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B金属箔的张角 ,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是 .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液体 的温度升高比较快;两者相比,液体B的比热容比较 .
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是0.1A.当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8V时,该电阻的阻值等于 Ω.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2,比热容之比是1:3,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5,则甲、乙两物体的升高温度之比是 .
为了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钢丝的直径,小杰同学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然后他再用标准的刻度尺来进行相关的测量,如图所示.则
(1)线圈的长度是多少cm?
(2)细钢丝的直径是多少mm?
(3)小杰同学通过改变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的圈数后,再测量线圈的长度,五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A,17.82cm、B,17.83cm、C,17.81cm、D,17.28cm、E,17.81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哪个?线圈的长度是多少cm?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则AB段的路程sAB= 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 B.2.357cm | C.2.35cm | D.2.4cm |
图中圆柱体直径为 cm,小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为6.58cm、6.60cm、6.59cm、6.61cm、6.95cm,更接近真实值的是 cm.
下面是关于探究“小车斜面下滑速度的变化”的实验:
(1)本实验的原理是 .
(2)在实验中,除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停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停表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1s),用刻度尺测出s1=160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 m∕s.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应用的是凸透镜 |
B.近视眼镜片应用的是凸透镜 |
C.老花眼镜应用的是凹透镜 |
D.照相机镜头应用的是凹透镜 |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下滑的运动规律的装置,该同学装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该同学实验探究中获得数据如表格中所示,请帮助该同学完善表格内容;分析数据可知,小车在斜面上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将 (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
路段 |
路程s(m) |
时间t(s) |
速度v(m/s) |
第1段 |
20 |
1 |
|
第2段 |
20 |
0.8 |
|
第3段 |
20 |
0.4 |
|
按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 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细铜丝的直径是 mm.(保留2位小数)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