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实验题
初中物理

小刚利用如图甲所示实物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压恒为6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四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1)图甲中部分导线已连好,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这种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等效替代法
(3)实验数据如下表,第2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A。

次数
1
2
3
4
电阻/Ω
5
10
15
20
电流/A
0.40
/
0.13
0.10

 
(4)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5)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小刚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   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亮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中如下图所示。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1)如图甲,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烧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则花生米完全浸没在水中下沉时所受的浮力      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图乙,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充分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处于      状态,随即停止加盐。
(3)如图丙示,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
(4)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9g,如图丁示,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为     mL。
(5)通过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可知花生米的密度,本实验中花生米的密度为        g/cm3(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正确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同学进一步实验,当把烛焰放在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的实像。
(3)应用(2)中描述的凸透镜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 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人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人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黑心秤"的说法传闻称许多菜市场的商家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这样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会大于商品的质量导致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短斤缺两,电子秤下放上衬垫物真会这样吗?
[实验与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准备了电子秤、称量物(100克、300克、500克砝码各1个),泡沫板,毛毯、纸板,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1。

[分析与结论]
通过对表1实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问题与猜想]
用毛毯作为衬垫物时,电子秤显示的示数有偏差是什么因素引起的?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思考和讨论后认为可能与毛毯太软引起电子秤倾斜有关为此,他们又制定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与记录]
把电子秤置于水平木板上,调零后放上砝码测量,改变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a的大小,调零后继续实验,如图,结果记录如表2。


由表中数据可知,科学兴趣小组成员不仅研究了电子秤示数变化与电子秤是否倾斜有关,还研究了      
[分析与推理]
科学兴趣小组为寻找电子秤倾斜后示数减小的原因,查阅了电子秤的电路原理图(如下图)了解到电子秤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解释电子秤示数随倾角增大而减小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育才中学初3.1班学生在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后,某兴趣小组欲进一步探究学习,现将其改变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与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提供了以下实验器材
A.待测小灯泡L(额定电压3.0V,额定功率1.8W)  D.滑动变阻器R(0~10Ω)
B.电压表V(量程0~3V,量程0~15V)   E.定值电阻R01=5Ω,R02=10Ω,R03=15Ω
C.电流表A(量程0~0.6A,0~3A)    F.蓄电池,电压U=12V.
G.开关一个S,导线若干.
(1)为了比较精确的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2)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定值电阻R0应选      。(选填“R01”或“R02” 或“R03”)
(3)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
(4)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    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
(5)该小组同学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将电功率P作为纵坐标,U2作为横坐标,采用描点法,在坐标纸上作出了P-U2图像,并画出该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像,请你指出:所作图像的错误之处是        ;作图时,坐标取值不恰当之处是           
(6)假设实验中所给的实验器材电流表已损坏,老师又给了一只电压表,该组同学仍完成了实验。请你帮他们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要测量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路图如图甲所示。使用的电源电压约为6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5Ω  2A”。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选填“a”或“b”)端。
(2)该同学将滑片移至正确位置后,闭合开关,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V。为了保证小灯泡不被损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为了能测出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测量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L的电功率,其中电源电压为定值,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A”字样.

(1)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滑,灯泡变亮.)
(2)在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到     端(选填“A”或“B”).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并按正确的步骤操作,闭合电键S,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1V和0.1A,但是小灯泡几乎不亮,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3)移动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U =    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为图乙所示I=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     Ω(保留一位小数).小明移动滑片,测出多组电流和电压值,分析数据后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与电压值不成正比,检查两电表均无故障,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4)小明同学还想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拿来几个定值电阻替代小灯泡,先把5 Ω电阻连入电路,实验中,将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2V,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紧接着小明想更换电阻再做两次实验,可供选择的电阻有10 Ω、20 Ω、30 Ω、60 Ω定值电阻各一个.
①为了保证实验成功,他应该选择的电阻是_______Ω和_______Ω;
②该实验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                            
(5)你认为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4)中实验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①探究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和它的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②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测量物体的长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常州)2014年5月,考古学家在长城板厂峪段修复过程中,发现泥土烧制的象棋子,小明和小华在参观考察过程中,因地制宜,尽力用可乐瓶、小口径量筒(口径比象棋子小)、水以及常见生活材料,各自测的象棋子的密度.
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算出象棋子的密度.(两种都做,以第一种为准)
方法一:

①把吸管一端水平插入可乐瓶侧壁,另一端开口朝下,往可乐瓶里缓缓倒水,直至水面升到吸管水瓶端口,将空的量筒正放在吸管下端开口处.
②把一泡沫块轻轻放入可乐瓶使之漂浮在水面.
③用细线拴住像棋子轻轻放入可乐瓶,象棋子下沉至瓶底.
④取出像棋子并轻轻放置在泡沫块上方,泡沫块儿和象棋子漂浮在水面.
方法二:

①往可乐瓶内装适量水,另外在量筒内装一些水.
②用保鲜薄膜(质量不计)包住象棋子,轻轻放入可乐瓶使之漂浮在水面,在可乐评侧壁水面处做记号A.
③取出保鲜薄膜和象棋子,把量筒内的水缓缓倒入可乐瓶直至瓶内水面上升至记号A.
④用细线拴住像棋子并放入可乐瓶,象棋子下沉至瓶子底,在可乐瓶侧壁水面处做记号B.
⑤取出象棋子,把量筒内的水缓缓倒入可乐瓶直至瓶内水面上升至记号B.
实验数据如图所示,g取10N/kg,问:
(1)你选择方法     进行计算.
(2)象棋子的密度为多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间的关系。所用实验器材是:电源(两节干电池)、电流表(0~0.6A,0~3A量程已损坏)、电压表:(0~3V , 0~15V)、电阻箱R1(0~999.9Ω)、滑动变阻器R2(20Ω,2A)、开关、导线若干。
(1)按要求完成图乙的实物图连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2)在探究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小华按要求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                 
(3)在探究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间的关系时,小明直接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电流与电阻不成反比,他判断的依据是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序号
电阻R/Ω
电流I/A
1
3
0.5
2
6
0.33
3
9
0.25

 
(4)就本实验所用器材,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若保持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2V,为能完成实验,电阻箱R1可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保留一位小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          是15.00cm。
(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       (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_位置。

(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上图中,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应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该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厘米(选填“10”、“12”、“15”),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向左移动时,应将光屏向     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选填“左”或“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宝宝和玲玲同学想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猜想与假设】
(1)宝宝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2)玲玲同学猜想: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宝宝和玲玲同学分别从实验室中选取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干电池,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宝宝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       ;检查电路无误后,开始实验,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

实验次数


I/A
1
0.16
0.16
0.32
2
0.20
0.20
0.40
3
0.22
0.22
0.44

(2)玲玲同学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开始实验,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

实验次数
 
 
I/A
1
0.10
0.20
0.30
2
0.14
0.28
0.42
3
0.18
1.80
0.54

【分析与论证】
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宝宝同学得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玲玲同学得出:并联电路总电流有时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评估】
(1)宝宝同学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                              。
(2)玲玲同学的实验记录表格中,实验次数             读数错误,原因是                              。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1条即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缺少的数据为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有用功
W有/J
测力计
拉力F/N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总功
W总/J
机械
效率η
1
2
0.1
0.2
0.9
0.3
0.27
74.1%
2
4
0.1
0.4
1.6
0.3
0.48
83.3%
3
4
0.1
 
1.1
0.5
0.5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    
(4)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