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音色 / 选择题
初中物理

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

B.地震时,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是超声波

C.学习时,响亮的广场舞音乐声对同学们来说是噪声

D.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来源:2017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敏利用微信和朋友进行视频聊天,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敏从手机中听到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C.小敏能分辨出朋友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D.手机屏幕的画面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

来源:2017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雷雨天,电闪雷鸣,关于其中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堵上耳朵听到雷声变小,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我们能分辨雷声和雨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响度不同

C.我们先看见是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比声音传播得快

D.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电磁波

来源: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水中鱼群的

C.给机器加橡皮垫来减弱它的振动,是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噪声

D.响度主要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来源:2017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听声辨人主要是由于声音的响度不同

B.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气孔是用改变空气柱长短的方法来改变音色

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来源: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C.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

来源: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

D.乐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来源:2016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

B.

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D.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来源:2018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鼓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2020年央视春晚,由6位央视主持人共同表演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作为春晚临时增加节目,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高度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表演者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C.

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D.

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

来源:2020年甘肃省甘南州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

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D.

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来源:2019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

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

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

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来源:2018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 8m/s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来源: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辨析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来源: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音乐会上,演员正在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空气柱在振动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

D.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来源: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华听到楼下的李明大声喊他去踢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张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李明的喊声越大,他声音的音调越高

C.李明的喊声越大,他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D.张华根据喊声的音调判断出是李明

来源:2017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音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