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反应类型的判定
初中化学

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制取金属钡:2Al+4BaO 3Ba+Ba(AlO 2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铝能被磁铁吸引

B.Ba(AlO 22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解水制氢的一种原理如图,下列关于该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H、O、S、I

B.涉及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C.理论上,每生成16gO2,就能得到2gH2

D.理论上,每分解18gH2O,就需向体系内再补充32gSO2

来源: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4

31

21

10

反应后的质量/g

m

40

6

16

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D.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5:2

来源: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丝绸之路”运输的商品有丝绸、陶瓷、铁器等,其中陶瓷属于  (填字母序号)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复合材料 D.有机高分子材料

(2)活性炭能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3)碳酸氢钠(NaHCO3)可用作干粉灭火剂,灭火时,碳酸氢钠粉末受热生成碳酸钠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来源:2017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聚乳酸[(C3H4O2m]是一种可降解塑料,降解生成CO2和H2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聚乳酸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聚乳酸降解发生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聚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聚乳酸不会产生“白色污染”

来源: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利用初中科学物质间相互转化的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3条铜的"旅行路线",每条路线中的每次转化都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来实现的,那么,每条路线中可能都有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中各种化学药品需要合理保存,否则容易变质。硝酸通常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其原因是硝酸在光照下会发生如下反应:4HNO34NO2↑+2H2O+O2↑,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CuSO 4(其他成分不含铜元素),现按以下流程回收金属铜.

(1)回收过程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可除去过量铁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为Fe+H 2SO 4═FeSO 4+H 2↑,这个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洗涤后的滤渣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干燥,其原因是   

(3)现有一批废液,其中含4吨CuSO 4,理论上可从该废液中回收得到多少吨金属铜?

来源: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科研人员首次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金属铀和二氧化铀按要求制成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燃料棒或燃料块,就可以投入核反应堆使用.此反应堆活动核能的途径是   (选填"裂变"或"聚变").目前工业上的金属铀可用四氟化铀(UF 4)和镁通过热还原法来制备,化学方程式为UF 4+2Mg U+2MgF 2,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来源: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目前使用量最多的金属材料仍然是钢铁

(一)铁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

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钢铁材料通常分为生铁和钢.如图1是我国1997年发行的纪念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的邮票.邮票通常密封保存在聚乙烯塑料袋中

①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   (选填序号).

A.合金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②以赤铁矿为原料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钢铁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请提出防止其生锈的一种措施   

(二)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

1.将Fe粉溶于稀H 2SO 4,此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用点燃法检验生成的H 2前必须   

2.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Fe(OH) 2沉淀,随后沉淀变为灰绿色.

①生成Fe(O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的原因之一是部分Fe(OH) 2接触空气生成Fe(OH)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的Fe(OH) 3分解为Fe 2O 3

③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灰绿色固体,其组成为2FeSO 4•2Fe(OH) 2•Fe 2O 3〔相对分子质量为644].能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为   

(三)灰绿色固体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6.4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图2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

①Fe(OH) 2在150℃~200℃时完全分解为FeO;

②FeSO 4在450℃~500℃时完全分解为Fe 2O 3,2FeSO 4 Fe 2O 3+SO 2↑+SO 3↑.

1.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 2,加热前通N 2的目的是   

2.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A中样品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SO 3和H 2O,当加热到t 1℃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①图3中E点对应的m 1  

②图3中F点对应物质中Fe 2O 3的质量为   g.

③科研人员将F点所得剩余固体隔绝空气,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400℃,得到纯净的磁性Fe 3O 4.已知加热过程中发生两个反应,且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6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来源: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O 2将HCl转化为Cl 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Ⅱ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若4.6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①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

A.铜丝 B.甲烷 C.过氧化氢 D.碘酒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字母,下同)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②根据物质在转化过程中的特点,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下列转化不属于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生石灰与水反应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中和反应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实验室中可用KClO 3在MnO 2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MnO 2难溶于水)

①图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图B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图C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图D操作中,当看到   ,停止加热.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的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g S和32g O 2完全反应后,生成64g SO 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②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 2和H 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R

O 2

CO 2

H 2O

反应前质量/g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32

x

54

则x=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来源: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铬酸铅可用作黄色涂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取:K 2CrO 4+Pb(NO 32═PbCrO 4↓+2KNO 3,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来源:2016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使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X

Y

Z

M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

3

28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值

30

3

8

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Y、M的质量比为5:4

D.待测值为13

来源: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反应类型的判定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