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同学对课本中图表资料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
C.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盐酸是否发生置换反应 |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
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 | B.锌粒 | C.碳酸钠溶液 | D.稀盐酸 |
某同学的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描述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伸入NaCl溶液中测定其pH=7 |
B.用熟石灰与某化肥一起研磨,未闻到刺激性气味,则该化肥仍可能是氮肥 |
C.对浓硫酸进行稀释时,应水将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棒不断地搅拌 |
D.生铁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泡,固体完全溶解 |
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下列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
B.不可以用纯碱代替小苏打做食品发酵粉 |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总质量会减轻的是
A.浓盐酸 | B.铁粉 | C.浓硫酸 | D.石灰水 |
酸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酸溶液中都含有
A.酸根离子 | B.氢氧根离子 | C.金属离子 | D.氢离子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
B.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CO2是酸 |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一定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
在PH=1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共存的是 ( )
A.OH- 、Na+ 、K+ 、SO42- | B.NH4+、K+、SO42-、Cl- |
C.CO32-、K+、NO3-、Na+ | D.Ba2+、K+、SO42-、Cl- |
下列有关化学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在瓶口出现白烟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 |
D.往碱中滴加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
以下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序号 |
实验目的 |
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盐酸和硫酸 |
BaCl2溶液 |
B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肥皂水 |
C |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加入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 |
D |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
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
A.酸都能电离出H+ |
B.酸都含有酸根 |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
在“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做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氯化铜溶液之间反应的实验。为了对本课产生的废液进行绿色排放,甲、乙两位同学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和处理,请填空:
(1)甲同学取少量废液样品,观察到样品澄清并呈浅蓝色,由此猜想,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为 。
(2)乙同学欲将废液处理为无色的中性溶液后再排放,他向废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观察到 ,说明废液达到了该同学的排放要求。
现有H+、OH-、NO3-、Fe3+四种离子,请写出它们可能组成的酸、碱、盐的化学式:
酸 ,碱 ,盐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