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
A.叶片不作处理 |
B.在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 |
C.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涂上凡士林 |
D.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 |
将这四株嫩枝插到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并在清水的上面滴加油,同时放在阳光下。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到80克,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曲线图如下:
(1)曲线Ⅰ代表的两组装置是 、 。
(2)曲线Ⅱ代表的装置是 ;
(3)曲线Ⅲ代表的装置是 。
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实验装置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请分析回答:(4分)
(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是由植物体散失的是____装置。(填字母)
(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_装置。(填字母)
(3)通过C和D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能够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气湿度。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方面的问题:
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
①海尔蒙特针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柳树获得的74.6kg物质只是来源于水。根据你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判断,海尔蒙特的结论 (填“是”或“不”)确切。
②在海尔蒙特的实验中,土壤干重减少90g,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 部分被植物吸收了。
⑵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馒头的形状 |
适 量 碎 屑 |
适量馒头块 |
适 量 碎 屑 |
||
是否加唾液 |
2毫升唾液 |
2毫升清水 |
2毫升唾液 |
||
是否搅拌 |
充 分 搅 拌 |
不 搅 拌 |
充 分 搅 拌 |
||
水浴温度 |
37℃ |
0℃ |
100℃ |
||
碘 液 |
2 滴 |
①从1、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分析,唾液中的 ,可以使淀粉的性质发生变化。
②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适宜的温度为什么是37℃? 。
将A.b两个大体相同的枝条按图中所示进行处理后插入两个试管中(试管内有等量的水,水面上滴有少量的植物油)。然后,用透明的塑料袋分别套在两个枝条上,袋口扎紧。将这些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发现:
(1)_______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珠;
(2)植物体内的_______会向体外散失,主要通过_______这种器官散失的。
(3)这个生理过程我们称为_______作用。
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上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
(1)一段时间后,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 较丰富;放置一夜后,把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袋内 较丰富。(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2)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它是 作用的结果。(填“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或“蒸腾作用”)
如图所示,将一带叶的新鲜枝条插入盛有清水的锥形瓶中,并把瓶口密封,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放到光下照射。
(1)不久塑料袋内壁上出现了一些水珠,这些水珠来源于植物的_________作用。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棒伸入袋中,火柴棒又复燃了,说明袋中___ __增多了,这是植物进行__________的缘故。
(3)第二天早晨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将要熄灭的火柴棒,火柴棒立即熄灭了,说明袋中_________增多了,这是植物进行 ____的缘故。
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实验装置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是由植物体散失的是___________装置。
(2)C、D两个装置中, 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_______装置
(3) 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是蒸腾 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气湿度。
将两个大小相近的枝条按右图所示进行处理后,插入两个试管中(试管内有等量的水,水面上滴有少量的植物油)。然后,用透明的塑料袋分别套在两个枝条上,扎紧袋口。将这个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发现:
⑴. (填:“A”或“B”)装置的塑料袋内壁上有很多小水珠。
⑵.该实验说明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 这个器官散失的。
⑶.这个生理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作用。
认真观察下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若此装置需要一个对照实验,则对照实验装置的水槽中应当装有_________。
(2)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_________。
(3)丙装置是探究种子_________的实验。
(4)丁装置若用来探究蒸腾作用,此装置应当怎样改进。
据下图回答问题。
(1)本装置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
(2)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挤压塑料袋,石灰水无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
(3)将实验装置放置黑暗中数小时,挤压塑料袋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_________。
(4)若从该植株上摘取几片新鲜的叶,放在黑暗中几小时,称其重量减轻,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图为某小组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两个装置中,不能证明塑料袋上的水珠是植物体散发出的是 装置。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上的水珠较多的是 装置。这些水珠主要是通过植物叶片上的
(填结构名称)散失出来的。
(2)C装置中,锥形瓶内的水中若滴有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取出枝条纵切,可发现纵切面上的导管被染红,说明导管运输水分的方向是 。
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
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下的气温(T1)、下的气温(T2)、下的气温(T3)。
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 (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
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
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
请分析回答:
⑴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⑵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选填一项);
A. | 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
B. | 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
C. | 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
D. | 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
⑶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
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
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作用。
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气孔和水分蒸发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盆天竺葵上选择两片大小相似的叶片,分别标记为A、B,在A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B片不涂,然后用两个不漏气的干燥塑料袋分别套在A、B叶片上,并用细线扎紧袋口。将天竺葵放在户外1~2天后观察:
⑴ 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珠出现的将会是 袋。
⑵ 在A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的目的是 。
⑶ 实验结论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