将金属块 B 浸没在橙汁中静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 F 1

③将装饰球 A 和金属块 B 都浸没在橙汁中静止(不碰到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 F 2 .根据②、③两次测力计示数差可知  (填“装饰球 A ”或“金属块 B ) 受到的浮力。橙汁密度的表达式 ρ 橙汁 =   (用 ρ 0 和所测物理量字母表示)。

来源:2020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质不同的小球,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在水中所受浮力相等的是 (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丁

来源: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将体积相等的 A B C 三个不同水果放入水中静止后, A 漂浮、 B 悬浮、 C 沉底,如图所示。关于它们的密度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

A.

F A > F B > F C

B.

F A > F B = F C

C.

ρ A < ρ B < ρ C

D.

ρ A < ρ B = ρ C

来源:2021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小聪同学利用水、弹簧测力计和金属块测量某液体密度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金属块的重力是    ,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所测液体的密度是    。(取

来源:202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气候变暖,冰川熔化加剧,是造成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之一。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与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就能推断海平面的升降。如图所示,是冰川漂浮在海面上的情景,若冰川的质量为 m ,海水的密度为 ρ ,水的密度为 ρ ,且 ρ > ρ g 用符号表示。求:

(1)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

(2)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

(3)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4)推断海平面的升降,并说明理由。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人用桶从井里取水,已知桶的容积是 6 L ,空桶的质量是 1 . 5 kg ,忽略绳子的重力。 ( ρ = 1 . 0 × 10 3 kg / m 3 g = 10 N / kg ) 求:

(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用绳子把桶放到井里,进入一些水后,桶仍然漂浮在水中,此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是 3 × 10 3 m 3 ,桶受到的浮力;

(3)将一满桶水从桶底刚好离开水面开始匀速提高 5 m ,绳子的拉力做的功;

(4)提水的效率。

来源: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根细绳,要求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小强将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示数如图甲示数,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示数如图乙示数,则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小石块的密度为   g / c m 3 (已知水的密度为 1 . 0 × 10 3 kg / m 3 g 10 N / kg )

来源:2017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远望6号”远洋测量船,排水量为25000吨,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N .“远望6号”可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完成对各类航天飞行器的海上跟踪、测控任务。满载的测量船在密度不同的海域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填“相同”或“不同” ) 。船静止在测控点,水下 3 m 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 ( g 10 N / kg ρ 海水 = 1 . 03 × 10 3 kg / m 3 )

来源:2020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