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体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导线电阻比铁导线电阻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只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增大
D.导体的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小明测量不同型号铅笔在纸上涂划所得线条的电阻,实验步骤如下:
(1)用铅笔在纸上画出两段长为 的线条,在其中一段线条上重复涂划3次,另一段6次;
(2)换用不同型号铅笔重复(1)的操作,得到多组等长等宽的线条如图;
(3)测出每段线条两端的电阻记录在表中。
铅笔型号 线条两端电阻 重复涂划次数(次) |
|
|
|
|
|
低 高 |
|||||
3 |
① |
0.79 |
0.67 |
0.49 |
③ |
6 |
② |
0.65 |
0.43 |
0.28 |
④ |
根据实验数据,可推测电阻最小的是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灯丝、碳棒、发光二极管(LED)都由导体制成
B.给手机充电时,手机的电池相当于电源
C.闭合电路中,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向电源的负极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如图所示,用一条中间较窄的锡箔纸把电池正、负极相连,稍候发现锡箔纸较窄处的纸先燃烧起来。关于此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锡箔中电子从电池正极流向负极
B.锡箔较窄处的电阻较小
C.锡箔升温是电流热效应造成的
D.锡箔较窄处的电流较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
B. |
电路中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
C. |
把一根铜丝均匀拉长后电阻变小 |
D. |
长时间使用的手机发烫,是因为电流的热效应 |
导体的电阻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 |
导体的材料 |
B. |
导体的粗细 |
C. |
导体的长度 |
D. |
导体两端的电压 |
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和BC两段导体,长度相同,AB的横截面积比BC的小,将它们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串联接入电路中,不计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通过两段导体的电流:I AB<I BC |
B. |
两段导体的电阻值:R AB=R BC |
C. |
两段导体的电阻值:R AB>R BC |
D. |
两段导体发热的功率:P AB<P BC |
如图所示,将一根铅笔芯通过两个夹子接入电路中,当只把右端夹子向左移时,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小灯泡变亮。导致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主要因素是( )
A. |
材料 |
B. |
长度 |
C. |
温度 |
D. |
横截面面积 |
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
B. |
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 |
C. |
导体的电阻大小只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
D. |
电学中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
电阻触摸屏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登设备上已普遍使用,当手指在触摸屏表面施以一定的压力时,触摸屏通过分别识别触摸点的水平与竖直位置,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时,触摸点P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上部分电阻为R1,下部分电阻为R2,结构可等效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若测得R2两端电压增大,则可知R2阻值以及触摸点P到屏下端的距离将分别( )
A.增大 减小B.增大 增大C.减小 增大D.不变 减小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要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可以选用表格中的导体代号是
导体代号 |
长度 |
横截面积 |
材料 |
1.0 |
0.3 |
锰铜 |
|
1.0 |
0.6 |
锰铜 |
|
0.5 |
0.6 |
锰铜 |
|
1.0 |
0.6 |
镍铬合金 |
A.、B.、C.、D.、
实验室里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铜导线减去一半,那么剩下部分与原来比较电阻将( )
A.不变B.变大C.变小D.不能判定
如图所示,选取一根自动铅笔芯,固定夹子A,夹子B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灯泡变亮
B.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灯泡变亮
C.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灯泡变暗
D.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灯泡变暗
如图所示,选取一根自动铅笔芯,固定夹子A,夹子B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灯泡变亮
B.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灯泡变暗
C.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灯泡变亮
D.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灯泡变暗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