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
下列除去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
A |
Cu粉 |
Fe粉 |
足量CuSO4溶液 |
B |
KNO3溶液 |
NaCl |
蒸发结晶、过滤 |
C |
CO2气体 |
CO |
点燃 |
D |
NaOH溶液 |
Ca(OH)2 |
过量CO2 |
A.AB.BC.CD.D
酸性锌锰干电池的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碳粉,二氧化锰、氯化锌和氯化铵等组成的填充物,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原料.请回答:
(1)废电池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和 ;滤液中主要的阴离子是 ;
(2)欲从滤渣中得到较纯的二氧化锰,最简便的方法是 ,其原理是 .
同学,你骑过共享单车(又称为公共自行车)吗?随着共享单车在我国城市逐渐普及,“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健康出行”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下面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进一步认识共享单车,回答有关问题。
据了解,由于各种原因,共享单车的损坏在一些城市比较严重。除了必要的维修之外,较多的损坏车辆,必须进行回收利用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如图是某厂利用来自于损坏共享单车的合金废料(含Fe、Cu和Al)制取FeSO4和CuSO4溶液的流程示意图(部分生成物已略):
(1)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R═2NaAlO2+3H2↑,R的化学式为 。
(2)由Cu制取CuSO4溶液有以下三种途径:
Ⅰ.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Ⅱ.2Cu+O22CuO CuO+H2SO4═CuSO4+H2O
Ⅲ.3Cu+8HNO3═3Cu(NO3)2+2NO↑+4H2O
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最佳途径是 ,理由是 (任举一点)。
(3)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则剩余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下列实验方案和现象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为了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可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为了鉴别衣料中的羊毛纤维和棉纤维,可用燃烧并闻气味的方法
D.为了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用刚洗过的手直接拿取生石灰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
将铁粉分别浸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 |
B |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
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 |
C |
实验室制取CO2 |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 |
D |
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
灼烧 |
A.AB.BC.CD.D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O(CO 2) |
适量O 2 |
点燃 |
B |
NaCl溶液(Na 2CO 3) |
过量CaCl 2溶液 |
过滤 |
C |
KNO 3溶液(K 2SO 4溶液) |
适量Ba(NO 3) 2溶液 |
过滤 |
D |
FeCl 2溶液(CuCl 2溶液) |
足量镁粉 |
过滤 |
A.AB.BC.CD.D
下列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海水晒盐的方法获得粗盐
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氧气和空气
C.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木炭粉
D.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检验未知液是否含有CO32﹣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 |
铜片上有划痕 |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
B |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 |
木棍变黑 |
硫酸有强酸性 |
C |
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
无色溶液一定是酸 |
D |
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
有气泡产生 |
该物质一定含CO32﹣ |
A.AB.BC.CD.D
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中,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 |
B |
稀释浓硫酸 |
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里,并不断搅拌 |
C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 |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
D |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 |
A.AB.BC.CD.D
向稀盐酸中滴加一定量的Ca(OH)2溶液如图甲;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
已知: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回答问题:
(1)由图乙可以推知:甲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 (填化学式)。
(2)c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欲将甲反应后的溶液调节至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物质是 (填序号)。
A.CaO B.Ca(OH)2 C.CaCO3。
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方 案 |
A |
鉴别羊毛线与棉纱线 |
分别灼烧,闻气味 |
B |
检验H2中是否混有CH4 |
将气体点燃,观察现象 |
C |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固体 |
分别取少量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D |
比较石灰水和肥皂水的碱性强弱 |
分别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并立即将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 |
A.AB.BC.CD.D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除去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气 |
通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
B |
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C |
除去K2SO4溶液中的MgSO4 |
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 |
D |
不用其他试剂,鉴别①稀硫酸②NaOH溶液③FeCl3溶液 |
鉴别出的先后顺序可以是③②① |
A.AB.BC.CD.D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固体碳酸钙中加入稀硫酸 |
未见大量气泡产生 |
两者不反应 |
B |
向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
有气泡产生 |
氢氧化钠已完全变质 |
C |
将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 |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铁能被氧气氧化 |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该溶液显碱性 |
A.AB.BC.CD.D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