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30℃时,丙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3)欲将20℃时丙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4)5℃时,取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各20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能够饱和的是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又将三个烧杯中的混合物温度都升高到3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5)现要配制20℃时70g10%的甲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①需要称取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称量时图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 | B.将游码向左移动 |
C.右盘中减少砝码 | D.左盘中增加甲 |
②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图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时,往一定量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若充分搅拌后冷却到原来温度,则溶液中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 B.溶剂的质量 |
C.溶液的质量 | D.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由的油污,可用洗涤剂洗去,是因为洗涤剂能__________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_有关。
(3)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20ºC时,要使该物质的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的,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有
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M点表示的意义是 。
(2)t10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 ;t30C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
(3)若把混在A中的少量C除去,应采用 方法;
(4)由t30C降至t10C时,三种物质中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5)若把10g20%的A溶液稀释到10%,需加水的质量为 g;(计算写过程,以下相同)
为确定某一因素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A、B、C、D四个实验中能与实验I作为一组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编号 |
温度 |
溶剂种类 |
溶剂体积 |
加入固体质量 |
溶解情况 |
实验I |
20℃ |
水 |
10 mL |
5 g硝酸钾 |
部分溶解 |
A |
20℃ |
酒精 |
10 mL |
50 g硝酸钾 |
几乎不溶解 |
B |
20℃ |
水 |
10 mL |
5 g食盐 |
部分溶解 |
C |
80℃ |
水 |
20 mL |
5 g硝酸钾 |
全部溶解 |
D |
80℃ |
水 |
10 mL |
10 g硝酸钾 |
全部溶解 |
【10新疆14】.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
|
A |
B |
C |
D |
图像 |
||||
实验或事实 |
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3晶体 |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
将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含空气)加热 |
下表是NaOH和Ca(OH)2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数据可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写一条)。
(2)把80℃时NaOH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现有20℃是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______甲(填>、<、=)。
(3)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请回答:
(Ⅰ)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加入过量Ca(OH)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Ⅱ)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步骤③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加热浓缩、_______、过滤。
下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
B.将镁片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
C.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能与酸反应 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也能与酸反应
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只有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B.将稀H:S04滴人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
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
下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 | 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
B. | 将镁片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 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
C. | 向 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D. |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如右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和过滤的作用。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 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
(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77.3 |
①6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 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B. | 36 溶解在100 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故 的溶解度为36 |
C. | 将1 某物质加入到9 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10% |
D. | 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则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增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