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生物试题 /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 探究题
初中生物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三组基本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透明玻璃钟罩中,密封。经一昼夜暗处理后,置于室外相同环境下,其中甲做遮光处理,乙、丙不遮光(如图)。(注:丙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2)甲和丙不是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
(3)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发现:甲中的叶片不变蓝,乙中的叶片变蓝,这说明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丙由于缺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片不变蓝。
(4)图表示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图相符的是。分析图中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植物主要进行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
(1)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生成了
(2)图中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通过植物体内细胞中的什么结构分解释放能量?
(3)叶片中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棕色,说明进行实验时该处
(4)被染成蓝色的物质,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最终被消化或,被人体吸收后通过系统运输到达全身组织细胞;
(5)光合作用还生成某种气体,这种气体在人体血液中是通过如图中哪一细胞进行运输的(填写图中序号)。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揭阳卷)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如何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样处理是利用了天竺葵的分解有机物的原理。
(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3)结果发现叶片A中绿色部分变成色,非绿色部分仍是黄白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叶片B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的原料
(4)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通过其体内的运输的,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于叶片进行所产生的拉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基本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将玻璃钟罩同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其它保持不变.
(2)"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作用消耗体内贮存的有机物.
(3)实验过程中,叶片颜色的变化是,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依次为
(4)若"二氧化碳不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则在其它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预测实验结果是:
(5)光合作用所需原料还有,是通过输导组织:运输的.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株洲卷)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实验,请根据实验活动相关问题:

(1)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水和
(2)将该装置用黑布遮罩,小白鼠很快死亡了(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这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3)为了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某同学将该装置中植物的叶全部剪掉,更换一只活小白鼠,并给予光照,你认为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某兴趣小组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造,过程记录如表,请回答:
广口瓶 1号 2号 3号
步骤 1 装入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清水(煮沸可降低水中气体含量)
2 滴入等量的BTB溶液
3 不通入二氧化碳 通入二氧化碳1分钟
4 分别放入相同的金鱼藻
5 强光照射40分钟 弱光照射40分钟
实验结果 水体颜色 ? 蓝色 黄色
气泡 无气泡 气泡多 气泡少
注:BTB是溴麝香草酚蓝的简称;BTB的颜色呈蓝色,遇二氧化碳后会变成黄色.
(1)实验前,金鱼藻(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暗处理;
(2)实验结果中1号瓶的水体颜色应为,2号瓶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3)实验过程中,2号瓶的水体颜色由黄色变成蓝色的原因是:
(4)根据本实验的结论,写出一种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漳州卷)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氢氧化钠溶液,密封不漏气。(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第二步: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一昼夜。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第四步: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
第五步: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叶片,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滴几滴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生成的蓝色出现。
请根据该同学制定的实验方案,回答:
(1)该实验方案中有几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2)对修改后的方案做分析,若实验结论为:二氧化碳不影响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则实验结果是
(3)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还有,它在植物体内是通过运输的。

来源:2015届湖南省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一)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中的内容是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请分析填写完整。


实验名称
关键步骤
实验说明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2、部分遮光3、光照4、()5、显影6、观察
叶片见光部分变
(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基本步骤同实验(一),只是设置对照不同。
对照:A片
B叶片不做处理。
A叶片加碘后色。
(三)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1、2、请写出接下来的操作,并写出现象。
(四)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2、基本步骤同实验(一)
叶片的A部分色,
来源:2015届湖南省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二)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选择了一种盆栽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无叶绿体)界限清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

步骤一:10 :00 时安装好实验装置, 并将装置置于光下;
步骤二:15:00时将叶片A 、B 同时摘下,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B 两叶片的绿色部分都变蓝,非绿色部分无变化。
(l)从实验装置看,该装置可探究的两个变量是
(2)请分析:A叶片非绿色部分无变化的原因是,B叶片绿色部分变蓝的原因是
(3)实验现象表明实验失败,你认为如何改进实验操作步骤才能使实验达到预期效果?。改进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斑叶植物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取生长正常的天竺葵叶片进行如下图甲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子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2)本实验中设置了组对照实验,通过上述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图乙中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活动。植物进行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场所是,式②中的能量来源于式①中的
(4)分析乙图,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强度受的影响。

来源:2015届湖北省随县九年级五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某种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在25℃的室温下,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鲜树叶进行实验(CO2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内C02浓度保持相对恒定),测量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条件
液滴移动
的量(mL/h)

光照强度(lx)
CO2体积
分数(%)
1
600
0.04
右移2.2
2
800
0.04
右移6.0
3
1000
0.04
右移9.0
4
1000
0.05
右移11.2
5
1200
0.04
右移9.0
6
1400
0.04
右移9.0

(1)不考虑密闭小室内温度的变化,装置中液滴右移的原因是相同时间内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体积(选填">""="或"<")呼吸作用消耗的O2体积.
(2)与第3组实脸相比.第5、6组实验中.液滴右移的量没有增加,主要是受的影响.
(3)分析表中数据,说说光照强度对该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衢州卷)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用1、2号两支试管(1号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2号试管盛有蒸馏水)各培养一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健壮玉米幼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步骤④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②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③步骤⑦中叶片c处变蓝。请解释叶片c处变蓝的原因:
(3)利用右图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滴将移动。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鄂州卷)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请根据以下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示,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2)上述图②操作有误,请改正:
(3)步骤①中,A、B两装置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步骤⑥中,a与b相互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是
(4)进行④和⑤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
(5)步骤⑦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
(6)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按序号排列):
(2)图一中步骤③的作用是脱色,即使叶片中含有的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明显。
(3)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
(4)图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说出一项措施即可)

(5)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出让水稻高产可采取的措施(说出一项措施即可)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益阳卷)生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把盆栽的天竺葵黑暗处理一昼夜,其目的是( ) 。
(2)用黑纸遮光,目的是使遮光部分不进行( ),起到( )作用。
(3)将叶片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 )色变成( )色。
(4)滴加碘液染色后,叶片见光的部分变成( )色,原因它是进行了( ),产生了( );
(5)这个实验所要探究的变量是( )。
(6)该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