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实验。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方法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③收集满一集气瓶氧气,用燃烧匙将在空气中点燃的蜡烛转移至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2)用锌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干燥的氢气,并测定ag某不纯氧化铁样品中 的质量(杂质为铁粉),设计了实验方案,所选仪器按“ ”的顺序连接( 、 为浓硫酸洗气瓶),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进行实验。
(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
①在该装置中,洗气瓶 的作用为 。
②在加热或点燃氢气实验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 ,以免发生危险。
③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仪器A处玻璃管内药品的质量,来求算该样品中 的质量。反应前将ag氧化铁样品装入仪器A玻璃管内,充分反应后冷却,测得此时仪器A玻璃管内药品的质量为bg,则ag此氧化铁样品中 的质量为 g(结果用代数式表示)。
(1)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作为“太空教师”,在空间站开设了“天宫课堂”。他们在轨演示的太空实验,激发起大家追寻“科学梦”“航天梦”的热情。
①航天员王亚平通过化学实验“变”出五色的奥运五环。这个化学实验用到的试剂中有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在这四种溶液的溶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下列的 (填选项序号之一)。
A. |
|
B. |
|
C. |
|
D. |
|
②在空间站中有电解水制氧系统,该系统利用循环水制取氧气,从而使氧气可重复供人呼吸,而生成的氢气可以与收集到的 在特殊反应器内转化为水和甲烷( )。
a.在18kg水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kg。
b.写出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 )的化学方程式: 。
(2)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和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 时, 的溶解度为 g。
② 时,向50g水中加入6g 固体,经搅拌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将 时相同质量的 饱和溶液和 饱和溶液均降温至 ,此时所得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较为 (选填“前者大”“后者大”“相等”之一)。
(1)按要求从镁单质、氯化钾、二氧化硫、氢氧化钠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烧的金属
②导致酸雨的氧化物
③一种易溶于水的碱
④一种易溶于水的盐
(2)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观念的重要措施。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各项叙述中,不符合保护环境、绿色发展要求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 |
推广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 |
B. |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
C. |
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海洋 |
D. |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
②二氧化碳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指标性物质。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水的天然循环给陆地带来淡水。在水天然循环的蒸发、蒸腾环节中,水分子的能量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淡水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天然淡水的人工净化流程中,有加入液氯( )或用紫外灯管照射的环节,该环节的作用是下列各项中的 (填选项序号之一)。
A. |
杀菌消毒 |
B. |
软化硬水 |
C. |
去除可溶性矿物质 |
D. |
去除固体杂质 |
④应用新能源,有利于节能环保。城镇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能量储存在蓄电池内,夜间供照明灯发光。请将合适的能量形式填写在下列框图中的C处,使框图完整反映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填选项序号之一)。
A. |
增大 |
B. |
减小 |
C. |
保持不变 |
D. |
不能确定 |
取26g某单质铜和单质锌的混合物样品放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搅拌,恰好完全反应,静置。一定温度下,在烧杯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和25.9g固体。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比加入的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大0.1g |
B. |
反应后烧杯底部所得固体呈红色 |
C. |
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
D. |
该混合物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75% |
实验室中有一定质量的 和 的混合溶液,现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通过分析图中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
滤液中一定含有 、 、 |
B. |
滤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
C. |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
D. |
现象X为有大量气泡冒出 |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方案 |
A |
|
|
通过足量 溶液,干燥 |
B |
溶液 |
|
加入适量 溶液,过滤 |
C |
溶液 |
|
加入过量 粉末,过滤 |
D |
|
|
高温煅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已知某溶液X是 溶液和 溶液两者之一,又知甲、乙、丙三种试剂分别是稀硫酸、 溶液、 溶液三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试剂,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
加入试剂 |
甲 |
乙 |
丙 |
实验现象 |
产生白色沉淀 |
无明显现象 |
产生蓝色沉淀 |
A. |
甲是 溶液 |
B. |
溶液X是 溶液 |
C. |
乙是稀硫酸 |
D. |
上表中蓝色沉淀是 |
建构模型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为氧化物
B. 的数值为2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D.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不变
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 |
控制燃烧条件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
B. |
任何溶液都只含一种溶质 |
C.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D.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 直冷制冰新技术,该技术通过 汽化吸热完成制冰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
属于氧化物 |
B. |
液态 汽化属于化学变化 |
C. |
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
D. |
该制冰过程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变 |
某同学在常温下进行了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向20mL0.4%的 溶液(预先滴入3滴酚酞试液)中逐滴滴入0.4%的稀盐酸。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溶液pH随所滴入稀盐酸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烧杯中的溶液在a点时显红色 |
B. |
在b点时溶液中 和 恰好完全反应 |
C. |
在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呈酸性 |
D. |
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里 逐渐减少 |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
被动吸烟对身体健康无害 |
B. |
室内使用煤炉要防止 中毒 |
C. |
75%的医用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 |
D. |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保质期 |
化学观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
B. |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
C.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能量变化 |
D. |
和 都属于碱 |
如图所示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
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
B. |
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C. |
该粒子呈电中性 |
D. |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