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②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① ,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 。
【分析交流1】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b以外,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成Cu;
②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与稀硫酸的反应为: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2】红色固体a中含 有Cu2O是否会影响水组成的测定结果 (填“影响”或“不影响”)。
【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①是:Cu2O;
猜想②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丁同学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去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①玻璃管的质量;②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 的质量。
【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猜想成立。
某工厂综合加工海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试剂1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白色沉淀D是____________。
(3)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溶液B加入试剂2后,在溶液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4)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无水氯化镁会产生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双原子分子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
装置用来收集
(已知
的密度大于
的密度),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答题纸上将
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2)图中
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
瓶中,装置
的作用是.
(3)充分反应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用
试纸测试滤液
,其
约为1;
实验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
你认为,可说明硫酸有剩余。(选填"实验1"或"实验2")
(4)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答出两点即可。)
(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g,需要量取水。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可按下图流程进行: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步骤Ⅰ通过一步反应即可实现
B.步骤Ⅱ、Ⅲ、Ⅳ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纯氯化镁
C.步骤Ⅴ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该流程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4种
②该流程中采取的一种降低成本且减少污染的措施是 。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碱式碳酸镁晶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式碳酸镁晶体可以表示为xMgCO3•yMg(OH)2•zH2O;②Mg(OH)2、MgCO3受热均能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③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等物质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反应和吸收均进行完全。
【进行实验】取23.3g碱式碳酸镁晶体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打开活塞K,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数据见下表)。
|
装置C的质量 |
装置D的质量 |
步骤③ |
292.4g |
198.2g |
步骤⑥ |
296.9g |
207.0g |
④关闭活塞K,点燃酒精灯,使碱式碳酸镁晶体完全分解。
⑤停止加热,同时打开活塞K,通入空气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数据见右表)。
【实验分析】
①装置A的作用为 ,装置D的作用为 。
②反应后,装置B中的剩余固体是 ,质量为 g。
③该碱式碳酸镁晶体[xMgCO3•yMg(OH)2•zH2O]中,x︰y︰z = (写最简整数比)。
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
B.用图2所示的装置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制备NaCl晶体 |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
D.在实验室中,用图4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 |
用下图操作可完成甲、乙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一步是蒸发 |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的玻璃棒都是用来搅拌的 |
C.乙实验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烧杯刚刚用清水洗过,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
关于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
C.氢气还原氧化铜完毕,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 |
D.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少量可溶性氯化镁和难溶性泥沙,设计下图所示实验方案,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步骤①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步骤②、③中,操作X的名称是。
(3)步骤③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沉淀
的化学式是。
(4)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在学习化学的一年中,同学们做了教材上的八个基础实验,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
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 |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
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