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 | 
     
  | 
  
| B. | 
     
  | 
  
| C. | 
     
  | 
  
| D.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可以通入一氧化碳后点燃,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②实验室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读数,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3%
③某固体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氯化镁、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该固体的组成有5种情况
④某碳酸钠溶液中可能含有另一种溶质,取一定量该溶液,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碳酸钠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A.1种B.2种C.3种D.4种
Al(OH) 3是用途广泛的难溶性固体,可用NaOH溶液来制取但又可溶于NaOH溶液:AlCl 3+3NaOH═Al(OH) 3↓+3NaCl、Al(OH) 3+NaOH=NaAlO 2(偏铝酸钠)+2H 2O,现向一定质量的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对图象理解错误的是( )

| A. | 
     b点生成的Al(OH) 3质量达到最大值  | 
  
| B. | 
     a、c点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AlCl 3和NaAlO 2  | 
  
| C. | 
     bc段(不含端点)的铝元素存在于Al(OH) 3和NaAlO 2中  | 
  
| D. | 
     ad段和dc段消耗的NaOH质量比为3:1  |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C.
向足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
某固体由镁、锌、铁三种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取ag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不考虑操作过程中物质的损耗),得到(a+14.2)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4.8≤a≤13.0B.11.2<a≤13.0
C.3.6≤a≤11.2D.4.8≤a<11.2
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gCaCO 3,恰好完全反应,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下列物质是( )
| A. | 
     5.6g铁和锌  | 
   B. | 
     10g镁和氧化镁  | 
  
| C. | 
     10g碳酸镁  | 
   D. | 
     10g碳酸镁和碳酸锌  | 
  
钯(Pd)是优良的储氢金属,其储氢原理为2Pd+xH2═2PdHx,其中x的最大值为0.8.已知:P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金属钯的密度为12g/cm3,则212cm3Pd能储存H2的最大质量为( )
A.9.6gB.19.2gC.28.8gD.38.4g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表示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至过量
B.
表示发生的反应为:CaCO3
CaO+CO2↑
C.
表示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表示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B.
高温煅烧石灰石
C.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氧化铜和氢氧化铜
D.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
| A. | 
     
  | 
  
| B. | 
     
  | 
  
| C. | 
     
  | 
  
| D. | 
     
  | 
  
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丙>甲>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如图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
C.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向稀K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
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中分别滴加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
B.
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C.
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D.
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锌粉中加入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