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化合物 |
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 |
D.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 |
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 |
下列物质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
C.氢气充灌探空气球 | D.酒精作酒精灯燃料 |
6.4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②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③6.4gR燃烧还生成了7.2gH2O 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
A.① 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 B.32 | C.64 | D.96 |
小明在网络中看到一段实验视频:实验人员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无色)挤入盛有氯气(黄绿色,有毒)的试管中,振荡后,观察到试管A中液体呈黄绿色,气体黄绿色变浅;试管B中液体、气体均为无色,胶头滴管胶头变瘪。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得到的结论或推论是
A.氯气能溶解于水 |
B.氯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
C.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
D.实验后剩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厚的白雾 |
C.在100mL量筒中将1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并充分振荡,液体体积小于60mL |
D.相同条件下,电解水时正极附近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
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
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
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水力发电 | B.煤燃烧发电 |
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压缩天然气做燃料 | B.金属铜用于制导线 |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 D.石灰浆用于建筑行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