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2)制备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制得,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3)防疫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2NaOH+Cl2═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填溶质名称)来止痒。
(5)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 (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3.2 |
16.8 |
0.8 |
0.1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8.4 |
3.0 |
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8.5 |
B. |
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1 |
C. |
乙一定是化合物 |
D. |
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22:9 |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
B. |
|
C. |
|
D. |
|
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1)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 。
(2)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 。
(3)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 。
(4)C、D试管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产生了黄绿色气体,查阅资料可知:2KMnO4+16HCl(浓)═2KCl+2X+5Cl2↑+8H2O,X的化学式为 。
(5)询问老师得知用2NaOH+Cl2═NaCl+NaClO+H2O可处理Cl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处理0.142g Cl2至少需NaOH的质量是多少?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可能是化合物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5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1)碳减排: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B+6X 2B(OH) 3+3H 2↑,则X的化学式为 ,B(OH) 3中B的化合价为 。
(2)碳"捕捉"与封存:碳"捕捉"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碳转化:一定条件下,可将二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某种有机清洁燃料,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3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 )
A.1166tB.1750tC.1810tD.1944t
防疫情,测体温。体温测量仪功不可没。
(1)传统型﹣﹣体温计。含汞体温计将在2026年起全面禁止生产,因为汞是人体中的 (选填“必需”或“有害”)元素。汞的元素符号是 。
(2)方便型﹣﹣额温枪。某种额温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钽酸锂(LiTaO3)。钽酸锂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1价,则钽元素(Ta)的化合价为 价。在惰性气氛中制取钽的原理为:5Na+K2TaF7Ta+2KF+5R,则R的化学式为 。
(3)快捷型﹣﹣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该测温仪可实现远距离、多目标、非接触式测温,可用于快速筛查人群中的高温个体。
①该测温仪还可用于 。(填序号,双选)
A.测量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B.分析赣江水质
C.探测炼铁高炉是否漏热
D.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
②该测温仪外壳的塑料是热固性塑料。生活中检验热固性塑料的方法是 。
某物质1.6克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共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②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③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④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
⑤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④⑤
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 X+Cl 2↑+2H 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
MnCl 2 |
B. |
ClO 2 |
C. |
MnCl 4 |
D. |
HClO |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害作用很大的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下列有关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尼古丁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B.162g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为14g
C.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D.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CO2的来源有 (任写一点),大气中的CO2过多会引起 效应增强。
(2)“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可达到消耗CO2的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图1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此封存技术可行的依据是 。
(3)若CO2能合理利用,将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
①CO2与H2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X的化学式为 。
②CO2可用于食品保鲜,实验测得气体中的CO2体积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2所示。
a.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增大时,造成图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 的浓度增大(填化学式)。
b.智能化食品包装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包装内CO2气体含量的变化。举出一种可通过颜色变化用于该智能化包装的物质 。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Ⅰ.节约用水
(1)如图所示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填字母)。
Ⅱ.水的净化
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2)“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混凝剂,其化学式为KAl(SO4)n•12H2O,n的值为 。
(3)“吸附池”中常用 (填物质名称)吸附色素和异味。
(4)“消毒池”中常用液氯作消毒剂,发生了反应:Cl2+H2O═HCl+HClO。若用自来水直接配制硝酸银溶液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写出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Ⅲ.废水处理
(5)废水中氨氮(以NH3形式存在)含量过高,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次氯酸(HClO)可除去废水中的NH3,发生的反应为:2NH3+3HClO═X+3HCl+3H2O。X的化学式为 。若废水碱性过强(pH>10),NH3的去除率会显著降低,原因是 。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分为无定形碳、过液态碳和晶形碳三大类,如图1。
石墨是制铅笔芯的原料之一,在16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直到18世纪,化学家将石墨与KNO3共熔后产生CO2,才确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质。
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质特性,又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综合性能优异。目前,我国已形成碳纤维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应用等产业链,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分布如图2。
科学界不断研发出新型碳材料,碳气凝胶就是其中一种。碳气凝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在环境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三种碳气凝胶样品,比较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他们在不同压强下测定了上述样品对混合气体中CO2吸附的选择性值,实验结果如图3。图中选择性值越高,表明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材料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属于 (填序号)。
A.无定形碳
B.过渡态碳
C.晶形碳
(2)石墨与KNO3共熔,能发生如下反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C+4KNO3
K2O+ N2↑+ CO2↑。
(3)由图2可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石墨是一种含铅的物质 。
②碳材料其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5)对比图3中三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