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A.酸都能电离出H+ | B.酸都含有酸根 |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
(10福建南安10.) 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紫甘蓝汁性质稳定,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如下变化:
pH |
<6.5 |
7.0 ~7.1 |
7.5~8.5 |
8.5~12.0 |
>12.5 |
颜色 |
粉红色 |
紫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B.将紫甘蓝汁加人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
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
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则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下图中X、Y、Z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
pH。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是稀盐酸 | B.Y是水 |
C.Z是石灰水 | D.无法确定X、Y、Z |
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色——红色——蓝色 |
B.蓝色——紫色——红色 |
C.蓝色——红色——紫色 |
D.紫色——蓝色——红色 |
下列各组物质中,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铁与硫酸铜溶液 | B.氢氧化镁与稀盐酸 |
C.碳酸钠与稀硫酸 | D.氮气和氧气 |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 其中显酸性的是()
番茄汁 |
糖水 |
牙膏 |
肥皂水 |
|
pH |
4 |
7 |
9 |
10 |
A.番茄汁 B.糖水 C.牙膏 D.肥皂水
能用来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
A. | 酚酞溶液 | B. | 石蕊溶液 | C. | pH试纸 | D. | 紫色甘蓝提取液 |
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物质 |
橘子 |
葡萄 |
牛奶 |
玉米粥 |
pH |
3~4 |
3.5~4.5 |
6.3~6.6 |
6.8~8.0 |
A. |
橘子 |
B. |
葡萄 |
C. |
牛奶 |
D. |
玉米粥 |
如图所示,鱼、肉的新鲜度不同,其浸出液pH会发生相应变化。鱼、肉的浸出液pH变大,其新鲜度的变化情况为()
A. | 越来越新鲜 | B. | 趋向腐败变质 |
C. | 没有发生变化 | D. | 无法判断 |
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时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草木灰水呈碱性 |
B. | 胃酸过多的病人宜吃鸡蛋清 |
C. | 橘子的酸性比柠檬的强 |
D. | 萝卜呈酸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