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A. |
初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 |
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C. |
人体感觉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
D. |
通过普通家用电视机的电流约为 |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男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声音的响度大 |
B. |
如果两位学生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两人的声音 |
C. |
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合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
D. |
欣赏合唱期间,同学们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
《朗读者》第三季直播活动于2020年1月16~18日走进英雄城市-湖北武汉,200多名武汉朗读者走进朗读亭,用朗读的方式来传达一种精神力量。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
B. |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 8m/s |
C. |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
D. |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
疫情过后,小雨同学去音乐厅听一场音乐演奏会,当她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时,联想到初中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
B. |
听众可以通过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
C. |
悠扬的琴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 8m/s |
D. |
音乐厅的门窗在演奏时关闭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
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
B. |
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
C. |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
D. |
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
以下描述与实际不符的是( )
A.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人的正常体温是38℃
C.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
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大约是1.5V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
B. |
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 |
C. |
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 |
D. |
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 |
雷雨天气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声音和光都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其中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声音 |
声音强弱的等级 |
频率 |
甲 |
50 |
2000 |
乙 |
100 |
500 |
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
B.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
B.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如图所示的军用飞机从上空高速飞过,观察者抬头看到飞机的同时,感觉到飞机发出的隆隆声是从飞机的 方发出的(选填“前”或“后” 。飞机在减速下降过程中,机械能将 ,势能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
B. |
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
C. |
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
D. |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 ,水的沸点一定是 |
B. |
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
C. |
一个铅蓄电池的电压是 ,我国工厂用的动力电路的电压是 |
D. |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 , 纯净水的质量为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
D.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