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哲理诗
初中语文

选出下列对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  )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中“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指诗人前行的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颔联中“平”“阔”“正”“悬”描绘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             

C.颈联写残夜消退、红日初升,旧年已过、春天到来的景象,蕴含一种自然理趣。

D.尾联采用设问的手法,诗人希望借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传达出一种思乡愁绪。

来源:2019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登飞来峰》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历经千百次寻找之后,终于在高塔之上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             

B.第三句中“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决心。

C.此诗没有过多地写眼前之景,而是重点写登临高处的感受。

D.此诗议论中蕴含人生哲理,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来源:2017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对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  )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这首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富有哲理:站的高,望的远,胸襟博大,见识高明。             

B.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前途的迷茫。             

C.诗中“不畏”一词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D.诗中最后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来源:2016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桂源铺

[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1)指出并赏析“万山不许一溪奔”中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2)诗中寄寓了什么哲理?

来源: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词《水调歌头》,完成13﹣16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2)词中“    ”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也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愿望。(2分)

(3)下面对于本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舞弄清影”是作者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D.本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答:  。(2分)

来源: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也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来源:2017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的是  

A.《蒹葭》B.《将进酒》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D.《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来源: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哲理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