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22 |
34 |
2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40 |
待测 |
2 |
1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Z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中X与Y的质量比是9:17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了反应
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高温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0 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则a的值为
A.2.45 | B.3.20 | C.4.00 | D.7.40 |
将13.7g 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然后向此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17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A.2.3g | B.4.6g | C.6.9g | D.9.2g |
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A.13.6g | B.13.4 g | C.12 g | D.11g |
取Mg和MgO的混合物6.4g,加入一定质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0g(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A.0.4g | B.0.2g | C.0.15g | D.0.1g |
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A.CO最多,H2最少 | B.H2最多,CH4最少 |
C.H2最多,CO最少 | D.CH4最多,CO最少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未知) |
26 |
2 |
1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 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的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
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
B.生成物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 3 |
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盛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若将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左右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天平仍平衡的是
A.铜8克,氧化铜8克 |
B.氯化钡溶液10克,氢氧化镁5克 |
C.氧化铜4克,碳酸镁8.4克 |
D.铁5克,铝5克 |
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27 : 32 : 102 | B.27 : 24 : 43 |
C.108 :96 :204 | D.4 :3 :2 |
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X的用量/g |
Y的用量/g |
生成X2Y的质量/g |
1 |
7.4 |
1.6 |
8.0 |
2 |
9.6 |
3.2 |
12.0 |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A.4:1 B.3:1 C.2:1 D.37:8
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和都是10 g。有关实验数据见右表,x∶y的值可能为
序号 |
反应前 A的质量 |
反应前 B的质量 |
反应后A3B2 的质量 |
① |
8g |
2g |
6g |
② |
4g |
6g |
6g |
③ |
xg |
yg |
9g |
A.1︰1 B.2︰1 C.1︰4 D.3︰2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