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液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 B.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
C.K+和OH–来自同一工厂 | D.H+和K+来自同一工厂 |
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 | ①变红,③不变红 |
B. | ④变红,③不变红 |
C. |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
D. |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
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A. | 液体肥皂 | B. | 菠萝汁 |
C. | 柠檬汁 | D. | 酱油 |
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 | 室温下, 值<7的溶液呈酸性,同理 值<7的雨水是酸雨 |
B. | 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同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C. | 烧碱是碱,同理纯碱也是碱 |
D. | 与水反应生成 ,同理, 与水反应生成 |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 范围如下表。室温下,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
体液 |
血浆 |
胰液 |
胆汁 |
胃液 |
pH范围 |
7.35~7.45 |
7.5~8.0 |
7.1~7.3 |
0.8~1.5 |
A. |
血浆 |
B. |
胰液 |
C. |
胆汁 |
D. |
胃液 |
下列图像有关量的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 在一定量的 溶液中通入 气体 |
B. | 向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
C. | 等质量的 和 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
D. | 等质量 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
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
B. | 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 等于 |
C. | 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 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
D. | 滴入溶液体积为 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
某同学用 试纸测得以下液体的 ,实验过程中 试纸变成蓝色的是()
A. | 雨水 | B. | 食醋 |
C. | 肥皂水 | D. | 食盐水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
B.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它能溶解油脂;在水中加入蔗糖能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
C.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干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D.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酸碱中和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
在常温下,一同学向一装有少量稀硫酸的大烧杯中加水稀释,前后共加水5次,每次加水的量不相等,但加水的量相当大,烧杯中的液体pH变化会是
A.与加水稀释前一样 | B.从小于7到大于7 |
C.从大于7到小于7 | D.从远小于7到接近7,不大于7 |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烧碱属于碱,故纯碱也属于碱 |
B.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氢氧化钠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
C.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故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
D.酸雨的pH小于7,但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
如图是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
B.a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 |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
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中,叙述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先加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CO还原氧化铁:先加热氧化铁,后通入CO气体 |
C.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确定气体纯净后再点燃 |
D.测定溶液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
用下列药品完成对应的“课外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
B.用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右图)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
C.用洗净的碎鸡蛋壳、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
D.用酒精、紫卷心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