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既是世界美食之都,更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旅游名城。
(1)扬州早点是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①扬州包子面皮如雪。面皮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属于 (填字母)。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②大煮干丝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内转化为能被吸收的小分子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称为 。
③翡翠烧卖色泽翠润,所用天然色素来自新鲜绿色蔬菜。获取天然色素时,将菜渣与菜汁分离开可采用 的方法。
(2)青砖黛瓦诉说着扬州的历史。
①《天工开物》中介绍了烧制青砖的方法,其中载有“灌水其上”“水火既济”。相关反应为水蒸气与灼热的碳生成CO和一种气体单质,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古代建筑工匠常用糯米灰浆粘合墙砖,糯米灰浆由糯米汁、熟石灰和砂土等混合制成。糯米灰浆属于 (填“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熟石灰的化学式为 ,在空气中熟石灰最终转化为 (填化学式)。
③“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铜绿是铜发生一系列复杂反应的产物,空气中参与该反应过程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新丝绸之路又一次使我国的悠久文化、先进技术走向世界。
(1)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丝”指的是蚕丝,蚕丝的化学成分与动物毛发相似,则蚕丝富含 (填序号)。
A.无机盐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
(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等组成。黑火药中至少含有 种元素,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X+3CO2↑+N2↑,则X的化学式为 。
(3)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6H 10O 5) n]。
(1)纤维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
(2)发电厂将秸秆粉碎压缩成颗粒,作为燃料用于发电。如果直接在农田中燃烧秸秆的主要危害是 。
(3)将秸秆还田,可作为农家肥料,但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标号)。
A.KNO 3
B.CO(NH 2) 2
C.NH 4NO 3
D.NH 4H 2PO 4
(4)以秸秆为原料可生产出可降解塑料餐盒。该塑料属于 (选填"合成有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合金")材料
(5)利用秸秆可生产乙醇,加入到汽油中制成乙醇汽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如下反应C 6H 12O 6 2C 2H 5OH+2X↑,则X的化学式为 。
(6)在农村,秸秆曾经作为燃料广泛使用,但秸秆不完全燃烧会产生 气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可以推广使用下列哪些能源替代秸秆作燃料 。
A.沼气
B.天然气(或液化气)
C.太阳能
2017年4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中国航天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科学的支持。
2822822422O,则X的化学式为 。
32n3来表示(式中n=8〜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A、B,C、D之一)。
23)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
③煤基航天煤油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④煤基航天煤油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2n3,当n的数值不同时,性质有所差异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⑤C.只有③④⑤D.只有②③④⑤
(3)航天工程中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我国是最早掌握“湿法炼铜”的国家,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请你写出用铁和硝酸铜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之一)。
某同学为给自家的蔬菜大棚补给二氧化碳,设计了如下方案:将稀释后的工业废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用“X”表示)装入大塑料桶内,悬挂在高处,然后每天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X+2NH4HCO3═(NH4)2SO4+2H2O+2CO2↑,则X的化学式为 。生成的(NH4)2SO4可作氮肥,不宜与Ca(OH)2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17年5月18日,中国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开采技术己居世界前列。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其外观像冰一样但遇火即可燃烧。
(1)可燃冰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资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还必须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写出两种新能源 ;
(2)可燃冰经过处理可得到CH4,点燃CH4之前应 ;
(3)取一定质量的CH4和25.6g O2在密闭容器中点燃,恰好完全反应,生成ag CO、bg CO2和18g H2O,则a+b= 。
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就是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如图是部分物质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在高温下与Si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 Na2SiO3+CO2↑,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可转变为二氧化碳,其原理可以表示为:C6H12O6+6O2 6CO2+6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丁烷(C4H10)等物质都属于有机物中的烷烃,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干冰、熟石灰、钛合金三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是的 ; ②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①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天然气、 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日趋枯竭,人类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 .
②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粉尘等.如图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换为无害气体的反应原理.
图中反应生成物中属于单质的化学式是 ,该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
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在生活、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均有广泛应用。
[配制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2%和4%的Na2CO3溶液
(1)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用托盘天平称取2g Na2CO3固体
b.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
c.选用带玻璃塞的广口试剂瓶,将配好的溶液装瓶并贴标签
(2)分别测定25℃时,上述3种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
Ⅰ |
Ⅱ |
III |
溶质质量分数 |
1% |
2% |
4% |
溶液pH |
11.62 |
11.76 |
11.90 |
分析Ⅰ、Ⅱ、Ⅲ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制备物质]用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
[已知溶液pH大于8.8时,Fe2+完全生成Fe(OH)2沉淀]
(3)在烧杯中制备FeCO3沉淀时,应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填字母)。
a.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烧杯中
b.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烧杯中
c.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中
(4)潮湿的FeCO3固体置于空气中易变质,反应如下:4FeCO3+6H2O+O2═4X+4CO2.则X的化学式为 。
[标定浓度]标定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将Na2CO3固体在270℃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0.212g无水Na2CO3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滴入待测盐酸,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lg•mL﹣1,反应中Na2CO3所含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CO2)。
①列式计算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Na2CO3固体未经充分干燥,则测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CO2的来源有 (任写一点),大气中的CO2过多会引起 效应增强。
(2)“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可达到消耗CO2的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图1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此封存技术可行的依据是 。
(3)若CO2能合理利用,将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
①CO2与H2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X的化学式为 。
②CO2可用于食品保鲜,实验测得气体中的CO2体积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2所示。
a.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增大时,造成图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 的浓度增大(填化学式)。
b.智能化食品包装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包装内CO2气体含量的变化。举出一种可通过颜色变化用于该智能化包装的物质 。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1)碳减排: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B+6X 2B(OH) 3+3H 2↑,则X的化学式为 ,B(OH) 3中B的化合价为 。
(2)碳"捕捉"与封存:碳"捕捉"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碳转化:一定条件下,可将二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某种有机清洁燃料,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金属钛常被用于航天、化工、医疗领域,工业上常用钛铁矿制取钛,并获得副产品氧化铁,其工艺流程的部分步骤如图所示:
(1)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在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填标号)。
A.反应①
B.反应②
C.反应③
D.反应④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 Fe2O3+SO3↑+X↑,则X的化学式为 。
复学防疫,化学助力。
(1)起床后,测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汞原子 。
(2)上学时,戴口罩。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到校后,勤消毒。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4O3═2C2H4O2+X↑,则X的化学式为 。用于手部消毒的酒精溶液属于易燃物,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餐时,讲营养。如午餐仅食用米饭、红烧肉、鸡蛋汤、牛奶,从均衡营养角度出发还应补充的一种食物是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 。(选填字母)
(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 。
(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
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 等。
(2)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相对稳定最重要的反应是 (填字母序号)。
A.CO2+H2O═H2CO3 B.CO2+NaOH═Na2CO3+H2O
C.CO2+C2CO D.6CO2+6H2O
C6H12O6+6O2
(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风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石油
(4)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2CO2+6H2═4X+C2H4,则X的化学式为 。
(5)请你写一条节能减排的建议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