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a所示的滑轮组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
测力计的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
1 |
6 |
3 |
2.5 |
9 |
2 |
6 |
5 |
2.5 |
17 |
3 |
6 |
8 |
2.5 |
24 |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 b所示.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额定电压为6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已知滑动变阻器上标有“l2Ω 1A”的字样,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2分)
(2)在甲图上补画一根导线,使得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暗.(2分)
(3)连好电路后,要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应先将滑片P移至__________(选填“a”“b”)端,再闭合开关S,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2 V,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2分)
(4)调节滑片P,当P移至ab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5)继续调节滑片P,当P移至另一点时,灯泡偏亮,读出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6.5 V、0.52A .
(6)根据实验过程填完下表. (2分)
小东通过学习知道了“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这个规律,于是他认为:并联电路的支路越多,通过每个支路的电流就越小。请你通过实验证明,小东的结论是错误的。
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符合实验要求的稳压电源(即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开关、已调零的电流表各1个,灯泡3个、导线若干。
请画出电路图,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小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1是定值电阻,R2是电阻箱。实验时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在下表中记录了各次实验中电流表A1的示数I1与电流表A2的示数I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归纳出I1与I2的关系式为: 。
I2/A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I1/A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小李在测定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得到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序号 |
物重G/N |
提升重物高度h/m |
绳端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6 |
0.1 |
2.5 |
0.4 |
60% |
2 |
16 |
0.1 |
5 |
0.4 |
80% |
(1)该实验采用的实验装置图应为图中的 (填“甲”或“乙”) 。
(2)比较两组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选填“高”或“低”) 。
如图所示为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木板上有三条横截面积相同的金属丝,其中AB是镍铬合金丝,CD是锰铜合金丝,且它们的长度相等;EF也是镍铬合金丝,其长度为AB的二分之一。利用这个装置上的AB和CD两条金属丝,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 是否有关;利用AB和EF两条金属丝,可以探究导体电阻与 是否有关。
图中所示为研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一种实验装置。某小组同学每次都让重锤从高处由静止下落,砸到粘有橡皮泥的小铁桌面上,并使小铁桌的桌腿陷入细沙中一定的深度。他们观察到:在重锤下落高度不同的情况下,桌腿进入细沙中的深度不同。老师告诉他们,桌腿进入细沙中的深度越大,反映出重锤对小铁桌做的功越多,表明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他们用m表示重锤的质量,H表示重锤距小铁桌的高度,h表示桌腿进入细沙中的深度,并将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序号 |
重锤质量 m/kg |
重锤距小铁桌的高度H/m |
桌腿进入细沙中的 深度h /m |
1 |
0.1 |
0.6 |
0.024 |
2 |
0.1 |
0.9 |
0.030 |
3 |
0.2 |
0.3 |
0.024 |
4 |
0.2 |
0.6 |
0.035 |
(1)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 相同的情况下,重锤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 (选填“大”或“小”)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举起高度相同的情况下,重锤的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使杠杆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当杠杆上不加挂任何物体而处于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上翘,此时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中甲中,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格等距。小明在图甲中的A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1的方向 (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大小为 N。
(3)若在A处施加斜向上的力F2,如图乙所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2将 F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原理是 。
(2)所测路程为 米。
(3)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 。
(4)假设所用时间为7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 m/s。
(5)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如下问题,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
温度/℃ |
…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5 |
98 |
98 |
98 |
98 |
… |
(1)他仔细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2)以上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的记录。
(3)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你认为沸点不是100℃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
(5)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如下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图象并回答:
(1)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 ,固体的熔点为___________。
(2)这种物质在固态时的名称为 .
(3)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持续了 分钟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6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是2.5V,电阻大约10Ω左右,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R1和R2的最大阻值分别为10Ω、50Ω,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是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A.更换小灯泡 |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
C.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 D.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
(3)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成的U-I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的电阻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继续滑动滑片小灯泡突然熄灭,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而电压表有示数,那么发生的故障是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V.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设计了图中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R为定值电阻,
R′为滑动变阻器。试验后,数据记录在表1和表2中。
(1)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了 法。
(2)根据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乙所示的实物。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a.由表1可得:
b.由表2可得:
(4)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再换用10Ω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 3V(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此时应向 (填“左”或“右”)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仍为3V。
(8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额定电流为0.25A,小灯泡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小灯泡额定电压的1.2倍。(温度越高小灯泡电阻越大)
(1)小明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接下来小明将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了电压表的量程
(2)从图中可看出,小明正确地把电流表小量程接入了电路。请写出小明确定用电流表小量程的分析与论证过程。
(3)画出实验用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4)假设小刚所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为5Ω,其他器材与小明的相同,小刚能否完成该实验并说明理由。
(5)小刚想接着探究“小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电功率的关系实验时,用数量和规格均满足实验要求的定值电阻代替了滑动变阻器。请分析说明用定值电阻代替滑动变阻器做实验的两点不足
① ;
② 。
实验室要测量一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RX.能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滑动变阻器R(100Ω 2A)和电阻箱R0(0~9999Ω、5A)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各组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下面是其中三组同学的设计方案(电路图)。
(1) 你认为三种设计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可行的方案中,你认为_______ 组的设计方案可以让测量结果更准确。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