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H溶液中含有H2O、K+、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KOH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KOH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猜想1:KOH溶液中的H2O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2:KOH溶液中的K+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3:KOH溶液中的 (填化学式)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反应②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
猜想1不成立 |
②用试管取少量KCl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__________ |
猜想2不成立 |
③________________,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试管内溶液变红 |
________________ |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理由是________。
【拓展】①向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7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单质。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戊 。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 甲→A+B ;
② 乙+X→E+Y 。
(3)说出蓝色溶液丁中溶质的一种用途 。
某NaCI样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含有残余的MgCl2、CaCl2和Na2S04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是(写化学式)
(2)实验步骤①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3)实验证明,溶液B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4)实验过程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5)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认CaCl2是否残留在了NaCl样品中,请你利用溶液D进行实验确认判断:(说明选用试剂、现象和结论)__ __
金属元素在生活、生产中,以及对人类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H4NO2+X
第二步:NH4NO2=N2↑+2H2O
①第一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
②NH4NO2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
(2)如图是一盏废旧台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它进行观察分析并完成相关实验。
①小明发现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小红发现铝箔反光片呈银白色,无锈迹,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该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合金,该合金的主要成分为 ,试写出有铜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
(3)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的新型消毒、净水剂K2FeO4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固体B的成分是 ,反应a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操作I的名称是 ;操作I所需要的仪器和用品:铁架台、玻璃仪器、试剂、 (填一种实验物品名称)。
③反应a、b、c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填字母代号)。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
物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u(CuO) |
氧气 |
通入氧气并加热 |
B |
CO2(HCl) |
氢氧化钠溶液 |
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C |
CaCl2溶液(盐酸) |
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KCl溶液(K2CO3) |
氯化钙溶液 |
加入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X物质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X的水溶液遇硝酸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D是生活中常见金属,与X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浅绿色,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 写出A、B的化学式: A ;B 。
(2) 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
化学方程式:
(3)写出E与F反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则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
(2)实验:如图所示:
(3)判断:
a. 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
(填:成立、不成立)
b. 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 (填:成立、不成立)。
c. 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 保存;操作③中玻棒的作用是 。
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化学实验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溶液 |
B.用石灰石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
D.用酚酞试液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
A~F均为初中所学的物质。其中属于碱的是B、C,属于盐的是D、E,其中D是钠盐;胃酸中含有F能帮助消化,A是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回答:
(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相互关系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四种制备物质的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实现的是( )
A.Fe2O3 稀H2SO4Fe2(SO4)3溶液NaOH 溶液Fe(OH)3 |
B.CuO 稀 HCl CuCl2溶液FeCu |
C.Fe点燃 Fe2O3稀H2SO4Fe2(SO4)3溶液 |
D.CaCO3稀HCl CO2NaOH溶液Na2CO3溶液 |
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KNO3→KCl | B.CuO→CuSO4 | C.CO2→O2 | D.Fe→ FeSO4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 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A.pH试纸 | B.铜 | C.紫色石蕊溶液 | D.硝酸银溶液 |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表中内容补充完整.
氢氧化钠溶液 |
氯化钠溶液 |
碳酸钾溶液 |
硝酸钡溶液 |
|
稀硫酸 |
能反应 |
不能反应 |
能反应 |
|
判断依据 |
有水生成 |
没有水、气体、沉淀生成 |
【提出问题】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是否真的发生了反应?
【实验方案】小丽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请你和她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向试管中加入约2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滴溶液 |
|
②向①所得液体中滴加过量稀硫酸 |
【实验结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实验拓展】小丽结合所学知识,认为初中常见的酸碱之间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她判断的依据是.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向一定量的AgNO3 Cu(NO3)2 Fe(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
B.图②是向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
C.图③是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 |
D.图④是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加入固体质量与生成氯化镁的质量关系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