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生物试题 /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 综合题
初中生物

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姜山湿地位于莱西市姜山镇,湿地总面积2万亩,其中,蓄水面积5000亩,是胶东半岛最大的内陆湿地。莱西姜山湿地草地交错、河道和湖泊相连,是杂食性野鸭、大雁和肉食性黑脸琵鹭的主要繁殖地。连带其他种类的鸟,共有400多种。下面是湿地一角及黑脸琵鹭个体行为和鸟卵结构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全国各地在一些荒蛮之地建立湿地有效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种的做法具体体现了保护的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就是的多样性。
(2)据资料推测,野鸭、大雁与水域中鱼类之间是关系,这两种鸟之间是关系。写出大雁所在的一条食物链
(3)当黑脸琵鹭捕食水生生物时,水生植物中会沿着由黑脸琵鹭参与的食物链流动。
(4)图中黑脸琵鹭的这种行为是一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又属行为,是由体内的 决定的。雏鸟是由鸟卵中的[ ]_______发育而来,发育过程中提供养料的是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上只有妈妈好”,动物母亲也伟大,请看下面的资料:

最慈爱的妈妈:箭毒蛙妈妈产卵后,会将受精卵背到很高的凤梨科植物的树冠上,这里的树叶间会形成一个个“小水塘”,既湿润,又安全,不过,每次箭毒蛙老妈只能背一个卵宝宝,但为了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它会不厌其烦地往返一趟又一趟,直到安置好所有的宝宝;然后,还会在每个“婴儿房”内定期排下一颗未受精的卵,给孩子们当食物。
最瘦的妈妈:象海豹妈妈怀孕前体重有700多千克,怀孕后体重飞快增长,小宝宝一出生,它的体重又会迅速减少将近300千克,真是为子消得母憔悴,身材消瘦终不悔啊!
最“可怕”的妈妈:凯门鳄妈妈皮肤覆盖角质鳞片,满嘴獠牙,可此刻看起来也充满柔情蜜意,因为它的嘴巴里衔着它的宝宝,她只是想用大嘴巴把宝宝运到安全的地方而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妈妈:章鱼妈妈在洞穴口守护着一团卵宝宝,还不时用触腕温柔地抚摸着卵宝宝,搅动海水,为它们带来最新鲜的氧气。她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这里,没有吃任何东西,持续几周后,直到有一天,它发现卵宝宝们有动静,就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孵化出来的小章鱼推出洞穴,最后安详地倒在洞穴旁。
“忍疼割爱”的妈妈:海虱这种甲壳动物它们在分娩时要经历巨大痛苦。在准备分娩时,雌海虱会背朝下躺在地上,小海虱把海虱妈妈的肚子咬穿,来到这个的新世界。
(1)上述动物中,与娃娃鱼相同特征最多的是,身体外有外骨骼的是,体温恒定的是
(2)凯门鳄比蛙类更适于陆地生活的原因包括:它的受精场所是,它产的卵比蛙卵 以便后代充分发育,且卵外的坚硬卵壳除保护作用外还有作用。
(3)箭毒蛙的发育过程是发育,幼体发育的食物来源是
(4)上述动物的这些繁殖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是属于行为。
(5)你读了上述资料,联想起自己的父母,有何感想?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中,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玻璃板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同时将食物(小虾)放入玻璃板的另一端,当章鱼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另一组同学在用小狗做实验时,只用一次小狗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小狗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能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印度曾经有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崽的母狼,疯狂闯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中的婴儿受到惊吓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便越窗进入了屋内。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随着母猪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的“狼孩”。
请根据资料分析:
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是行为。
2、“狼孩”虽是人类的孩子,其表现与一个正常人的表现截然不同,却很象狼的行为。这说明正常人的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3、越是高等的动物,其生活中的(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越多、越复杂,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也就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美洲狮是肉食兽。①它能捕猎到一些动物,作为自己的食物;②美洲狮会全力保护自己藏食的地方,毫不客气地将其他进入守护区的美洲狮赶走;③当敌人大举来犯,它也会暂时离去;④在它发情期,会寻找异性美洲狮来交配。某科学家为了研究美洲狮的上述各种行为,将自己全身加以伪装,隐蔽拍摄,获得了大量可贵的资料。
(1)①表明美洲狮有行为。
(2)②表明美洲狮有行为。
(3)③表明美洲狮有行为。
(4)④表明美洲狮有行为。
(5)该科学家是用法来研究动物行为的。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武夷山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5*2=10分):
资料一:有一只母鸡失去了雏鸡,和它在一起的两只小猫失去了妈妈.母鸡就把小猫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抚养.把小猫掩护在自己的翅膀下,小猫和母鸡一起嬉戏.
资料二:若干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鸡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资料二中的其他大山雀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2)资料一中母鸡抚养小猫的行为是由体内的________所决定得行为.资料二中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中,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 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行为。这类行为是动物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拥有的学习行为越,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能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的报道分析回答问题(4分,每空1分)
印度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仔的母狼,疯狂地撞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院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中的婴儿受到惊吓而大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便跃进窗进屋,闻讯赶回家的主人,看着衔着婴儿的母狼进了山林。
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食人烟、只会嚎叫、追随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
(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行为发生的角度上看是属于__________行为,从行为的功能作用上看是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这一行为的产生与母狼体内的_______调节有关。
(2)“狼孩”的表现说明了正常人的行为是依赖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建立起来的,属于___________行为,该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4分)。
材料一:一只失去雏鸡的母鸡把两只无母的小猫当作自己的雏鸡,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两只小猫安然地接受母鸡的抚爱,它们把母鸡当作了自己的猫妈妈。但是,当小猫长大以后,它们最终会离开这位义母。
材料二:凶猛的老虎,乖巧的小鸟,可爱的海豚经过训练都能根据训练员的指令做精彩的表演。
(1)材料一中母鸡的行为属于行为,是由所决定的一种行为。
(2)材料二中的动物们的行为是一种行为,这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而获得的行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冠雀鸟群A的幼维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鸣声就不同于鸟群A的鸣声而更接近于鸟群B;但如果把白冠雀鸟群幼雏b移到黄赌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声。请回答:
(l)a的鸣声基调与鸟群A的相同,这是_______________行为起作用;具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这是_______________行为起作用。(填“先天性或学习”)
(2)b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着黄莺鸣声的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行为是在_______________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泉州惠安第三教研片区初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长成成鸟时,(a)的鸣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更接近于(B)鸟群;但如果把白冠雀幼雏(a)移到黄莺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声,请回答:
(1)a的鸣声基调与A的鸟群相同,这是行为(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在起作用;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行为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在起作用。
(2)a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着黄莺鸣声的
(3)上述实验说明,行为是在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如下图所示,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喝到牛奶,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决定的。
(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行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蟑螂因其食物广泛、适应力强而成为头号家庭害虫。也正因其这些特点成为生物学家常用的实验材料。如图所示是研究蟑螂的生物钟实验:在标本瓶内装几只蟑螂以及它们吃的食物,瓶口用白纱布封住,使瓶内透气。白天用黑纸袋套在瓶外,使瓶内成为暗室;晚上揭开黑纸袋,用灯照明,使瓶内成为白天。经过一星期左右,蟑螂调整了自己的生物钟节律,在人工的“黑夜”活动了。

(1)蟑螂在黑夜活动,属于_________ 行为;蟑螂在人工的“黑夜”活动,属于_________ 行为。
(2)有人说: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你觉得对吗?,请另举一例动物的学习行为:
(3)与蟑螂不同,以下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昆虫是()
①苍蝇②蚂蚁③蜜蜂④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营市北临渤海,海岸线全长412.67公里.渤海以其博大辽阔孕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其中,浮游动物100多种,底栖动物140多种,游泳动物120余种,代表种类有水母、黄海葵、三疣梭子蟹、泥螺、毛钳、沙蚕、文蛤、褶牡蛎、中国对虾、脊尾白虾、黄鲫鱼、鲈鱼、海豚等.请分析回答:
(1)动物学家通常将以上动物分成两大类,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2)水母、黄海葵属于腔肠动物,它们身体呈圆筒状,体壁由组成。
(3)文蛤身体柔软,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其运动器官为
(4)中华对虾、三疣梭子蟹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
(5)鲈鱼为温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用呼吸,常结成小群活动。
(6)海豚是聪明伶俐的海洋哺乳动物,已被有关国家调练成海豚兵,能够识别、侦查、摧毁敌方战舰,这属于行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见过会发光的绵羊吗?最近科学家培养出一种外表和普通绵羊无异,但到了夜晚能够发出荧光的绵羊,这是科学家将一种来自发光水母的基因,结合到这些绵羊的基因中的缘故。
(1)绵羊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者,它们要以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同时体内的部分有机物被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尿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这一事例说明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
(2)绵羊是哺乳动物,具有体表被毛、________、哺乳的特征。羊羔一出生就会吮吸母乳,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属于____________行为。
(3)危险来临时,绵羊群体中的某些个体会发出特定的叫声,其它个体听到后会迅速做出反应,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