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 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 NaCl固体,按图1进行实验(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
B.0℃时,甲中溶液可能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冷却KNO3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D.4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C.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实验室利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贮存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
C.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D.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
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
(2)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 。
(3)将某温度下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写一种)。
(4)在t3℃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如图为硝酸钾、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方法。
(3)比较在4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 氯化钠(填“>”“=”“<”)。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 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 2℃时,向80g水中加入20g甲,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
将30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t1℃、t2℃、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字母编号)。
(2)0℃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 。
(3)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编号)。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t1℃时,若向B点对应的烧杯中再加入30g水,搅拌,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②若要从D点对应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体X,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③t2℃时,将物质X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大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
(2)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降低”或“升高”)温度。
(3)20℃时,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B.20℃时,用a、b、c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b>a=c
C.将2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
(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 。
(4)R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现用R作图2实验,①②中没有固体析出,③中有固体析出。根据图示信息,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R是甲物质
B.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①②③中,只有③的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D.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t2℃时,配制14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A物质的质量是 g;
(3)现有t1℃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其变为饱和的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4)若B中含有少量的A物质,可采用 方法提纯B。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
(2)t 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3)现有含少量甲的乙固体,若要通过结晶法进行提纯乙(甲与乙不发生反应),现有下列实验步骤可供选择:
①取一定量的水将固体溶解②充分冷却后过滤③趁热过滤④加热蒸发至大部分晶体析出⑤加热蒸发至溶液接近饱和⑥停止加热用余热将溶液蒸干⑦用少量水洗涤晶体并烘干。合理的操作顺序为 (按顺序填编号)。
(4)t 3℃时,取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均不含结晶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则剩余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
(5)t 2℃时,配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相等的是 (填字母)。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分数
D.溶解度
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KNO3和NaCl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
(2)20℃时,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是 。
(3)为了使NaCl溶液中的溶质全部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 结晶。
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溶解度较小的是 (选填“KNO3”或“NaCl”);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从海水中获得粗盐不采用降温结晶方法的原因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不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可采用加KNO3的方法
B.2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NaCl大于KNO3
C.3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甲,降温至20℃得到溶液乙,再降温至10℃得到溶液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甲=乙>丙
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
(1)用水可以获得氢气。请写出一个由水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水还可以用于鉴别物质。水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依据的是 。
(3)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①下列溶液用水作溶剂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生理盐水
B.碘酒
C.葡萄糖溶液
②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g;
③如图为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欲使a点所示溶液变为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④20℃时,用精密仪器称量5.85g NaCl和7.90g NH4HCO3,放入盛有50.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有晶体析出。请结合下表分析,理论上析出的晶体及晶体的质量分别为 。
20℃时,五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 |
NaCl |
NH4HCO3 |
NH4Cl |
NaHCO3 |
Na2CO3 |
溶解度/g |
36.0 |
21.0 |
37.2 |
9.6 |
21.5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