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欧美代议制
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表1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

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

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

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

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队行政高管进行质询,1783年,下议院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咨询者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1小时间,对于普通质询,被咨询人可在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咨询人必须3天内答复。70年代后,下议院设立了与政府向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发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

--摘编自埃佛尔·詹宁斯《英国议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发展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级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延误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成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级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雨果中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过冬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三权分立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法律至上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

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

行驶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

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

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

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

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

A.

赋予各州主权

B.

恢复邦联制度

C.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Ⅲ高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

A.

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

皇帝个人权力强大

C.

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

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Ⅱ高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钱乘且等所著《世界现代化进程》记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在位20多年,却从来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威廉二世曾说:“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这反映出(  )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尚未明确

B.德国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C.普鲁士未占据帝国统治地位

D.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来源:2020年海南省高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声誉一落千丈,陷于危机之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存在种种弊病。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科学研究也不属于大学的职能。……科学研究在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充其量不过是副业而已。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机构,大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兰伊春《论19世纪前期德国高等教育改革》
材料二 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当其他国家的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或者叫做“彻底性”)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的激励和发扬。……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对此作了这样的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
——尹朝安《19世纪德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德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70年代,法德通过不同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下列关于两国政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国权力中心不同 B.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
C.议会行使立法权力 D.都体现一定的民主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各邦保留了程度不等的司法权,如巴伐利亚规定若未经批准,则其居民与普鲁士、萨克森等外邦的婚生子女视为私生。1872年以后,帝国陆续颁布刑法典.民法典.法院组织法等,统一调整审判程序、诉讼程序,并成立拥有最高司法权的帝国法院。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德国的政治制度

A.由联邦制趋向于中央集权制 B.包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抑制了各联邦成员的司法权 D.进一步适应了民主化的要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C.宪法未授予议会立法权 D.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欧美代议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