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初中化学

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如图为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产生(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①需要消耗空气中的      

(2)途径②中,枯枝败叶中的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在微生物作用下彻底转化为CO2和H2O,该转化中消耗O2与产生的CO2分子个数比为      

(3)途径④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白天      夜晚(填“大于”或“小于”)。

(4)途径⑤消耗的化石燃料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资源。

(5)降碳的一种途径是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使碳全部转化为乙烯(C2H4)、同时生成另一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某年通过不同途径产生或消耗碳量的相对值如下表所示:

途径

相对值

0.6

60

60

121.8

5.5

92

90

据表可知,这一年大气中碳量增加了    (用表中相对值计算)。为达成“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开发新能源

B.植树造林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进一步分析上表回答:人口增多是否是大气中碳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                                          

来源: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指出:中国力争到2060年针对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各种方式实现全部吸收,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有利于“碳中和”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C.积极开展植树造林D.尽量选择私家车出行

来源: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实现碳平衡,如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

(1)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                                   

(2)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中策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人工捕获,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                           

(3)2020年1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年未遇的极寒天气,因此有人质疑:今年天气这么冷,地球气温真的在上升吗?对于这样的质疑,你是否认同?并说明理由                                                    

来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来源: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下列有关碳循环、碳中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

B.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D.碳中和能有效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来源: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空气中排放CO2会形成酸雨

B.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可相互转化

C.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CO2

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来源: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下列过程不能体现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的是(  )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C.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D.

化石燃料的燃烧

来源: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循环过程中CO 2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1)CO 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有机物A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A+6O 2 点燃 ¯ 6CO 2+6H 2O,则A的化学式是   

(3)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下同)。

A.无机物和有机物性质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4)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CO 2;通过煤的综合利用可获得多种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加工成焦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人类只能通过燃料的燃烧获取能量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

D.煤是复杂的混合物,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

来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

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

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来源: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如图1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1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2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来源: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 2来实现的,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的模式图.

(1)结合图,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填序号)    

A.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B.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

C.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碳循环中的下列变化

①动物体内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消耗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    .

(3)从化学的视角看物质

目前,人们对二氧化碳的评论褒贬不一,若以"二氧化碳的利与弊"做为论题,你的观点是     ,请列举有力的证据论证你的观点.

要求:①论据简洁、论证充分. ②同一论据举出一个事例即可.③字数在100字以内

来源: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

B.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

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温室效应

D.

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

来源:2016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