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这些方法中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只有①② | B.只有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现有一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这些方法中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只有①② | B.只有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和8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 |
B.该物质在60℃时的溶解度比40℃时的溶解度大 |
C.4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D.将8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
取70 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 g水,析出4 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A.1:7 | B.3:5 | C.2:5 | D.3:8 |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
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
C.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的硝酸钾溶液 |
D.将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 |
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 g |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 |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A.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
B.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 |
D.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霜” |
下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40 |
50 |
58 |
68 |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是25%
B.20℃时,70g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得到不饱和溶液
C.40℃时,75g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5g水后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30%
D.80℃时,84g的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至60℃时有6g氯化铵析出
t℃时,向10 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a-溶解度,b-溶质质量 |
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
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
D.a-溶解度,b-溶剂质量 |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
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A.KCI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I 34.0 g
C.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出 |
D.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
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 |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
D.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
现有一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这些方法中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只有①② | B.只有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