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 探究题
初中化学

下面是对铁的锈蚀条件的探究。因通常实验中铁生锈所需要时间较长,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实验。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将C导管接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微热甲装置,说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甲装置中的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MnO2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3)4分钟后观察: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D处铁丝依然光亮,A、B处实验现象对比,可得出铁生锈与____________有关;B、D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仪器是 _________ (填字母),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某同学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始终未看到小木条熄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写出一条);
(3)实验室用以上提供的仪器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氯酸钾的分解可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影响氯酸钾分解的因素及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影响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

序号
KClO3的质量
其他物质的质量
温度
氧气的体积
反应所需时间

2.0g
 
330℃
100mL
t1

2.0g
CuO   0.5g
330℃
100mL
t2

2.0g
MnO2  0.5g
330℃
100mL
t3

2.0g
MnO2 _________  g
380℃
100mL
t4

(1)若t1 _________ t2(填“>”、“=”、“<”),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若要确定氧化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 _________  _________ 不变.
(2)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_________ 
(3)实验④中MnO2的质量为 _________ g,若t3>t4,则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_________ 
(4)写出实验④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地铁站里氧气含量的测定
地铁站里氧气的含量应与地面保持一致。现有一瓶从地铁站里收集到的空气样品,康康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测定样品中氧气的含量。请指出测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至少3条)

Ⅱ,铁的冶炼
地铁的修建需要大量的钢材。康康用下图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了提高CO的利用率,你将怎样改进此装置?

Ⅲ.金属材料在地铁方面的应用
在地铁修建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
(1)地铁入口处的雨篷骨架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铁的原因是          
(2)钢轨用锰钢的原因是      
(3)出口处的广告架是金属经焊接而成的,焊条的熔点      (填“>”、“=”或“<”)组成焊条的纯属金属的熔点。
Ⅳ.金属的活动性
康康到工地了解了部分金属材料的防锈问题。技术人员告诉他,采用镀锌钢管做水管时,最好不要用铜质接头。为了探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康康把等表面积的铁片和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如图所示)。请回答:

(4)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5)甲试管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填“增重”、“不变”或“减轻”),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上述实验不能够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Ⅴ.郑州地铁1号线每车次运送乘客约1800人,走同样的路线,CNG公交车每车次消耗天然气akg(以甲烷计算),每辆CNG公交车运送乘客以60名计。若乘CNG公交车的乘客均改乘地铁1号线,则地铁每运行一车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多少千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右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1/5。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45 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 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 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 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指出下面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中的三处错误:

a.                                        
b.                                        
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用了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步骤】: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实验分析】(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写出该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现象为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小强实验操作均正确,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mL

【实验结论】: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                                     。  
【实验反思】:小红同学实验误差较大,请你帮她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               
                            (请写出其中一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A所示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集气瓶中装入少许水,会使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烟状物迅速溶解)。

(1)实验原理:
①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密闭的装置内,由于         被消耗,生成固体物质,该装置内气体压强       
(2)实验探究:
第一步:集气瓶装入少许水,然后将集气瓶空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 ①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②该实验证明了氧气具有                   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哪些性质?              (写一点)
(4)反思与评价:①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 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讲一点)
②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B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5)拓展迁移:
已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                填“能”或“不能”),理由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

图1                                 图2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       将1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              ,集气瓶中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其中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3)这个实验可否用硫或者木炭来代替红磷          (填“是”或者“否”)原因是   
                                       
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
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              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至少二点)
(3)某同学选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是否可行?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子涵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条燃烧产生的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子涵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
子涵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②子涵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                溶液,重复上述①实验,有倒吸现象。子涵还发现倒吸的水量未达到集气瓶内原剩余容积的1/5。原因可能是(答一条)        
                           
③子涵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该实验中红磷须稍过量,目的是                
⑵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     ,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                         
⑶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理由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⑵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     ,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                                         
注意:第(3)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⑶若将红磷换成硫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理由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 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 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 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 __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 _____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____ __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的目的________ ____________。
(3)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甲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____ ____。
(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要探究步骤⑤做过催化剂的CuO其它化学性质,还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阶段的重要实验。小元同学准确称取7.9g纯净的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氧气580mL(标准状况)。
(1)请写出两个实验室用固体反应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意外发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9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应生成氧气560mL(标准状况)。小元通过数据分析,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和理论计算的氧气体积不相符合,并且在实验中还意外发现锰酸钾溶液呈墨绿色。
(3)提出假设:小元取实验后的少量固体残渣再次加热,经检验又产生了氧气。根据小元发现的问题和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二氧化锰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
假设2:锰酸钾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
假设3: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受热都可以放出氧气
假设4:                                         (只填一种)
(4)设计实验:小元用最初加热所得的残渣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验证假设2。请在下面实验流程方框中的相应位置填写各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

请简要叙述步骤5的操作                                                     
                                                                         
(5)得出结论:若观察到                  ,则假设2成立;若观察到          ,则假设2不成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