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为方便测量力臂,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之在 位置平衡。
(2)如图1,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端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将 (选填"保持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
(3)如图2是一个加宽的杠杆装置,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只将左侧的钩码改挂到 点正上方的 点,力臂是线段 (选填" "" "或" " ,此时杠杆 (选填"仍能"或"不能" 保持平衡。
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
(1)如图 ,将两个表面磨平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甚至无法被重物拉开,是因为铅块的分子间存在 。
(2)如图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
(3)如图 ,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实像。将蜡烛移至 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再次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烛焰在屏上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生活中常用的合金是一种复合材料,复合材料通常是由起搭建作用的基体材料和分散于其中的增强材料两部分组成。由于两种材料的共同作用,使合金具有不同特性。下表提供了黄铜和青铜两种合金的部分信息。
合金 |
基体材料 |
增强材料 |
特性 |
应用 |
黄铜 |
铜 |
锌 |
易加工 |
仪表 |
青铜 |
铜 |
锡 |
耐磨 |
齿轮 |
现有两卷粗细相同的黄铜线和青铜线,请你添加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黄铜和青铜的导电性哪个强?
(1)实验器材: 。
(2)实验步骤: 。
(3)实验结论: 。
下雪天,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向雪中撒盐,引发了他的思考:雪的熔点可能与所含杂质的多少有关。小明知道,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于是,他回家拿盐水做了实验,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盐水浓度 |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6 |
凝固点 |
0 |
|
|
|
|
|
|
|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盐水凝固点随浓度变化的图象。
(2)分析实验数据可获取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
(3)为了减少因路面积雪造成的交通事故,请你再列举一条具体措施: 。
"圆梦"学习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其他接法合理即可)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动。但用手按住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4)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又测出了几组数据,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小伟在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 台上。图甲是小伟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 。
(2)纠正上述错误后,小伟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则小矿石的质量为 。
(3)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是 ,小矿石的密度是 。
(4)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将蜡烛和光屏移动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
(3)改变蜡烛位置,移动光屏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到 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大豆、花生等食材制作了美味豆浆,为测量豆浆的密度,他们从实验室借来相关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要使天平水平平衡: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 为止。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
③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 ,
④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方案二: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 ,
③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豆浆的质量 ,
④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方案三: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读出豆浆的体积 ,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
③将量筒中的豆浆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 ,
④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3)分析以上三种方案,请写出你认为合理设计方案中豆浆的密度表达式 ;你再任选其中一个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分析不合理设计方案的原因:如方案 ,是由于在测量豆浆的 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使得计算出的豆浆密度值偏 。
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后,小雨同学还想进一步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使用的装置如图所示:铁块 、 上绕有导线并与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源、灯泡组成电路。线框 与灵敏电流计 相连。(线框 在铁块 、 上方,实验过程中线框不扭转)
【猜想与假设】
小雨做出了如下猜想: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弱有关;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小雨探究猜想 的设计思路如下:改变电磁铁的 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实验保持线框沿竖直向下穿过电磁铁磁场的速度相等,观察并记录每次实验中灵敏电流计 指针偏转的格数。
(2)要探究猜想 ,实验时应保持电磁铁 不变,改变线框切割磁感线的速度进行多次实验,分别记下每次实验中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格数,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
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
电流计指针偏转格数 |
1 |
慢速 |
1.5格 |
2 |
中速 |
2.5格 |
3 |
快速 |
4格 |
【分析论证】
(3)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都相同时, ,闭合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
【交流评估】
(4)实验中用电磁铁代替永磁体的好处是: 。
(5)按照小雨的设计思路探究猜想 ,实验时在操作上存在的困难是: 。
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王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王丽的猜想是否正确。
(1)实验时,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温度和液体的 都相同。
(2)实验室已提供了用规格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酒精和水的甲、乙、丙、丁4个样品,如图1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 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
(3)若一个同学正确选好两个样品后,将一个放在温暖的室内,另一个放在寒冷无风的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研究。这个同学设计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控制 相同。该同学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了正确实验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2所示。据此,你认为王丽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的。
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用三节干电池供电,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根据实际情况,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 (选填"0﹣3V"或"0﹣15V"),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
(2)按照原理图连接好电路,如果使用了旧灯泡(灯丝已烧断且不知晓),闭合开关准备继续实验,这样操作很容易造成 损坏,为避免此事故发生,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
(3)更换灯泡后,调节电路使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某同学从路边拾来小石块想测出它的密度。
(1)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将小石块放入左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天平平衡。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m= g;
(3)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记下示数V 1,再将石块轻轻浸没在量筒里,记下示数V 2,则石块密度表达式为ρ= (用所给字母表示)
(4)以上实验过程中,可能缺失的步骤是 ;
(5)重新正确操作并得出实验结果后,有同学发现使用的砝码生了锈,则这次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正确安装并调节装置后,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1)当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使像变清晰,某同学发现光屏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同时还向光屏上方偏了些,为使像回到中央可将凸透镜往 (选填“上”或“下”)稍稍调节;
(2)移动中光屏上再次成清晰像后,将光屏和蜡烛位置互换,屏上一定成 的实像。
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重1N。
(1)实验前需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若在A点挂有2个钩码,则B点要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
(3)若A点钩码数不变,取下B点钩码,用测力计作用在C点,为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测力计上最小示数为 N,方向 。
晓东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不变。
(1)晓东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乙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选定某一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①每次改变电阻R的阻值后,要进行的操作是 ,并记下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②在做第4次实验时,将电阻R的阻值从15Ω调为20Ω后,就直接记录电流表示数,这个示数可能是 (选填A、B、C、D选项)。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R/Ω |
5 |
10 |
15 |
20 |
25 |
I/A |
0.6 |
0.3 |
0.2 |
0.12 |
A.0.2A B.0.18A C.0.15A D.0.13A
③晓东同学及时更正错误,完成实验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