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B. |
铁锈在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 |
C. |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变为蓝色 |
D. |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
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磷、铁、钙等,被誉为"营养之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 |
B. |
可用碘水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 |
C. |
钙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
D. |
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都属于有机物 |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补碘是一个长期生活化的过程。碘盐(加碘食盐)可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症,另外,也可以通过食用含碘较多的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食物来补充碘元素。请读识上面文字和右图图片后回答:
(1)碘盐的成分是 ;
(2)除食用碘盐外,我们还可以食用 补充碘元素;
(3)大家知道:单质碘(I2)遇淀粉溶液变蓝色。请用实验证明碘盐中的“碘”与单质碘的不同: 。
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安全常识 |
B.化学与农业 |
①煤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 ②误食少量重金属盐﹣喝鸡蛋清 |
①波尔多液﹣可用于农作物杀菌 ②磷肥﹣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
C.辨别真假 |
D.性质与用途 |
①辨别蛋白质和淀粉﹣加碘水 ②辨别棉织物和毛织物﹣点燃闻气味 |
①氩气性质稳定﹣延长食品保质期 ②氢氧化钠显碱性﹣治疗胃酸过多 |
A.AB.BC.CD.D
蛋白粉是由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混合制成的粉剂,其用途是为营养不良或疾病导致蛋白质缺乏的人群补充营养.请回答:
(1)蛋白粉补充的营养成分是 ;
(2)市售劣质蛋白粉往往添加食用香精、淀粉,从颜色和味道都难以分辨.用少量样品验证这种蛋白粉中含有淀粉的方法是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铁锈在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
C.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变为蓝色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蔗糖、蛋白质溶液 |
鉴别 |
加入饱 溶液,观察现象 |
B |
固体 |
除杂 |
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 |
C |
和NaCl的混合物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
D |
空气中NaOH变质程度 |
检验 |
加入足量 溶液,过滤,加酚酞,观察现象 |
A.AB.BC.CD.D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钠原子 ②三氧化二氮分子 ③5个氢氧根离子 ④锌离子
(2)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明矾 b.碘水 c.氮气 d.碳酸氢钠
① 用于净水 ② 用于检验淀粉
③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④ 用作粮食保护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磷与氧气反应
②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③碳酸钙分解
④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
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B.向馒头片表面滴加碘水,出现蓝色
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D.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等于20mL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化钾溶液变蓝色 |
B. |
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白色沉淀 |
C. |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
D. |
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
试题篮
()