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100g,加水稀释到1000g,其质量分数为
A.0.02% | B.0.2% | C.2% | D.20% |
及时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的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溶液 |
B.其它条件不变时,只要某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则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C.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的酸性溶液里一定含有硫酸 |
D.原子、分子不带电,则不带电的微观粒子一定是分子和原子 |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不饱和溶液 |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
D.60℃时,在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甲60g |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 B.溶剂质量减少 |
C.溶液质量不变 |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
将含泥沙的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80g10%的食盐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时搅拌漏斗中的液体,可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
B.蒸发滤液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溅出 |
C.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
D.配制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
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操作正确的是
A.电子天平先调零,然后放烧杯称取氯化钠固体 |
B.用10mL量筒量取水 |
C.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 |
D.最后贴上标签,注上“50g 10%的氯化钠溶液” |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 |
C.2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甲可得到饱和溶液 |
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溶液由不饱和变饱和 |
t℃时,测得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该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
C.M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
D.图中4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M<P=Q |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B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均析出晶体
C.t2℃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A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