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高中历史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42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同年8月,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首先打击它"柔软的下腹部",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在1943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1944年6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拖延第二战场开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战场成功开辟的意义。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年6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

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国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住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称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漫画可以叙史解史。它往往针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的历史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看待历史的立场。下面是一幅历史漫画的构思,其中蕴含着历史内容和历史寓意。

雅尔塔会议:合作与未来

       漫画的中心是一张圆桌,三把座椅。座椅上分别搭放着一件带有元帅领章的军大衣、一件黑色斗篷和一件咔叽色厚风衣。桌上是一张欧洲地图。桌旁一扇高大的落地窗户,落地窗帘上端分开,下端聚拢,正好形成一个巨大的“V”形。窗外的吞空聚集起阴云。

       提示:从(1)(2)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漫画构思中包含的历史背景、历史内容和符合史实的寓意。

(2)围绕1919~1939年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或历史人物,按照历史漫画的呈现要求,构思一幅历史漫画并加以说明。(要求:自拟标题;写出构思,无需作画;史实准确;观点正确。)

来源:202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如图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  )

A.①B.②C.③D.④

来源: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位于南美洲麦哲伦海峡东部,距离阿根廷东岸550公里, 周围蕴藏着较丰富的资源。18世纪末,法国、英国、西班牙等相继在此设立殖民点,1816年阿根廷独立后,宣布继承包括马岛在内的西班牙属地。l833年,英国派兵占领马岛,宣称英国对该岛拥有主权,但阿根廷一直没有放弃收回马岛的努力。20世纪七十年代,日益衰落的英国已有意主动从马岛撤军,但急不可耐的阿根廷军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矛盾,l982年仓促派出海军陆战队占领了马岛,宣布对马岛拥有主权。时值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下定决心为了维护英国的尊严,决定不惜一切去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4月5日,英国派特混舰队开往南大西洋,两国处于战争状态。6月14日,英国重新占领马岛,阿根廷军队被迫撤退,马岛之战以英方全面胜利而告结束。由于战争失利,阿根廷国内政局动荡,总统加尔铁里将军宣布辞职,并逐渐恢复民主制度。阿蒙受数十亿美元的损失,从此陷入了很长时间的经济危机之中。英国加强了撒切尔政府的执政地位,英阿贸易由此中断,英军驻马岛费用急剧增加。
——摘编自《中国国防报》、《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岛海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岛海战的影响及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这时许多人—一尤其是英美两国——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一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
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是真正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1914年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是过于苛刻了;精力充沛的德国人与意大利人需要发展的空间: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惹恼,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一整套和平的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大概包含着既有真理又有误解的那种通常的混合物。
——(美)P.R.帕尔默、乔尔·科尔顿、劳埃德·克雷默《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1949年和1952年召开了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2年召开了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大会通过<致五大国政府书》,邀请中、苏、美、英、法五大国政府就缔结和平公约举行谈判。1955年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发表了《世界和平大会宣言》。1955-1959年召开了五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呼吁为禁止原子弹、氢弹而奋斗.……80年代在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掀起一个新的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群众和平运动。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1)依据材料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
(2)结合所学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和平思想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    (    )

A.列宁时代实行固定粮食税制
B.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
C.邓小平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斯大林时代建立集体农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70年代,法德通过不同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下列关于两国政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国权力中心不同 B.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
C.议会行使立法权力 D.都体现一定的民主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庭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的内容,该规定(      )

A.显示了总统权力至高无上
B.阻断了保皇派复辟图谋
C.确立了法国的责任内阁制
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曾任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梯也尔曾这样评价拿破仑:“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 “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竟还具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法国有意把权力交给他,比之他要求掌握权力更急切。”……“几年之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20年胜利的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二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的主要历史活动。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梯也尔和恩格斯评价拿破仑的不同视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趴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而煤的供应停止,没有电,使得许多企业、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国家设施被迫临时关门。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材料二  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1)依据材料一,如何理解“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的三位人物均对20世纪的人类历史进程特别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这一回,他们聚在一起的主要任务是

A.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B.商谈组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商谈对德作战、围攻柏林的方案
D.商谈对日作战,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属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的是(  )

A.都是地区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 B.都是盟军对德意法西斯的胜利
C.都是战场上的重要转折点 D.都是陆海空三军配合的立体战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